第257窟九色鹿本生故事
第320窟四飛天
被稱為藏經洞的莫高窟17窟
第61窟五台山圖副本(局部)
北宋酒帳單
胡人牽駝磚
公元1900年6月22日(清光緒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圓籙在清理今編第16窟的積沙時,於無意間偶然發現了藏經洞(即今第17窟),從中出土了公元4-11世紀的佛教經卷、社會文書、刺繡、絹畫、法器等文物5萬餘件。這一震驚世界的發現,為研究中國及中亞古代歷史、地理、宗教、經濟、政治、民族、語言、文學、藝術、科技提供了數量極其巨大、內容極為豐富的珍貴資料,被譽為「中古時代的百科全書」、「古代學術的海洋」。
敦煌文獻中,大約百分之九十是佛教文獻。現存敦煌佛經中最早的寫卷是日本中村不折所藏的《譬喻經》,經末題記云:「甘露元年三月十七日於酒泉城內齋叢中寫訖」。「甘露元年」即前秦甘露元年,公元359年,這也是藏經洞敦煌文獻的最早紀年。
敦煌佛經還有不少藏外佚經(即《大藏經》中未收佛經),不僅可補宋代以來各版大藏經的不足,還為佛教經典和佛教史的研究打開了新的門徑。敦煌佛經中還有不少被認為是中國人假託佛說而撰述的經典,即所謂「偽經」,這些疑偽經反映了中國佛教的特點,是研究中國佛教史的寶貴資料。敦煌文獻中的梵文、古藏文、回鶻文、于闐文、吐火羅文及與漢文對照的佛經,對摸清漢譯佛經的來源以及考證佛經原文意義作用很大。敦煌文獻中各類佛經的目錄也不少。此外,敦煌佛經,尤其是隋唐時期的寫經,由於校勘精良、錯訛較少,對校勘唐以後的印本佛典也大有裨益。
敦煌是古代佛教聖地,道教的發展遠不如佛教,但在唐朝前期,由於統治者推崇老子,道教一度興盛起來,因而,在敦煌文獻中也保存了為數不少的道教典籍。敦煌文獻中的道教經卷約有500號左右,主要為初唐至盛唐的寫本。而紙質優良、書法工整、品式考究則是敦煌道教文獻的一大特色。除佛教、道教文獻外,敦煌文獻中還保存了有關摩尼教、景教文獻,為我們了解古代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歷史證據。
敦煌文獻中的歷史、地理著作、公私文書等,是我們研究中古社會的第一手資料。以史籍而言,敦煌文獻中除保存了部分現存史書的古書殘卷外,還保存了不少已佚古史書,這些史籍不僅可補充歷史記載的不足,而且可訂正史籍記載的訛誤。敦煌文獻中的一批地理著作,也十分引人注目,這些已亡佚的古地誌殘卷,是研究唐代地理的重要資料。敦煌文獻中還有關於西北地區,特別是敦煌的幾種方誌,更為史籍所不載,如《沙州都督府圖經》、《沙州伊州地誌殘卷》、《壽昌縣地境》、《沙州地誌》等,對敦煌乃至西北歷史地理的研究十分重要,每一件都是彌足珍貴的史料。
關於歸義軍統治敦煌的歷史,在兩《唐書》、《資治通鑑》,以及新、舊《五代史》、《宋史》等正史中記載都非常簡略,且錯誤很多,人們對這段歷史的情況只能零星地了解。敦煌文獻中有關這段歷史的資料在上百種以上,數十年來,學者們根據這些資料,基本搞清了這段歷史,從而使這段歷史有年可稽,有事足紀,千載墜史,終被填補。
敦煌文獻中還保存了大量中古時期的公私文書,這些未加任何雕琢的公私文書,是我們研究中古時期社會歷史的第一手資料。這些公私文書,都是當時人記當時之事,完全保存了原貌,使我們對中古社會的細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研究中古社會歷史至關重要。
敦煌文獻中保存的大量古典文學資料更為引人注目。它包括《詩經》、《尚書》、《論語》等儒家經典及詩、歌辭、變文、小說、俗賦等,文學作品除文人作品和某些專集、選集的殘卷外,大多都是民間文學作品。
敦煌文獻中的儒家經典,最具學術價值的是它對今本儒學典籍的校勘價值。其中《古文尚書》是我們今日所見到的最古的版本,東漢經學大師鄭玄所著《論語鄭氏注》,更是失而復得的可貴資料,鄭玄注《毛詩故訓傳》、南朝徐邈《毛詩音》則最為詩經研究者所重視。
敦煌文獻中保存的詩歌數量很多,其中尤以唐五代時期為最多,大致包括佚存的唐代詩人之作、敦煌本地詩人之作、釋氏佛徒之作、敦煌民間詩歌幾個方面。敦煌佚存的唐代詩人之作,最著名的是韋莊的《秦婦吟》和《王梵志詩》。敦煌歌辭,過去一般稱為曲子詞,除少數文人作品外,大多數來自民間,作者幾乎滲透於社會的各個階層。在這些歌辭中,值得一說的是《雲謠集雜曲子》的發現,這個集子編選了30首作品,從時間上看,明顯早於傳世的《花間集》、《尊前集》,為研究詞的起源、形式及內容,提供了寶貴的材料。
敦煌文獻中還保存了一些重要的語言學資料和科技史料。
敦煌文獻中除大量漢文文獻外,還有相當數量的非漢文文獻,如古藏文、回鶻文、于闐文、粟特文、龜茲文、梵文、突厥文等,這些多民族語言文獻的發現,對研究古代西域中亞歷史和中西文化交流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敦煌文獻還保存了一些音樂、舞蹈資料,如琴譜、樂譜、曲譜、舞譜等,這不僅使我們能夠恢復唐代音樂與舞蹈的本來面目,而且將進一步推動中國音樂史、舞蹈史的研究。
內容來源:東方早報,作者:樊錦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XKRQxXcB8MnI47Ijljn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