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交了13%增值稅,還要交25%企業所得稅和20%分紅個稅,作為企業老闆該如何節稅?
當老闆很難。
沒有客戶愁銷售,有了客戶愁繳稅。
老闆要交多少稅?我們簡單算一下。
企業(老闆)主要繳納三大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綜合起來,企業稅負會有多高?
我們舉例說明。
案例分析:
某公司今年購買產品支付貨款1000萬元,增值稅進項稅額130萬元,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產品含稅銷售額為2260萬元。
簡單理解,該企業盈利1260萬元,利潤率高達126%,老闆賺大發了。
那麼老闆要交多少稅呢?
(方便起見,本文忽略消費稅等其他稅種,僅考慮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
首先是增值稅:
進項稅額=130萬元
銷項稅額=2260萬元/(1+13%)×13%=260萬元
應納稅額=260萬元-130萬元=130萬元。
交完增值稅後,企業還剩1260萬元-130萬元=1130萬元。
(增值稅是價外稅,但消費者購買產品時以含稅價計算成本,企業為保證產品價格上的競爭力,在定價時必須考慮增值稅因素。)
其次是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稅率是25%。
應納稅額=1130萬元×25%=282.5萬元。
交完企業所得稅後,企業還剩1130萬元-282.5萬元=847.5萬元。
最後是個人所得稅。
企業利潤進入老闆的腰包,要通過分紅方式進行。分紅的個稅稅率是20%。
應納稅額=847.5萬元×20%=169.5萬元。
交完個人所得稅後,老闆到手847.5萬元-169.5萬元=678萬元。
總稅負=(130萬+282.5萬+169.5萬)/1260萬=46.19%。
老闆快哭了吧?
對此,老闆該如何應對?
首先,老闆要研究自己所在行業是否有專門的增值稅優惠政策,或者通過調整業務能夠滿足條件的增值稅優惠政策;
目前我國的西部大開發或者少數民族自治區都出台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將企業註冊到有稅收政策的稅收優惠區,不僅最節稅而且合理合法。這裡以把企業註冊到我工業園區為例【Tel:156-8317-4870】。
- 園區對註冊企業的增值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扶持獎勵;
- 企業所得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給予扶持獎勵;
- 財政扶持按月返還,當月繳稅,次月扶持;
- 個人獨資企業(小規模)的可以申請核定徵收,核定後綜合稅負5%以內;
- 小規模有限公司也可核定,綜合稅負5%以內
以上文案例為例子,該企業可以在園區成立三到四家個人獨資企業,某某銷售中心
以小規模利潤 500 萬開票舉例增值稅:500/1.03*3%=14.56 萬
附加稅:500/1.03*3%*12%=1.75萬
所得稅:500/1.03*0.9%=4.36 萬
個人所得稅:0(備註:個人獨資無企業所得稅)
總額:14.56+1.75+4.36=20.67萬,
以四家個獨,2000萬開票額計算,總稅負不到100萬
節稅比例高達90%以上
中央財經大學調查數據顯示,93%的企業多交了稅,而不是少交了稅,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運用合規的節稅方法。
所以,老闆們請注意,一定要懂稅。對於老闆來說,工作可以交給別人,但自己已經要理解核心邏輯。尤其是中小企業老闆。節稅與偷稅僅僅一步之差,必須充分吃透稅收政策背後的東西,否則稍有不慎就會跌進違法的深淵。
要知道,稅交出去了,就回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