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從這4個方面入手,有效降低企業稅負,節稅最高可達80%

2019-09-02     稅眼

老闆們應該都是期望節稅的。因此,如何降低企業的稅負,就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偷稅漏稅的做法自然是不可取的,而且隨著金三系統的不斷優化升級,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這樣做的風險也是與日俱增。所以,更多的企業在思考,如何進行合理的稅收籌劃,來降低企業的綜合成本。但是,其實很多企業也只是喊著節稅的口號,甚至都沒搞清楚自己的企業有哪些地方可以進行籌劃,就更談不上具體的實施了。

1. 了解自己的企業。

對自己的企業進行深度的剖析是必不可少的。稅收優惠政策千萬條,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家又出台了一大波的減稅降費措施,企業需要研究自己的實際情況,才能夠趕上這些稅收紅利。

因此,要從企業的環境、規模、業務等多方面著手,來研究適用的優惠政策。

環境上,看有沒有國家普適性的優惠政策,或者地區性的優惠政策。比如,國家對於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企業所得稅稅率可以降至15%。地方上,可能很多園區是有優惠的稅收返還政策的。

從規模上看,是不是符合特殊的標準,比如符合小型微利企業的標準,那麼可以享受低至5%-10%的稅率。有些地方對於規模企業,所做出的貢獻,可能給與更大的稅收返還力度。

業務是適用哪個方面的,比如高新技術企業可以享受國家的低稅率政策,研發費用享受加計扣除政策等。

所以,先要對自己的企業有了解,才能有的放矢。

2、合理運用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

有些稅收優惠條件,是企業一設立就可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企業只有創造條件去適應法律的規定,才能達到減輕納稅的目的。其中設立新的機構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方式。

目前我國的西部大開發或者少數民族自治區都出台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將企業註冊到有稅收政策的稅收優惠區,不僅最節稅而且合理合法。這裡以把企業註冊到我工業園區為例【Tel:156-8317-4870】。

  • 園區對註冊企業的增值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扶持獎勵;
  • 企業所得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給予扶持獎勵;
  • 財政扶持按月返還,當月繳稅,次月扶持;
  • 個人獨資企業(小規模)的可以申請核定徵收,核定後綜合稅負5%以內;
  • 小規模有限公司也可核定,綜合稅負5%以內

3. 專注細節,落地執行。

大方向知道了,如果要將一個政策落到細節,企業還是需要花費相當的力氣。以研發費用為例,現在採用「自行判別、申報享受、相關資料留存備查」的辦理方式,但是企業的風險並沒有減少。

企業是否應該申請加計扣除?如果企業已經處於虧損狀態還要不要申請?企業的哪些活動跟研發的優惠相關?都是需要明確的問題。

此外,如果要申請優惠,還需要考慮企業的信息化活動里,哪些是符合研發活動的標準的,研發的工作程序是否都有文檔,有沒有按照項目及時、準確歸檔費用等等。這些都可能造成企業的稅務風險。

因此,有些優惠政策不是想用就能用,一定要做好細節。

4. 聘請專業機構。

專業機構對於稅收法規的運用有相當的實務經驗,並且也會以專業的角度和稅局溝通。之前有一家外企,在與境外關聯方的跨境服務協議中,一直是按照6%的稅率繳納增值稅。後來,在專業機構的幫助下,根據2016年29號文,幫企業做了免稅備案,並申請退稅成功300多萬(當然,也做了相應的進項轉出)。在這筆業務中,企業付給專業機構的服務費是遠小於這個數字的。因此,企業在覺得自己力量有限的時候,可以考慮適當引入專業機構,完成稅務的籌劃。

總的來說,企業要想降稅,還是要依靠綜合的稅收籌劃,而不要依賴於「旁門左道」。在整個籌劃的過程中,企業要了解自身情況,配合相應政策,同時也要做好細節準備,力不從心時,可以考慮引入專業機構。這是一個綜合的課題,這裡也就是拋磚引玉吧。歡迎大家補充評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VUN69GwBJleJMoPMfJl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