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在歐洲:打敗普魯士之後,拿破崙走上了人生巔峰

2019-09-25   江曉英

導讀:「霧月政變」發生於1799年11月9日,共和曆是霧月18日,得到了廣泛支持的拿破崙迅速獲得了成功,兵不血刃地成了法國的統治者。

他著手建立的新政府由三個執政當權,他自己是第一執政,除此之外還有參議院、保民院、國務會議等等,但實權盡歸第一執政。

此後,拿破崙首先做的是重現在義大利的光榮。

1800年5月,拿破崙大張旗鼓地離開了巴黎,說是去視察新義大利方面軍,隨即悄悄率軍奔向號稱天險的阿爾卑斯山的聖柏納德大山口。

他的秘書和傳記作者布里昂先生在《回憶拿破崙》中描述道:

到了聖彼埃,路的外觀就消失了。這支由騎兵和步兵組成的部隊從此不得不用肩膀負擔了全部軍火,包括40門野炮和其他輜重。我們在怪石嶙峋和永久積雪的山頂攀行,這是只有羊倌、羚羊以及走私分子才敢來的地方。走在這樣的懸崖峭壁上一失足就沒命。頭頂的冰川一槍就足以引起雪崩,所跨越的無底深淵裡滿是冰塊雪堆……

當他們從天而降般地出現在波河平原時,奧地利人完全沒有料到,一些最重要的地段竟然無人防守,在法軍的猛擊之下,奧軍作鳥獸散。

拿破崙畫像

次年2月,法奧簽訂了「呂留維爾和約」,奧地利退出反法同盟,割讓大片領土。

由於沒了奧地利這個主要盟國,英國也沒法再打下去,遂被迫和法國簽訂了「亞眠和約」,第二次反法同盟正式瓦解。

接下來的幾年法國人民終於享受了自從革命以來就沒有享受過的東西——和平,拿破崙趁這難得的和平之機做了兩件大事:重建法蘭西、加冕稱帝。

經濟方面,拿破崙大力促進工商業的發展,為此興辦大規模的貿易博覽會,實行了龐大的政府採購計劃,創建了著名的法蘭西銀行,重獎發明創造,等等。甚至利用法國的軍事優勢,逼迫別的歐洲國家給法國商品優惠的關稅,同時在整個歐洲大陸嚴厲排斥主要競爭對手英國的商品,使法國的經濟迅速發展。

但他最重要的政績是制定《拿破崙法典》,1807年法典正式頒行。

在這部法典里,拿破崙用法的形式牢牢確立了大革命以來取得的許多成果。如徹底否定封建等級制度與封建特權,強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並確認了大革命時期剝奪封建貴族和教會財產土地的合法性,它的中心之一是強調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拿破崙法典》在拿破崙留下的眾多遺產中也許是最為重要的一個,足以與他的軍事遺產相比。直至今天,它不但成了法國的法典,而且是比利時、德國、義大利、瑞士甚至日本等世界各國法典的典範,被稱為整個西方歷史上兩部最重要的法典之一。

通過這些措施,法國出現了工業、商業、農業全面發展的大好局面,法國從上到下都衷心擁護甚至狂熱地愛戴他們的領袖。

這時,拿破崙的權力其實已經與皇帝無二了,但他並沒有以此而滿足,他不但要做實際上的皇帝,還要做名義上的皇帝,一句話,他要實至而名歸!

於是,1804年12月26日,在法蘭西的巴黎聖母院拿破崙正式登基稱帝。

拿破崙稱帝

稱帝後,拿破崙又舉了戰刀,第一戰是烏爾姆之戰。

他在1805年9月24日離開巴黎,以驚人的迅速調集了軍隊。

10月2日,烏爾姆之戰正式開始,法軍迅速推進。

6日,拿破崙派軍橫渡多瑙河,從側翼包抄奧軍,奧軍被圍。

8日,繆拉元帥在多瑙河畔截擊奧軍,俘敵2000餘名。

10日,法軍進入軍事重鎮奧格斯堡。

12日,占領慕尼黑。

14日,6000奧軍向蘇爾特元帥投降。同日內伊元帥占領埃爾欣根大公國。

17日,在烏爾姆,奧軍統帥馬克率全軍殘部3萬餘名向拿破崙投降,包括將軍17名,內有克勒瑙、德·朱萊等奧地利名將。

烏爾姆之戰就此結束。

緊接著,一場更加重要的戰役開始了,這就是西方歷史上最經典的戰例之一——奧斯特里茨戰役。

烏爾姆之戰後,法軍乘勝前進。10天後就渡過了萊茵河,進入奧地利本土,隨即占領軍事要地薩爾茨堡。憑著拉納和內伊兩位元帥莽撞似的勇敢,法軍得以占領多瑙河上的橋樑,不久就幾乎兵不血刃地占領了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

奧地利皇帝逃往維也納之北的奧斯特里茨,在那裡見到了前來援助的俄國皇帝亞歷山大一世。他們把儘可能多的軍隊會集到了這裡,拿破崙也以他慣有的快速調集大軍:在義大利、在法國、在德意志,到處都有趕往奧斯特里茨的法軍。

到11月底,俄國和奧地利在奧斯特里茨集聚了6.3萬大軍,並且不久將再增加一倍。而拿破崙也在此地合軍6.8萬之眾。

於是,一方是俄奧聯軍,另一方是拿破崙的法軍,在奧斯特里茨這個小小的村莊展開了空前大會戰,由於全歐洲的三個皇帝都親臨戰場,史稱「三皇會戰」。

三皇會戰

會戰的大體情形是這樣的:

在法軍與俄奧聯軍之間有一個湖和一大片沼澤,時值隆冬,上面結著厚厚的冰,足以通過大軍和大炮。

湖和沼澤位於法軍的右翼。是夜,拿破崙巡行各營,把敵人的戰略以及他的戰略向全軍將士大張旗鼓地公開。

這戰略簡而言之是這樣的:拿破崙以他的戰略智能推測到聯軍將會以湖沼為突破口進攻。於是將計就計,決心就在這裡殲滅敵人。具體方法是故意讓敵軍知道右翼乃法軍薄弱之處,引誘奧軍把主力部隊調到這裡,然後法軍將先退後進,把敵軍包圍在這裡聚而殲之。

1805年12月2日,凌晨,大霧瀰漫,奧斯特里茨大會戰正式開始。而戰鬥的經過與結果完全按照拿破崙的預測進行,聯軍死傷及被俘3.5萬餘人,損失了所有大炮與輜重,俄軍作為皇帝最精銳之旅的近衛軍全部被殲,亞歷山大一世要不是有他忠勇無比的近衛軍殊死奮戰,用自己的生命保住了他,也早當了法國人的俘虜。

奧斯特里茨戰役後,俄軍狼狽逃回國了,奧地利被迫求和。

12月26日,奧法簽訂《普里斯堡和約》,奧地利賠款4000萬法郎,失去了德國和義大利的大片領土。

奧斯特里茨戰役是拿破崙一生中最輝煌的戰例之一,在下一次戰役里,他達到了人生輝煌的頂點,這就是征服普魯士。

普魯士軍隊

徹底擊潰奧地利後,拿破崙在歐洲的四個主要對手只剩下三個了:英國、俄國和普魯士,英國他打不著,俄羅斯在普魯士後面,他下面的主要對手就只有普魯士了。

普魯士軍隊甚至被認為是當時歐洲最強大的陸軍,英勇無畏且極守紀律。

1806年10月7日,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向拿破崙宣戰。

接下來的事用不著說了,簡而言之,拿破崙取得的勝利竟然較之他對奧地利人的勝利更加快而且大。普魯士人一宣戰,他就率15萬大軍急速北上,一戰耶拿、再戰瑙堡、三戰荷爾斯泰特,徹底擊潰了普軍,開戰僅10餘天之後,10月27日,拿破崙就兵不血刃地占領了普魯士首都柏林。

拿破崙在20天之內就征服了普魯士,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拿破崙由此走上了人生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