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父母離婚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答案不是你想的那樣

2019-07-23     養育完美男孩

從去年開始,黃曉明和楊穎的離婚傳聞就陸續不斷。

甚至還一度傳出楊穎為了離婚,放棄了小海綿的撫養權。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對現代人來說,離婚已經不是什麼大事了,尤其是娛樂圈。

相愛容易,相守難,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牽扯,生活又總是無奈。

當愛已成往事,令人身心俱疲的爭吵停不下來,再也回不去的冰冷現實橫亘在眼前的時候。

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勉強生活在一個屋檐下?

還是快刀斬亂麻,忍痛離婚?

那些父母離婚的孩子,多年後,他們都怎樣了呢?

小說《悲傷逆流成河》中,易遙的父母在她13歲的時候離婚了。

那年夏天的一個黃昏,易遙的父親拖著一口沉重的箱子,離開了弄堂。

走的時候,他蹲下來抱著易遙,眼眶裡滾出兩行熱淚。

父親走後,易遙的母親把自己的人生失敗歸咎到易遙身上,帶給女兒無盡的詛咒和打罵。

她只要想起易遙的父親,就會怨恨,就會發瘋,就會「像被風吹滅的蠟燭一般黑下去」。

所以,易遙便成了母親的出氣筒、受氣包,母親所有怨恨的發泄對象。

易遙活在這樣的冰冷和黑暗中,理所當然的,成了同學的欺凌對象。

最終,17歲時因同學誤會,為證清白而墜樓。

父母離婚對易遙來說,就像一條射線,生命從此走向黑暗。

與此相對的,繪本《有媽媽就足夠》講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單親故事。

小女孩卡米拉沒有見過爸爸,她從出生以來就一直和媽媽一起生活。

一起出遊,一起做飯,媽媽每天騎自行車送她上學。

卡米拉一直認為,自己的家有她和媽媽,就是世界上最棒的。

有一天,代課老師留的作業是:「畫一畫我的爸爸」。

卡米拉從來沒有想過要一個爸爸,所以她被難住了。

她問了很多人,畫了很多人,但是,他們都不像爸爸。

最後,卡米拉畫了一個媽媽,並且在畫上寫著:「我想要的爸爸,就跟我的媽媽一模一樣。」

卡米拉從來沒有孤單過,只要有了愛,就什麼都不缺。

​9歲的小男孩兒,Azka的爸爸媽媽離婚了,他畫了一組漫畫,來講述這個故事:

1、我叫Azka,這是一個關於離婚的家庭的故事。

2、我的爸爸媽媽相遇後,他們相愛了,並決定生個寶寶。

3、所以在2006年6月4日,我出生啦,他們給我起名叫做AZKA。

4、在我6歲之前,一切都好美好吖~我們有一個好幸福好幸福的家。

5、可是之後,爸爸媽媽開始為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吵架,所以他們決定離婚。

6、他們把這件事告訴了我,而且對我說不用擔心,也不需要選擇跟著誰生活~

7、我還繼續呆在原來的房子裡,而且我發現爸爸變得比以前更有趣啦,於是我總會要他在家陪我。

8、媽媽住在離家很近的地方,她幾乎每天都會來看我喔。

9、他們不再吵架了,我們還是會一起去逛超市、一起出去玩兒。

10、我一直都跟爸爸睡在一起,因為我超害怕殭屍的,而爸爸很強壯噠。

11、媽媽也總是過來關心我~照顧我~

12、很多人都會問我,作為一個離婚家庭里的孩子是什麼樣的感受~

13、但其實呢,我覺得我的家並沒有遭到任何破壞,爸爸媽媽不再是夫妻了,他們還是我的爸爸和媽媽。

14、我很喜歡這樣的生活,而且他們再也不爭吵啦~

15、當我被問到是否希望他們復合的時候,我說「不」,因為我想要的是:他們是快樂的。

16、所以當你能繼續感受到爸爸媽媽對你的愛的時候,這並不是一個破碎的家庭。

17、我愛你,媽媽:)

18、我愛你,爸爸:)

19、我很幸福吶~

20、你們永遠都是最好的爸爸媽媽('')ノ

三個孩子,三種結果。

即使是,離婚後父母一方離開,孩子也可以有兩種結果。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父母離婚就像一場火災。

眼睜睜看著家園燒毀,看著陪伴左右,熟悉的一切化為灰燼,會恐懼、悲傷。

但哭過之後,還要重建。

​​Azka的爸爸媽媽,把孩子的心靈家園,在原址立即重建起來。

卡米拉的媽媽,則是遠離傷心地,為孩子重新建造一個不受爸爸影響的家。

可憐的易遙卻沒有得到治療,也沒有得到新的家園,她流浪在心靈的火場,成了無家可歸的孩子。

易遙的母親沒有走出火場,她還在受余火折磨,並且,用余火不斷傷害著易遙。

我們憐惜小說中的易遙,覺得易遙的母親可憐又可恨。

可是,現實中,又有多少受了婚姻傷害的男人女人,是活生生的「易遙媽媽」。

他們爭奪財產不惜對簿公堂;他們爭奪孩子,逼要撫養費;他們以孩子為武器,拒絕探視,甚至大打出手……

我們不能要求每一位受傷的父親或者母親,都能如Azka的爸爸媽媽,或者卡米拉的媽媽那樣。

具有高智商高情商,能為孩子建起新的家園,撐起完美的保護傘。

但是,至少,能不能走出火場,別用余火傷害孩子?

如果力有不逮,不傷害,就是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UwoeXmwBUcHTFCnf6g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