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微觀學社」頭條號,每天學習管理乾貨文章、視頻課程,幫您管理有道,領導有方!
網上搜中國郵政,一籮筐的吐槽,慢是主要原因,如今的快遞行業是爭分奪秒的,慢絕對是致死病因,國內包裹配送時間如果超過一周,大部分人可能就很難接受了,但中國郵政恰恰就給人留下了這樣的遲緩印象。
中國郵政董事長劉愛力回應稱,「去年以來,定了一個52個城市次日遞目標,也就是說,今天收寄的產品,明天一定能夠送達。"
儘管中國郵政董事長劉愛力說,有52個城市次日達,但在600多個城市中,這個數量還遠遠不夠。
再加上服務態度差、暴力扔包裹等行業通病,導致中國郵政被很多人嫌棄,有些網友還會專門在網購時備註,發什麼快遞都可以,只要不是郵政。
小編前段時間賣蘋果,給客戶發蘋果,就用的郵政,經常性的發錯,或者是在路上走太久,口感也不夠新鮮了,磕了碰了的。後來鎮上的三通一達等快遞公司會每天在一個時間點來鄉下收件,當地大多村民會選擇用快遞,而非郵政。
此話一出,眾多網友表示不服,畢竟順豐、中通、圓通、申通、韻達、京東等企業承包了大部分人日常寄收件需求,相比之下,郵政的出鏡率並不高。
但事實數據是什麼?
數據顯示,據2019財富世界五百強榜單顯示,它名列第101位。在世界郵政企業排名第2位,僅次於日本郵政,遠超德國郵政、美國郵政等企業,營收利潤也遠超順豐、三通一達等快遞。
行業霸主,現在非老牌企業中國郵政莫屬。其觸角延伸至全國各大偏遠地區,覆蓋面之廣絕非順豐等民企所能媲美。雖然大多數用戶對中國郵政的印象都不好,但不得不承認,許多地區的快遞只有中國郵政能夠送達。
中國郵政不是最好的,不是最快的,態度也差。但是它目前是最深入基層的,覆蓋最廣的,惠及最多人的。因為順豐、菜鳥等不願意送的的地區,中國郵政還在送。有網友表示,自己每個月都會給鄉下外婆寄救命的藥,這些藥有些品種小點的城市都沒有,而順豐只能到縣城,三通一達只能到距離10公里的鎮上,唯獨郵政,可以送到家。
在商品經濟低下的窮鄉僻壤,快遞不願意浪費時間去為他們提供服務,此時中國郵政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這些郵路很明顯賺不了錢,但卻必須有人負責。
這也是郵政快遞目前的唯一競爭力,如果連這個競爭力都失去了,郵政該何去何從?如果僅靠這一競爭力,失去了大量城市的利潤客戶,而一直做賠本的買賣,郵政還能夠持續盈利下去嗎?
根據近日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郵政函件業務累計完成11.5億件,同比下降21.5%;包裹業務累計完成1083.7萬件,同比下降11%;報紙業務累計完成83.8億份,同比下降3.3%;雜誌業務累計完成3.9億份,同比下降5%。
可以看到,郵政的業務量下降明顯,無論是包裹業務還是信件業務,都出現了巨大降幅。
而全國整體的快遞企業業務卻是強勢上漲的,整個上半年,中國快遞業務量累計高達277.6億件,同比增長25.7%!
傳統行業所遇到的困境正如俞敏洪和張瑞敏所說。
俞敏洪:寧可死在轉型的路上,也不要躺在過去的成功里
張瑞敏:自殺重生,他殺淘汰
中國郵政有什麼辦法讓更多人選擇它呢?
紮根服務、生長大樹
郵政是跟廣大群眾接觸較深的,所以服務毋庸置疑是非常重要的。最好的服務是感動、最好的營銷是口碑。製造超預期的用戶口碑,讓你的用戶成為病毒營銷者,像病毒一樣蔓延,傳播。
服務並不是說說就可以的,而需要落實到團隊中,該如何落實呢?
團隊背後是文化,文化背後是心態,心態背後是投資
就問題解決問題,問題會越來越多,正是因為我們沒有回歸到問題的本質,這個本質就是我們團隊的思維,放在企業裡面就是企業文化。所以往往有文化的企業,或者用文化來解決問題的企業,他的問題會越來越少。
企業一切的問題都是領導者缺乏對文化的投資,對心態的建設。將文化落實到員工內心,員工自然而然會生髮出本能。一般人靠能力,高手靠本能。所謂的本能就是,你內心裡對這件事情有愛,對你的客戶有愛,你就會自動有超出一般人的決策和智慧。
對外成就客戶,客戶重複消費,持續轉介紹;對內成就員工,員工在內部平台自主創業,海闊天空。公司變成平台、幹部變成老闆、員工變成創客。
凡事多問五個為什麼
日本人特彆強調一定要問五個為什麼,因為一般問了五次為什麼,基本上就能問到問題的根源和本質。
例如,機器底下有一灘機油,不是馬上把它擦掉,馬上把這個機油擦掉了不代表問題解決了。為什麼漏油了,因為這個機器上面有個洞;為什麼有個洞,因為螺帽被腐蝕了;為什麼螺帽被腐蝕了,因為採購了質量不達標的螺帽;為什麼採購質量不達標的螺帽,因為公司選擇了控制成本;為什麼公司選擇了控制成本,因為公司採購哲學使然。
五個為什麼,從一個漏油的小問題追查出採購哲學的問題,不但從根源解決了漏油的問題,同時也優化了公司經營哲學。
如果老闆視野比較窄,安於現狀,不願改變。而那些有頑強生命力和遠見的企業,會選擇創新轉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旦轉型出來,就會發現每次轉型都會讓企業陡增式地增長。
持續改善
員工不願意貢獻智慧其實是對智慧的浪費,因此企業裡面可以做一面牆,每一個部門呢可以做一面牆,這個牆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叫做問題牆,第二個部分叫做改善牆,第三個部分叫激勵牆。
如果你號召你的員工去持續改善,那麼首先就得發現問題。如果員工願意去思考這些問題,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第二個,所有的人都可以針對提出來的問題,提出改善方案,每個人都可以提出改善的方案,讓大家來貢獻智慧。對於提供有效方案的,不管用物質獎勵還是精神獎勵,反正得獎勵。
提問的小獎勵,給方案的大獎勵,員工給出方案的動力和能力就會越來越強,公司的問題慢慢就都被他們消滅了。
訂閱《增長營》專欄,400節視頻管理課程,全面講解企業文化、管控、薪酬、績效、股權、營銷等企業剛需問題,足不出戶,隨時隨地為自己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