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鵲在我國一直都有著非常吉祥的寓意,被稱為「吉祥鳥」、「報喜鳥」,民間還有「喜鵲枝頭叫,必有貴人到」的說法。既然如此,喜鵲應該倍受歡迎才是,然而在農村卻不是這樣。
在農村,喜鵲不僅不受人們歡迎,反而是屬於厭惡的鳥類,這是為何呢?
其實,這和喜鵲的生活習性有著非常大的關係:喜鵲是雜食性鳥類,而且食性極雜,不僅吃昆蟲、害蟲,還吃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甚至包括一些雛鳥和鳥蛋也逃不過喜鵲的嘴。
在農村,人們經常把喜鵲稱為「小偷」,因為喜鵲除了在夏天昆蟲比較多的季節吃些蟲子之外,主要還是以農民種植的糧食為主要食物來源,比如玉米、大豆、小麥和一些水果。最可氣的是,喜鵲在偷吃作物的時候還會挑揀好的作物來吃,所以浪費的也比較多。
可以說,喜鵲雖然因為代表著吉利,被人們譽為「吉祥鳥」,但卻不是一種益鳥,已經危害了農民的利益,所以自然不受到人們喜歡,甚至在農民的心中,還比不上被譽為「不祥鳥」的烏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U--SeHABgx9BqZZIY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