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至今,好未來從北京海淀區的一個校區拓展到全國69個城市共設有758個教學中心。在異地擴張中占據主導地位,僅僅解決解決人才問題還遠遠不夠,更需要解決教研、教學、招生、市場等一系列系統性支持問題。
原學而思分校教學教研負責人與校長們分享新分校快速複製的秘訣,教培機構如何實現本地化?
靳宏亮:學而思模式規模複製的秘訣(上)
一、教研標準化
教研標準化的核心要素
基於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動力,在此基礎上能學會去設計產品,培養思考問題的能力。
激發興趣、培養習慣的七大能力:
基於數學學科知識,培養學生能力,提升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體系銜接
整合小初階段數學知識,設計形成逐級培養體系
分層教學
針對不同訴求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內容,進行教學分層。
8步教學法
從課前、課中和課後各環節出發,設計教學內容。
【課程體系】
1. 知識模塊體系
2. 題庫平台
1)海量題目
- 海量題目資源
- 好未來多年題目沉澱
- 優質、精選
- 多人校對
2)豐富資源
- 豐富視頻資源
- 3D引擎
- 動態演示
3)智能系統
- 智能組卷
- 課件轉化
- 一鍵排版
1講內容=52道工序,30次審核。
講義標準化的關鍵步驟:
知識邏輯——題目篩選——講義評審——排版校對
二、教學標準化
教師的基本要求:
內功:
教師對題目和知識的掌握熟練程度
教師對知識結構的熟悉程度
外功:
教師的外在表現力
教師的激情度
技巧:
課堂掌控技巧
溝通技巧
標準化備課流程—SPS備課七步法
陳曦:學而思模式規模複製的秘訣(下)
- 口碑招生——先做強再做大
- 學科決定是否能夠走得快
- 教學決定是否能夠走得穩
- 教研決定是否能夠走得遠
<知識小貼片:學科運營是軸心崗位,既是部門運轉的軸心,也是決策的軸心。他們需要對招生和部門營收負責,工作重心是流量獲取和流量轉化。學科運營是「產品設計+市場運營+用戶運營+課程運營」的全鏈條工作。>
新分校學科內核
1. 新分校面臨的問題:
- 學校知名度低,成本需控制
- 純新老師,無教學經驗
- 不了解當地政策和學校
- 外部競爭壓力大
解法:只能口碑好
2. 新老師新分校如何營造口碑?
知道學校教什麼-考什麼-教學進度,經得起學校考試檢驗=口碑好
新分校,都是新老師,教學經驗不足,唯有足夠強大資料作為參照物,以及不斷的練習才能控制教學質量。
3. 新分校發展模型口訣
選的准(選目標校)
挖的深(了解目標校)
做的重(顆粒度切片要清晰,服務重)
看的見(老師看的見,進步看的見)
摸的准(考試摸的准)
新分教學內核
1. 教學內核四步:
教師招聘——入職培訓——集體備課——團隊管理
2. 好未來是怎麼去選教學負責人的?
痛點解密1:集體備課怎麼抓好?
第一步【選對人】
自身牛但不愛分享的不要,牛+認真+分享。
第二步【用套路】
刷參考書、自己排序、自己設計、再做講義、看視頻。新人可以當主備、上班期間不能備課、後期不是S級不進教學部。
第三步【推主備】
端茶遞水、遞筆、鼓掌、榮譽。月會感謝(當著校長面)、召集在一起校長開會。「S級老師不是最牛老師,能當主備的S級老師才是最牛老師」。
第四步【用校長】
校長重視。請校長當主備、請校長每次都到、請校長當迎賓、請校長給主備開會
第五步【樹榜樣】
名師成長記。他特別想成為名師,懂得階段性清零突破自我瓶頸。一個班2名學生、30人講座聽一半走一半、家長前台直接投訴。
第六步【拉紅線】
做硬性要求。態度問題,周報反饋遲到、出勤、功底測試排名。
痛點解密2:新人訓怎麼做?
第一步【每次只批一個點】
一下子進很多名新老師,就自己一個一個過、一項一項過,切忌不要今天老張批,明天老李批,基本上這個人就懵逼了。
第二步【校長要重視】
功底測試、練課排名等成績單貼到校長辦公室,也讓校長參與批課,每周一賽課
第三步【目標+幫扶+氛圍】
S級教師與牛師。講課好+服務好。薪資成長靠服務,瘋狂樹典型;私下猛溝通,群內狂表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管,是激發喚醒鼓舞。
3. 教學負責人的KPI
4. 教學部的價值是什麼?
成就學生作為出發點,教學人心裡才有力量
成就老師作為落腳點,教學工作才會有成效
小結:好未來20億的教研投入,教培機構如何在標準化基礎上實現本地化,還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再調整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