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英國媒體對「開膛手傑克」殺人案進行了深入報道。(資料圖/圖)
英國分子生物學家對保存至今的僅有物證進行了法醫學研究,通過從沾有血跡的披肩上提取DNA,與死者後人及嫌犯後人的DNA進行對比,結果為偵破英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開膛手傑克」提供了新證據。
一起發生在19世紀的連環殺人案,憑藉其殘忍的作案手法和遲遲未能找到的真兇,衍生出大量用虛構手法去揭開真相的文學、戲劇、影視作品,恐怖的案情發展歷經媒體廣泛報道使之堪居全球最著名犯罪案件之列,破解謎團的吸引力跨越三個世紀仍然存在。
這種影響力使得20世紀的心理學家甚至懷疑,畫家梵谷(Vincent Van Gogh)割掉自己的耳朵很可能就是因為看到了當地報紙對該案的多篇報道。1888年12月23日夜,梵谷割掉了自己左耳的一部分,並拿去妓院,交給一個妓女要她小心保管。而這起歷史上著名的連環殺人案就發生在此前的半年內,雖然此案喧囂百餘年未能結案,但這臭名昭著的罪惡一直被歸結為一名叫「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的男子。
人們認為他至少應對當年8月底到11月間英國倫敦東區白教堂地區5名妓女的死亡負責,這5人都曾被以殘忍的手段殺害及肢解,包括不同情形的開膛破肚等等,且所有案發地集中在直徑一千多米的範圍內。
由於當時的破案技術十分有限,當8月31日,第一名女性被殺害後,帶來疑問重重,沒有目擊證人,只有殘缺的屍體,腹部被割。然而,僅一周後,相鄰街道上又發生了一起類似案件,子宮、腸等被移除,根據這些手法,警方認為殺手的工具和解剖知識顯示,他很可能是一個醫生。但這個案子並沒有這麼簡單,其成名之路剛剛開始。
全文共4133字,剩餘3496字……
連環殺手「傑克」為什麼殺人?他的真實身份究竟是誰?
掃描二維碼下載南方周末APP
在首頁頂部搜索欄中輸入「懸案」即可獲取原文
精彩摘錄
為什麼會有連環殺人案?
連環殺人案通常是指一個殺手在一段時間內殺害兩名或以上受害者的情況。歷史上這類案件很容易受到人們關注,但這一現象曾長期未被科學系統地研究過,尤其是連環殺人的動機。1994年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心理學家達納·德哈特(Dana D. DeHart)對連環殺人的動機進行了跨學科的研究,梳理了幾種常見的解釋。
比如從心理生理學角度,暴力可能是一種神經退化行為,殘忍的兇手可能是因為遺傳異常或腦損傷導致神經結構異常,或者大腦皮質興奮程度低,為滿足更高水平的刺激而殺人;也有觀點認為是兒童時期畸形性慾的行為投射,或者創傷性的性經歷導致了性行為和攻擊行為在認知層面融合了。
而從社會學視角來看,社會通過制度習俗等賦予人們一個既定的外部社會控制結構,如果一個人在外部結構中不能滿足,社會的孤立和疏遠可能會導致殺手轉而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社會階級衝突或者城市化帶來的擁擠、陌生、流動等,可能使殺手因難以融入而經歷異化和孤立。
或者就是兒童時期遭受的創傷所導致的反社會人格,比如從小就沒有什麼社會聯繫,對情緒的反應能力變弱,沒有社會聯繫又會進一步導致與社會疏離,而在自我內在建立一套防禦系統,這樣失效的社會環境可能是殺手越軌的根源。然而,殺人動機通常受複雜因素影響,具體到某個案子殺手的動機,如果不是他本人講述真實情況,外界恐怕也難以理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SvC_GWwBmyVoG_1ZELk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