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睹福建三明,泰寧古城的古樸與深厚歷史

2019-05-28     慢調心情
  • 出發時間/2019-01-30
  • 出行天數/1 天
  • 人物/ 和朋友
  • 人均費用/500RMB


第二站 泰寧 古城,這是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的景點之一,文化 泰寧 更重要了。

不僅有 江南 保存最為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築真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尚書第建築群,還包括明早期到清晚期500多年中各時期建築物,是我國 江南 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明代民居群。

今天的天氣還是不錯的。由於是年底所以旅行基本人都是不多的,這樣找住宿的,或者玩的都是非常的方便。

歷史上人才輩出,曾出現過隔河兩狀元,一門四進士、一巷九舉人的盛事,僅宋代就有兩名狀元、23個進士,宋代名人朱熹、李綱等曾在此講學。

穿梭在古街之中,我們居然還沒發現自己已經餓了應該吃飯了。

泰寧 古城以進士街、九舉巷、尚書巷、狀元街等古街巷為代表。

站三:泰寧尚書第


門票20元

尚書第就在 泰寧 古城內,作為 泰寧 古城的最主要景點。

俗稱「五福堂」,在 泰寧 縣城內勝利二街福堂巷,為明朝兵部尚書兼太子太師李春燁建於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的府第。建築布局嚴謹合理,是 福建 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世一品」,這是明朝天啟皇帝賜封李春燁家族四代享受一品的待遇。而且它是往上封,(李春燁自己及夫人、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而真正享受到一品待遇的是他的母親和李春燁夫婦。

為什麼時期「破四舊」沒有被破壞掉呢?這還得感謝當時住在這裡的一位李氏老太太,當她知道紅衛兵要來砸這幢門樓時,情急之下,連夜發動李氏族人用黃泥把門樓上的「四世一品」、「鏤空花」、「財神爺」、「如意神」等全部糊掉,然後塗上雪白的石灰,寫上「毛主席萬歲」。當紅衛兵要來砸時,一看傻眼了,誰也不敢動,這幢門樓就這樣被完好無缺地保留了下來。


天井

講究,所有天井都用大塊條石拼砌,呈棋盤狀,出水洞鏤空成花鳥獸圖案,天井內置石雕花柱、花架和石水缸。大石缸內裝滿了水,用以養魚、澆花和防火。


大廳

大廳地面以方磚鋪砌而成,呈菱形。廳堂條格狀的窗戶特別引人注目,類似百葉窗的這種老式窗戶夏天通風透氣,冬天糊上白紙防風又採光,既暖和也明亮。每個房間地板下還有個陰井,開啟活動板門就可傾倒污水,古代工匠的建築設計還真叫絕。昔日的廳首、額枋、廷柱處,都懸掛著名人撰書的匾額和匾聯,使整座古居更顯得莊重高雅。

在文物陳列室里,一扇十二折的紅木屏風,這是李春燁給女兒的嫁妝。屏風上方透雕蝙蝠、壽字圖案,中部雕刻八仙下凡的民間故事,下方透雕如意、刺虎紋花格,雕刻工藝異常精美。在名人書畫、石碑藝術展館,我們還見到了朱熹在黑硯台上留下的春夏秋冬四季詩,這些詩詞是他晚年被打成偽學派後,隱居在 泰寧 城南時所寫的。

院的門樓,全用條石構築,牆面匾額、柱樑和須彌座均精雕人物、飛鳥、卷草、團花等圖紋,並用重疊斗栱構成。

門前有一對高 2米的抱鼓石。

看讀尚書第需要三小時更合適,我們也差不多是這個時間。

序後

隨後我們到了大 金湖 走了走。

景色還是不錯的,對面我們倒是沒有坐船過去。我們需要走下一程了。

再見了, 泰寧 。

謝謝欣賞,更多好文章請關注我啊,請收藏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ROhZEGwBmyVoG_1ZxKG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