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多少步最好?美國醫學會雜誌:7500步

2020-06-21     醫路向前巍子

原標題:每天走多少步最好?美國醫學會雜誌:7500步

2019年5月《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發表一篇研究論文,研究人員在2011~2015年對1.8萬多名美國老年婦女(平均年齡72歲)進行調查,記錄下了每天行走的步數和步速。

研究人員在2018~2019年間跟蹤調查這些人的狀況,發現有504人已經死亡,根據數據,分析得出了每天走路步數與死亡率的關係。分析的結果是: 步行的確有益健康,能有效降低死亡風險。

根據研究結果總結出三點:

1. 每天行走每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降低約15%;

2. 在每天步行達到4400步時,死亡率出現了顯著下降,與每天2700步相比,死亡風險降低了大約40%;

3. 每天行走越多,死亡風險就越低,直到每天行走達到7500步時,死亡風險不再下降,也不上升。

從該研究,我們可以看出,每天效益最大的行走步數是:

7500/天!

走路一定要走夠量

從研究可以看出,首先,走路一定要走夠量,就像上述研究的那樣,走1000步和走4000步,效果是不一樣的,要取得好的效果,一定要保證量。!

北京體育大學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胡揚教授胡揚在2015年9月29日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介紹,我國18歲以上成人常參加身體鍛鍊的比例不到12%,預防慢病必須要增加「動」的成分。步行簡便易行,安全有效,對防治慢病效果非常好。

胡揚曾做過一個調查,每周步行14公里以上的人,比每周步行4公里以下的人,心血管的患病率要低40%。 每天步行鍛鍊的人,身體形態、體質各方面都非常好,即使得了慢病,通過運動,一些慢病症狀也都會減輕甚至消失。

說起這些好處,胡揚有切身的體會。他之前體檢發現血脂超過正常,低壓也上來了,後來每天用跑步機跑步,或者在外面走,打網球,「最近低壓正常了,這就是運動的好處。」

但「暴走」也會傷身

走路,確實是很好的運動。但是有些人每天暴走2萬步、3萬步...... 其實走路太多,會對身體產生損傷,首當其衝的便是膝蓋。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骨科主任朱瑜琪在2016年10月11日健康時報生活版刊文指出,長時間暴走,中老年人的半月板最受傷。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不間斷地摩擦軟骨,容易引起炎症出現水腫;

二是骨關節也有使用年限,無論身體條件多麼好,骨關節都存在老化和功能退變的問題。正所謂「生命在於勤運動,關節在於省著用」。

正確的走路養生方式

01

什麼時間走?下午最好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老年醫學門診主任醫師劉力松在2011年8月15日健康時報老人版刊文指出,早晨六點到十二點是心腦血管事件高發階段,晚上光線差,容易出現跌倒等意外損傷。所以,下午運動較好,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

02

走多久?30-50分鐘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張宇指出,走路也要保證一定的時間,在30分鐘以上到50分鐘即可。另外,要保證每周健步走的時間累積有150分鐘以上,才會對健康有益。

03

去哪裡走路?草地、土地

北京師範大學體育運動學教授趙紀生在2011年4月25日健康時報刊文指出,理想場所應該是草地、土地,而要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上走,因為地面會給你一個反作用力,會構成一些危害。

04

每一步邁多大? 身高乘0.45~0.5

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朱鑫璞在2018年2月13日健康時報老人版刊文指出,健走的步幅是按照個人身高來決定,最合理的步幅是身高乘以0.45~0.5。

05

走路穿什麼鞋?舒服運動鞋

走路需要選雙好鞋,不一定非要名牌的,舒服就行。適合健走活動的運動鞋,要合腳(不壓腳背、不擠腳尖),鞋底與地面接觸面大,輕便(材質透氣和柔軟,走起來較輕盈),避震(健走時腳底所受到的衝擊是全身體重的1.2~1.5倍),防滑和穩定性要好。(文章來源:健康時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ROLp2HIBfGB4SiUwYGn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