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三甲傳真
5月20日下午,上海市衛健委表示,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一例在上海的本土疑似病例,20日上午經專家會診,診斷為確診病例。對於上海這起新增新冠病例,三甲覺得很有必要在這裡說一下,因為詭異的地方太多。
確診的新冠病例是柯某某,常住武漢,5月11日她陪同丈夫乘高鐵到上海的醫院就醫。期間陪同丈夫至醫院就診,進入醫院時測量體溫無異常,醫院核驗其健康碼為綠色。5月18日,就診醫院根據住院病人和陪護人員必須進行核酸檢測的有關要求,對夫婦二人進行採樣檢測。5月19日結果顯示其丈夫為核酸陰性,但柯某某為陽性,並且胸部CT顯示兩肺少許慢性炎症,醫院立即對其隔離留觀,並按規定報疾控部門覆核。5月19日晚23時43分,上海市疾控中心覆核柯某某為核酸陽性。
眾所周知,綠色健康碼就是通行證。健康碼一旦出問題,將給疫情防控帶來非常大的干擾和隱患。柯某某與丈夫乘坐高鐵於當天的11時45分抵達上海虹橋火車站,乘坐地鐵10號線、8號線至黃浦區七天酒店西藏南路店,數天之後又到醫院就診,這期間接觸的人、待過的密閉空間不知幾何。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張有問題的健康碼,這樣的傳染接觸軌跡如果追溯起來,是一件非常麻煩、成本非常高的事情。這樣有問題的健康碼還有多少?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非常值得深思。
柯某某核酸檢測是陽性,而作為其密切接觸者的丈夫檢測結果卻為陰性,這是另一個蹊蹺之處。既然柯某某是確診病例,那就意味著其一定具有傳染性,為什麼其丈夫沒有被傳染呢?三甲覺得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其丈夫曾經感染過新冠但已痊癒,另一種是核酸檢測結果不準確。
當然也不排除有第三種情況,由於某種未知的原因,其丈夫曾經和現在都沒有感染,畢竟我們對新冠病毒的研究和認知還是太少了。疫情防控來不得半點馬虎,不管哪種情況,三甲覺得上海都應進一步去查明,因為黑龍江和吉林局部疫情反彈的教訓就在眼前,不得不防。
從上海方面的通報來看,應該可能沒有對柯某某夫婦二人做抗體檢測。這個還是建議做一下。很多人認為核酸檢測完就沒事了、安全了,其實不是這樣的。當核酸檢測顯示陽性,只能說明感染了新冠病毒,具有傳染性,但如果做了抗體檢測就能分辨出感染者是處於感染的窗口期,還是處於早期和中晚期。而不同的時期,其表現出的傳染性的強弱是不一樣的。當核酸檢測顯示陰性,單純lgG抗體陽性,說明可能既往感染;當lgG抗體和lgM抗體均為陽新,說明可能近期曾經感染並處於恢復期。
總之,就目前看,還沒有一種醫學技術能達到100%的準確率,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但我們能做的就是盡最大可能把風險和誤差降到最低。這也是新冠病毒的詭異和狡猾之處。
最近收到一些留言,尤其是在吉林、黑龍江、廣州局部疫情反彈後,有人對復工復產提出一些批評和質疑。對此,三甲覺得不能走極端,防疫和經濟都很重要,不能因為防疫而停滯經濟,也不能因為經濟而放棄防疫,這都不是科學的態度。如何找到二者之間的一個平衡點才是最重要的。
作為一個醫學科普平台,在堅持科學的態度的同時,還是要提醒大家,眼下的疫情形勢依舊很嚴峻,檢測的準確性問題、無症狀感染者問題、境外輸入壓力問題等均存在不小的變數。特別是黑龍江、吉林兩省病例與湖北病例就有著顯著的不同。
吉林和黑龍江的病例多數是輸入相關,跟湖北的病例不太一樣。黑龍江、吉林兩省確診病例病程潛伏期較長,病人大多沒有典型症狀,損害以肺部、單器官為主,不是多器官的模式。而武漢病例的臨床特點是病人多器官受損。另外,黑龍江、吉林確診病例病毒攜帶時間較長,輸入關聯病例核酸轉陰速度比較慢,這和武漢的病例也是不一樣的。
這些都警示我們,新冠病毒是一種非常詭異和狡猾的病毒,而我們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無論政府還是個人,都應儘可能地把風險將到最低,防疫這根弦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