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承不承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選擇權在家長手上

2019-11-14     護眼世家

早上七點半從家裡坐電梯準備去上班,到十樓的時候一般都會碰見1001戶正在上小學的姑娘,有時候是她媽媽送,大部分是一個人去。今天電梯還未開門的時候就聽見一陣嚷嚷,是女人很尖厲的聲音,我高度緊張等著電梯開門,只見是小姑娘的媽媽推搡著孩子,一說厲聲說到:你愛穿不穿,你自己走吧。

然後進了電梯狂按關門鍵,孩子悻悻的往家門口方向走回去了,估計是沒穿外套或者校服吧。這個媽媽我第一次見的時候就心生畏懼,梳得油光的頭髮,穿著好似超市賣場的一個工作服,尖尖的眼尾掛著金邊的鏡框,是那種甚至在超市我都不敢上前詢問的大姐。

每次跟小姑娘一塊乘電梯,到了十樓打開電梯門的瞬間,我都先見到孩子耷拉著的腦袋,然後是與年紀不符的駝背,上面壓著重重的書包。

有時候我會跟她一塊走一段路,問問幾點睡覺,寫作業到幾點之類的,因為不太能想像這個孩子在沒有她媽的情況下是什麼狀態,聊過之後我發覺孩子還是挺正常的,說話細聲細氣,就是太會看人臉色了,回答之前總要先看我的表情,我儘可能的放鬆表情讓她有安全感,主要也是看著孩子有些壓抑,畢竟睡了一夜,大部分孩子都是精神飽滿的樣子去上學,這個姑娘每天都被她媽的情緒折磨的筋疲力盡。

還有前段時間的「高鐵盒飯」事件。

一個10歲的孩子,惦記著爸爸媽媽沒有吃飯,買了3份盒飯,還精心搭配了不同的菜式,心情雀躍:「這樣我們就可以嘗到不同的菜了。」

不想卻遭到了媽媽的指責,爸爸的冷漠對待。理由是:「盒飯太貴,你為什麼要買3份?買了我也不吃。」最終,盒飯被退掉兩份。

這對父母自以為做得正確,卻不想給孩子帶來了多大的負面影響。

雖然這樣的例子比較極端,但不可無視的是,我們中國的家庭確實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孩子的心理問題大多都是原生家庭帶來的,我們常說孩子的種種問題,其實都是家長親手造成的,卻察覺不到忽視了孩子的感受。孩子最後要麼活在痛苦裡,要麼與家庭分道揚鑣,心理上的問題卻依然解決不了。

心理上不好解決,身體方面家長們有時候也是油鹽不進的。

比如說戴眼鏡,戴眼鏡是缺陷嗎?需要戴眼鏡,可以認為這個眼睛是有屈光問題,或者屈光疾病,但是,缺陷?

不存在的。

我媽認為戴眼鏡就是缺陷。我試圖理解老一輩對「裸眼視力」的執念:在他們那個年代,戶外活動多,學習壓力也沒那麼重,戴眼鏡的人確實少。我媽年輕的時候,估計也被人嘲笑、覺得自己是異類,所以對我近視這件事情那麼緊張。

近視,我不得不說是人類文明的產物。願意承認也好,不願意承認也好,人類對近距離工作的需求不斷增大,導致我們總體往近視方向進化。雖然進化不一定是往好的方向,但是多數人都做不到逆進化而行。

已有大把的研究表明,越晚出生、受教育程度越高,近視越多。圖片來源文獻:Katie M. Williams et al.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Myopia in Europe and the Impact of Education.Ophthalmology. 2015 Jul; 122(7): 1489–1497.

時代在變化,每個人的知識和觀念卻不一定在改變。

中國的小孩學業壓力大是舉世聞名。有幾位家長願意,並且能做到,讓孩子出去玩的時間比學習的時間多的?

做不到可以理解,但是因為近視打罵孩子,不坦然接受,不自省找原因,還不給孩子配眼鏡,你們說孩子冤不冤?

需要預防的是近視引起的眼底病變

近視當然不是沒有危害的。之所以強調要預防和控制近視,主要是為了預防近視導致的眼底病變。

所以,我們在坦然看待近視的同時,也要在近視之前或近視早期就採取防控措施。

如果已經出現假性近視,及早去專業的視光機構進行訓練,防治發展成真性近視。

您可以憤怒,可以否認,可以認同,可以後悔,也可以無助。

不管你承不承認,

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健康,

決定在家長的手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R8CGem4BMH2_cNUgNZ5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