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9.4,國產頂級美食劇回歸,每一幀都甜到心裡

2020-04-28     天涯小鳥movie

前日,《風味人間2》在騰訊視頻上開播,依舊是陳曉卿導演,一集衝上豆瓣9.4

豆瓣評分

與第一季不同,第二季更加集中細緻地講述一種食物,八集的主題分別是——

《甜蜜縹緲錄》《螃蟹橫行記》《醬料四海談》《雜碎逆襲史》《顆粒蒼穹傳》《雞肉風情說》《根莖春秋志》《香腸萬象集》。

啊~光這名字就漂亮文藝,引人遐想。

再看海報——

海報

這張魚肉紋路化為海浪的海報真的是非常有創意,動圖更生動~

一集9.4,國產頂級美食劇回歸,每一幀都甜到心裡

片尾的海浪......肉浪

那麼作為一部美食紀錄片,第二季對美食的視覺呈現如何呢?

第1集講述糖在食物中的運用,印象深刻的有一組鏡頭,各種甜點輪番展現,拍攝誘人程度令人驚艷。

香港名點酥皮叉燒包,外面裹的酥皮麵糊在加熱時如同瀑布般流下來。

馬卡龍,我對這個擠壓夾心的動作完全沒有抵抗力。

珍珠雪崩蛋糕,可惡的是居然還要特寫爆漿的珍珠......

揚州名點千層油糕,蒸時,高溫下,糖和豬板油充分溶解,水蒸氣包圍中,油糕不斷膨脹。

一集9.4,國產頂級美食劇回歸,每一幀都甜到心裡

第一季的顯微攝影第二季中也有,依舊精細唯美,接下去涉及風味變化應該會頻繁出現。

我比較關注的是,這一季在文案上的文藝美

講述每一道不同地域,不同國家的美食前,畫面右上方都會出現一句話。

這句話是點睛之語

比如,講述土耳其甜點巴克拉瓦時:

「讓一千萬人聚集在伊斯坦堡的,是生計、利益和帳單,但支撐茫茫人海的只有一樣東西......」

語出自土耳其文學家帕慕克。

畫面右上方的點睛之語

這句話意指土耳其果仁蜜餅——巴克拉瓦對土耳其人的獨特性和重要性。

土耳其人相信,甜食等同於善良的心。

早在13世紀,土耳其的甜點就已經聞名於世,而巴克拉瓦是土耳其甜點皇冠上的明珠。

巴克拉瓦

巴克拉瓦無疑是土耳其甜點的集大成者,且製作難度很高,從擀麵皮、熬糖、蒸熟、撒糖漿,每一步都需要一個階段的練習。

光擀麵皮,劇中的土耳其小伙就擀了多年。

最終,擀出了厚度不超過0.1毫米的標準麵皮。

如絲綢般順滑~

熬糖的時候,需要經驗的累積以達到對色澤、甜度、拉絲長短有準確的感受,這種感受往往是微妙而難以言說的。

其種種都呼應了開頭那句點睛之語。

因為製作難,所以極致美味,濃縮了土耳其甜點的精華,某一程度上代表著土耳其人的生活信仰。

一集9.4,國產頂級美食劇回歸,每一幀都甜到心裡

開心果仁為餡的巴克拉瓦

文案美更在解說的話里行間

「糖漿與油脂相遇,酥皮渾身戰慄,這一刻被稱作喚醒的瞬間。」

圖與文案相應和,仿佛酥皮被賦予了生命。

戰慄的酥皮

「酥皮在口腔中坍塌的剎那,甜鋒芒畢現。」

又如,講苦瓜時,文案道:

「苦是一種預警信號,但中國人卻從中找到甜的線索。

天然苦味化合物在口腔緩緩沉澱,此時,卻有一絲甘甜,仿佛自舌根裊裊泛起,

口舌生津,餘韻綿長,中國人稱之為回甘。」

苦瓜獅子頭

回甘,是甜味體驗的另一番境界,而以它結束第1集,無疑讓「甜蜜」這個主題得到了升華——

先苦後甜,是中國人的傳統生活哲學

當然,最讓人期待的,還是肉類。

第1集雖然以甜點為主,但豬肉依舊粉墨登場。

四川鄉村婚禮上的壓軸菜,甜燒白。

甜燒白

「白肉油脂盡出,服帖地癱軟在清甜的糯米上。」

切成薄片的豬肉每片都要嵌上紅砂糖,澆上糖油。糯米煮到半熟,和糖油攪拌好,蓋在豬肉上,再裝入籠屜中蒸煮。

最終出來的,是「又沙又糯的口感,和柔順纏綿的酣甜」。

一集9.4,國產頂級美食劇回歸,每一幀都甜到心裡

香港最後一家地爐燒豬作坊,塗於豬表面的麥芽糖減緩油脂和水分外溢,燒出來的豬格外色澤誘人,肉汁充沛。

豬皮是誘人的焦糖色,入口爆香酥脆。

地爐燒豬

在第2集中,陳曉卿團隊將向我們集中展示全世界螃蟹的吃法

咸蟹、蒸蟹、蟹粥、蟹粉小籠、紫菜包蟹......

堪稱硬貨!

這樣一集50分鐘只講述一種食物的形式,在國產美食紀錄片中可謂首創,這說明陳曉卿團隊已經從鳥瞰天下美食進入到精細化深入拍攝的階段

《風味人間2》無論在講述食物的方式、文案和拍攝的藝術性上,都比第一季有所創新和提升。

看他的美食紀錄片,已經是視聽語言全方位的享受。

而一集集中展示一種美食,也意味著,接下來,將有一場視覺上的轟炸。

(作者:天涯小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OjYY53EBiuFnsJQViKj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