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車人都在看手機媽媽卻在小聲給孩子講故事

2019-09-29     小雪老師講故事

親愛的,你有沒有算過每天會拿起你的手機多少次?你的孩子呢?可能每次拿起手機的時間都不太長,兩分鐘、五分鐘、十分鐘,但是一天下來你和你的孩子每天有多少時間就這樣像穿過指尖的細沙,一點點悄悄流走了呢?




為了找回這些時間帶來的損失,可能家長會熬夜通宵去加班加點,孩子則把寫作業的時間一拖再拖,甚至不得不在每個休息日集中拿出一兩個小時或者更多時間來進行補習。

於是就有了我們之前說的家長累孩子苦的業餘生活——假期就是孩子家長都累的兩敗俱傷?

那你有沒有想過其實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把握每一個在一起的短暫一刻,把用手機打發無聊時間換成更有意義的方式呢?

不玩手機,那能幹什麼呢?像跟孩子一起等車、吃完飯躺在沙發上發獃的時候、在電影院外邊的休息區等候進場的時候,除了傻笑著對著手機虛度光陰,我們還有什麼別的選擇嗎?


整車人都在看手機媽媽卻在小聲給孩子講故事



就拿坐車來說吧,乘坐公共運輸或者計程車,人們一上地鐵或公交就拿出手機低下頭似乎已經成了規定動作。

而小雪老師朋友圈裡的一位媽媽則跟我們分享了她遇到的另外一種可能性。





這位媽媽選擇利用乘車的時間來給孩子講故事!這樣溫馨的親子互動可比全家人低著頭誰也不理誰暖心多了不是嗎?不僅促進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感情,也讓孩子沒有把這一小段時間用來在王者榮耀或者吃雞的戰場上打了水漂。故事帶來的快樂和感悟替代了從虛擬世界裡抬起頭時的眼睛乾澀和頭暈目眩。

是啊!讀書為什麼一定要在書房?講故事為什麼一定要在孩子的小床前?鍛鍊身體又為什麼一定要在健身房呢?


整車人都在看手機媽媽卻在小聲給孩子講故事



或許是現在的人們生活越來越精緻,各種活動都有了專門的對應時間和場所,我們習慣了這種自己給自己理所當然的安排。許多家庭都給自己的孩子設計了科學的時間表,什麼時候玩耍,什麼時候寫作業,什麼時候閱讀,什麼時候洗臉刷牙,什麼時候上床睡覺。幫助孩子建立規律的生活的習慣當然非常有必要,但是規定時間之外的閒暇就不能做時間表里的那些事情了嗎?

別讓習慣和時間表束縛了自己和孩子,讓偶爾不在計劃之內的小段時間成了無所事事的無聊時光,不得不被想辦法「打發掉」。更別讓這些束縛成了家長偷懶的藉口。在坐車時候跟孩子分享一個故事絕對不是這位媽媽全世界第一個想到的,但是可能有的媽媽可能會想,還沒到晚上的講故事時間呢,還是不講了吧,這樣一份精心制定的計劃表就變成了家長冠冕堂皇的偷懶藉口,寶貴的親子時光和孩子可能會獲得的精神收穫與成長就這樣被放棄掉了。




當那些計劃之外的空閒時間出現時,請別再把手機當成萬能解藥。

家長可以準備一些事先的預案,來抓住這些稍縱即逝的寶貴時光,比如像這位媽媽一樣準備一些短篇小故事、簡單易行的親子小遊戲、或者是談談孩子昨天對某本書某個故事的感悟、或者讓孩子休息一下眼睛聽聽小雪老師講故事,簡單的小互動,可能會在不經意間成為點綴爸爸媽媽和孩子親子時光的小亮點。別等到孩子長大離家,才想起當初有那麼多時間可以和他說說話,聽聽故事,讀讀書,卻都選擇了手上刺眼的小銀幕。


整車人都在看手機媽媽卻在小聲給孩子講故事



東漢著名的政治家、詩人曹操曾經在他的詩作《短歌行》中說過:「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每一段意外得來的親子相處小片段,都是老天恩賜給我們的意外之喜,值得我們每一位家長好好把握,讓那不起眼的幾分鐘、半小時變成家長和孩子人生當中眾多的小美好,而不是被打發而過的無聊時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OC4UfG0BJleJMoPMR7r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