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康養 Vol.16 | 專家:保險業在構建長壽時代產業體系方面大有可為

2020-08-24     中健康養

原標題:一周康養 Vol.16 | 專家:保險業在構建長壽時代產業體系方面大有可為

大健康行業

以健康險切入大健康保障

水滴公司悄然布局「險+藥」方向

近日,在水滴保險商城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水滴公司宣布已完成了2.3億美金的D輪系列融資,由瑞士再保險集團和騰訊公司聯合領投,IDG資本、點亮全球基金等老股東跟投。此次投資完成後,水滴公司將成為瑞士再保險集團在中國投資的第一家保險科技公司。

據悉,水滴內部已經在數月前啟動了一項探索「險+藥」模式的新項目,暫定名為「好藥付」,旨在利用商業保險整合支付方和藥企,讓老百姓支付更少的費用享受到更好的藥品和診療。這一項目的背景是,今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意見》,著眼於加快建成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強調以基本醫療保險為基礎,進一步提升商業保險在醫療保障體系的作用和價值,緩解患者個人醫療費用支付壓力,進而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問題。

專家:保險業在構建長壽時代產業體系方面大有可為

保險資金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決定了其長期投資支持養老、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的優勢,不僅能解決產業發展的融資問題,也能實現保險資金投資的多元化。專家認為,保險業在參與構建長壽時代下的產業體系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日前,泰康保險集團聯合尼爾森共同發布《2020年中國中高凈值人群醫養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聚焦中國中高凈值人群及其家庭在醫療及養老方面的現狀、需求、挑戰,為中高凈值人士提供一份面向長壽時代的啟航指南。白皮書調查發現,中高凈值人群尚未充分意識到長壽時代的到來,在健康準備、財富準備方面存在較大欠缺。

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目標,到2020年,中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超8萬億元,2030年達16萬億元。業內認為,中國大健康產業具有巨大成長空間,有望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

「中國養老體系有三個支柱:一是國家養老金,二是企業年金,三是商業。商業包括理財、保險。」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曹遠征認為,商業保險支持養老成為一種社會潮流。

專家認為,隨著長壽時代的到來,保險業在參與構建長壽時代下的產業體系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為應對健康時代和財富時代的到來,健康險提供的風險保障、年金險提供的資金保障十分必要。

養老行業

人口老齡化加速,中國面臨前所未有的養老保障壓力

人口老齡化的加速,讓中國面臨前所未有的養老保障壓力。如何更好實現「老有所養」,讓養老保障體系更可持續、更廣覆蓋、更加公平,中國仍面臨不小的「升級」挑戰。

「養老保險不只是老年人老有所養的保障問題,還直接關係到國家經濟、社會長期穩定發展。」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鬍曉義16日在「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上表示,幾乎每個家庭都面臨現實或潛在養老經濟風險,養老保險安排幾乎需要貫穿一個人從成年到中老年的全過程。

為此,中國養老保障體系應該有更為清晰的計劃。胡曉義建議,一要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特別是針對新業態群體、城鎮化轉移群體的參保計劃;二要推進養老保險基金、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統籌在更大範圍內分散推行;三是要漸進性地延遲退休年齡;四是擴大籌資渠道,增加戰略儲備。

閱讀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ws-nmtl6sEEApIMbSyqRLw

李克強希望新任參事:聚焦群眾關心的教育、養老、托幼等領域

李克強祝賀新任參事、館員,並提出希望。一是圍繞發展大局積極建言獻策。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面對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和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希望大家發揮實踐經驗豐富、理論素養深厚的優勢,匯眾智、聚眾力,為穩住經濟基本盤、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為打好未來發展基礎提出更多針對性、前瞻性建議。二是關注民生、及時反映群眾期盼。發展的目的是要不斷改善民生。我國發展還不平衡不充分,參事、館員們接觸面廣、聽到各方面的反映多,希望大家關注發展中的民生問題,聚焦群眾關心的就業、醫療、教育、養老、托幼等領域,摸清摸透情況,實事求是反映問題,提出解決辦法的建議,使政府決策更好適應人民群眾持續改善生活的願望。三是更好擔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參事、館員學術造詣深厚,功底紮實。希望大家秉持專業精神、工匠精神,潛心向學,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向全社會特別是年輕一代廣泛傳承。國務院各部門要認真研究吸納他們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議,更好改進工作,提高決策水平。

醫療動態

上海:安寧療護服務有新規

為進一步規範安寧療護服務,促進上海市安寧療護服務發展,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印發《上海市安寧療護服務規範》,明確規範了服務形式、人員職能、服務流程。

本規範適用於上海市提供安寧療護服務的各級醫療機構。安寧療護服務是為疾病終末期或老年患者在臨終前通過控制痛苦和不適症狀,提供身體、心理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關懷等服務,以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幫助患者舒適、安詳、有尊嚴離世,以及減輕家屬心理哀傷的一種衛生服務。

2020年上半年醫療健康行業併購交易71起涉資約100億元

普華永道發布的《2020年中期中國醫療健康服務行業併購活動回顧及展望》報告顯示,2013年至2020年上半年,中國醫療健康服務市場累計完成995起境內外併購交易,交易金額累計超過2,000億元。其中2020年上半年發生71起,約為100億元。2020年上半年,交易動態相比去年同期下滑,其中交易數量下降30%,交易金額下降50%。

疫情期間醫療健康服務領域投資呈現出如下特徵:投資熱點回歸醫院板塊,其他醫療服務板塊熱度依然活躍。大型整合類交易減少,平均交易規模下降。受疫情助推,行業整合進一步加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M_jVIXQBd8y1i3sJDk8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