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督教統治下的中世紀歐洲,放高利貸是一種罪。《聖經》明確指出:「我民中有貧窮人與你同住,你若借錢給他,不可如放債的向他取利。」又說:「你的弟兄在你那裡若漸漸貧窮,手中缺乏,你就要幫補他,……不可向他取利。」
什麼是高利貸呢?神學家早有清晰的定義:「高利貸,就是收的比給的多」,「任何超出本金以外的,就是高利貸。」也就是說,中世紀對利息的要求,比我們現代社會還要嚴格得多,借人錢財不能要求多於本金的回報,否則就是貪婪的罪行,高利貸者的靈魂只能下地獄。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這種道德約束如此強大,中世紀末期偉大的藝術品贊助者美第奇家族又是如何發家的呢?
《美第奇家族》劇照
答案也很簡單,就是把高利貸換一個名目。
由於不允許獲取利息,包括美第奇家族在內的義大利銀行家往往通過其他途徑來獲取利益,比如投資所得,還有贈與。不過,這些都是零散的收入,其中最方便也最大宗的途徑是貨幣匯兌,或者叫外幣買賣。於是,美第奇家族加入的是貨幣兌換商的行會,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他們的帳簿里,你看不到利息所得的項目,而卻又成千上萬筆貨幣交易的記錄,還有貨幣兌換的損益項。可以說,在15世紀的歐洲,銀行業和匯兌業務是同義詞。
這些帳簿對了解中世紀末期的銀行家的心理世界很有幫助。藉此我們可以認為,銀行家們雖然賺得盆滿缽滿,攫取巨大的經濟利益,甚至可以左右一個邦國的政治,但在精神世界,他們是萬萬不敢觸碰宗教的禁令,避免死後無法得到救贖。
波提切利所繪《三博士的敬拜》,其中很多形象是美第奇家族成員
事實上,出於富人是否能上天堂的顧慮,大部分的富人在死前立下遺囑,要退還所有的不當所得,或者把遺產捐給教會。
當然,對於現代人來說,要理解怎麼在匯兌業務上賺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的重點也在這裡。
所謂外匯交易,我們並不陌生,每天都能看到外匯牌價的變動。一個美國的商人,在英國把貨物賣掉,賺得英鎊,回到美國以後要使用,就要將這些英鎊換成美元。這個換的過程,就是外匯交易。
現如今,國際上的外匯交易大多採用的是電匯匯率,就是用電傳、傳真等方式通知國外分行或者代理行支付款項,這種方式沒有什麼時間差,比較迅速,銀行不占用客戶的資金。因此電匯匯率就是外匯市場的基準匯率。
但是,在中世紀沒有電報,事情就大不一樣了。一個商人從佛羅倫斯帶著貨物去巴黎,在當地賣掉貨物以後不可能帶著大筆的錢往回走,他把賺來的錢存在當地銀行,拿著一張匯票回家,走了幾十天。到家以後,他拿著匯票到佛羅倫斯的銀行要求換成現金。這時候,他應該按照幾十天前的外匯牌價,還是按照現在的外匯牌價來兌換呢?
中世紀商人
都不是。因為對於銀行來說,它等於是花錢買下了這張匯票,現金要幾十天以後才能到帳,它的資金被占用了,銀行為了購下這張匯票而承擔了風險。因此,它會以估算的幾十天以後的牌價進行兌換。而這個估算值,往往要高於實際匯率。
這麼說太抽象,我們來舉一個美第奇銀行帳簿上記載的真實例子,看看它是怎麼賺錢的。A公司因倫敦業務需要,向美第奇銀行位於佛羅倫斯的總部借款500杜卡特。當然,借款不是白借的,美第奇銀行勢必在其中要盈利,但教會規定不能收利息。於是,他們做了如下操作:
A公司向美第奇銀行出具一張匯票,價值500杜卡特。美第奇銀行收下這張匯票,並付給了500杜卡特現金,並規定匯票的兌付日期為三個月後,由美第奇銀行的倫敦分部以英格蘭幣種結算。美第奇銀行之所以能賺錢,關鍵的地方在於,他們約定的牌價是1杜卡特兌47便士,高於實際匯率1杜卡特兌45便士。這樣,三個月之後,雙方以便士結算,美第奇銀行就可以賺取22杜卡特的差價,這筆交易可以給他帶來4%的收益。
這樣,通過「合理的」方式,貸款業務就能和貨幣兌換業務等同起來,繞過「高利貸」的道德問題。
也正是因此,銀行的英文「Bank」,來源於舊義大利語的「banco」,意思是板凳/長條桌,指的就是坐在鋪著綠桌布的長條桌後面從事貨幣兌換貿易的兌換商。
中世紀的貨幣兌換商
剛才我們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美迪奇銀行的生財之道。但實際情況並沒有那麼簡單。那上面那個例子來說,如果三個月之後倫敦的實際匯率變成了1杜卡特兌44便士,美第奇銀行當然會獲得額外的投機性收益,但是,如果匯率變成了1杜卡特兌50便士,美迪奇銀行就會虧損。
這種交易實際上是一種賭博。和如今一樣,中世紀末期的外匯市場已經非常活躍,牌價變動已經很頻繁。影響牌價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大多數都與政治有關,比如某國的統治者決定新鑄一種貨幣來代替舊貨幣、發動戰爭等等。成為羅馬教宗的金融業務承辦人也是獲利頗豐的。
洛倫佐·德·美第奇
因此,為了確保持續獲利,像美第奇這樣的大家族,不僅要業務精通,而且要想方設法介入政治。美第奇家族產生了四位教宗、多名佛羅倫斯統治者及托斯卡納大公,兩位法蘭西王后,和其他一些歐洲王室成員。科西莫·德·美第奇在位時發動了和米蘭公國的戰爭,而洛倫佐·德·美第奇不僅是個銀行家,而且是個外交天才,經常協調解決別國的外交爭端。也就是在洛倫佐在位時,美第奇銀行處於最輝煌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