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6年,把初戀和丈夫對比1000遍,她終於承認了一個事實

2019-11-29     閒時花開官方帳號

作者:劉娜


選擇沒有錯,

錯的是慾念太多。


01


有個結婚6年的女讀者找我傾訴,吐槽她丈夫的問題:

懶散,不求上進,不懂溝通,根本抵達不了她內心深處的痛,也給不了她靈魂渴望的愛。

每天傾訴的讀者都很多。

幸好,久經沙場的我,早就練就了一套必殺技:

「這麼一個一無是處的男人,你當初怎麼哭著喊著非要嫁給他?」

因為。

她回覆:

「因為,當時談了5年的男朋友出軌別人,我們分了手。當時年齡大了,特別想成家,他看起來實在,沒有花花腸子,工作也算穩定,所以就嫁給了他。」

我一聽,就替她丈夫憋屈。我一憋屈,說話就有點沖:

「你以為你丈夫是孫悟空會七十二變嗎?


在你渴望穩定的時候,他就應該變身成安穩靠譜的樣子,為你受傷的心,提供一個遮風避雨的港灣。

等你的傷好了,心又野了,要求又多了,他就應該變身成上進的樣子,拼搏的樣子,八面玲瓏的樣子,左右逢源的樣子。

他要懂你心裡的每個小九九,照顧到你情緒的每次波動,在你想要流淚的時候給你遞紙巾,在你想要大笑的時候他自己先開頭呵呵呵?!


但是,他不是孫悟空啊,他一直都是那個沉默淡然、隨遇而安的他自己啊。」

她沉默了。

沉默好一會兒後,她說:

「我就是對他不滿意。和我的初戀比,他不管是事業心還是共情力,都差好多。」






見過我的人都知道,我生活中其實也很溫柔的(捂臉)。但硬生生被一些傾訴者,逼成了鐵面無私的女包公。


所以,我一怒之下,又忍不住拍了桌子:

「你初戀那麼好,和你談了5年戀愛後,他怎麼還出軌別人?!你老公這麼差,他和你結婚6年後,怎麼還守在你身邊?!

是他沒人要嗎?

不!是他更愛你。


你這種這山望著那山高的人,不戒掉自己內心的魔,一輩子都不會幸福的!」

我怒髮衝冠的樣子,果然嚇住了她。


她不再理我了。

02


就在我以為,她因為我的人設崩塌,不會再給我留言時,過了半天,她又說話了:

「我希望他優秀,他懂我,我錯了嗎?」

我手頭有很多工作要做,但還是耐心給她解釋:

「親愛的,你希望他優秀,他懂你,這種期待沒有錯。


但是,這是你自己的期待,所以你要對它負責。


這期待如果能實現,你當然是皆大歡喜的。


這期待如果不能實現,你也應該去接受的。


因為,你當初選擇那個人時,看中的就是他的靠譜和平凡,如今,你為何又一再要求他上進和浪漫?


你要像最初接受他那樣,去接受他是不優秀的,有時也會不懂你的,他是他自己,而不是你幻想的某個男人。

只有你看見的不再是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是那個有缺點有長處的男人時,你們之間的關係才有可能緩和。

因為,你接受他的不夠好,體諒他的孤獨,他才會在你的愛和尊重中,把自己的心打開,主動變好。



而不是,他把自己弄成更差的自己,以此報復你的牢騷和嫌棄。」


我發完這段話後,她又不理我了。

我尊重所有乍見之歡的相識,也接受所有漸行漸遠的離別。所以,我也沒再搭理她,趕緊去忙手頭的工作了。


03


兩天後的深夜,她給我留言——

「我這兩天,反覆看了咱們倆的聊天記錄。我忽然意識到,我對他的嫌棄,才是我們關係的最大障礙。

是你的提醒,讓我明白,我一直在拿拋棄我的初戀,去套我的老公,覺得他這兒也不好,那兒也不好,他應該這樣,應該那麼樣。


他如果不是我想的或要求的樣子,我就特別生氣。

我為什麼生氣?


我現在明白了,我不是生他的氣,我是在生我自己的氣。生我自己總是想要更多的氣,生我自己無法幸福的氣。

其實,自結婚到現在,老公對我真是一心一意,掙的錢都花在我和孩子身上,自己一直非常節儉。


我們結婚6周年時,他還對我說,老婆,我嘴笨,人也不聰明,可能和你心中理想伴侶有距離,但我也在努力,給你和閨女更好的生活。


你看,其實他也知道,我一直在拿別的男人比較他。他忍著,沒有說破罷了。

我這兩天好好想了想,覺得我要是嫁給初戀,也未必過得幸福。因為,就算他能力強,掙錢多,會共情,但就憑他花心這一條,我就會痛苦得要死。

我要好好接受我老公。因為,接受他,就是接受我們來之不易的生活,接受我自己。這樣,我們才能變好啊。」

不知道為啥,那天早上,看完這個女讀者深夜發來的長留言,我的眼睛竟然有點濕濕的。


原來,不是所有人都不識好歹的。原來,很多讀者比想像的更懂得反思。



原來,我每天忙得團團轉,還見縫插針地義務接受讀者諮詢,也在他們中某個人心頭播下了思變的種子。

04


但今天,我寫出這場爭論,不是為了表白自己的,而是探討一種困境:

什麼是最好的選擇?


半年前,我辭職時,朋友提醒我:


「你確定這是最好的選擇嗎?別看現在紙媒沒落了,很多人想進體制還真不容易。


何況,你是個有編制的人,這就相當於你穿了一身護身符,你脫下成為自由職業者了,以後別人會看低你一眼的。


現在紙媒雖然在走下坡路,但將來有一天,它又輝煌了呢?你確定不會後悔嗎?」


我理解朋友的好意,但我更清楚:


選擇沒有雙全法。


我在報社工作16年,寫過不少文章,得過一些榮譽,也獲得實足成長。我全然投入過,認真追夢過,激情燃燒過,捫心自問,從來沒有混過一天日子。


正是這種「不願混」的信仰,讓我在工作這麼多年後,覺得自己無法成長時,必須離開舒適區,選擇在另一個領域探索自己。


哪怕,前途是未知的,是混沌的,是不確定的,但我選擇了,我就會用一腳一腳的結實,一刨一刨的勤懇,把它走成已知的、清晰的、明朗的。


並對原來體制內那個熟悉的、穩定的、乾了多年的工作,不再生出一絲一毫的迷戀。


這不是絕情,而是選擇必然承受的代價。這也算不上果敢,而是絕不貪多的自持。






所以,我遞交辭呈時,對勸我留下的領導坦言:


即走之,則安之。願報社變好,但我不再回頭。



我要像《西遊記大聖歸來》中的孫悟空一樣,踏南天,碎凌霄,說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05


電影人賈樟柯說,30年前,他決定離開故鄉山西汾陽小城,去北京當個北漂,為心中燃燒的電影夢拼搏時,很多人都覺得他瘋了,也有人告誡他失敗了很難堪。


但那一刻,是一個人給了他信念,他小時候的奶媽:


奶媽靠在長途汽車站賣茶水,兩分錢、三分錢一杯茶,就這樣一個人養活三個兒子、兩個女兒。


她是怎麼把孩子養大的?


就是認命,接受命運給予的一切,如實去接受它。然後又不認命,不甘於貧困,然後用雙手和雙腳,一點點把生活過好。


「奶媽擺一個茶水攤,可以養活一個家,我不可以養活自己嗎?我覺得沒有什麼生活是我不能過的,是我不可以冒險去做的。



在敢於選擇的人的字典里,沒有失敗,只有經歷。」



賈樟柯說。


或許,就是這樣的信念,讓從黃土高原上走出來的賈樟柯,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坎城電影節金馬車獎、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成為中國第六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



生活就是一場又一場選擇。



勇敢的人,就是在認命的選擇里,活成不認命的煙火,在那煙花般的短暫生命里,綻放過,美麗過,實現過,圓滿過。



如此,便是最好的。


06


常有讀者來信,談到選擇的問題:

國企和外企兩份工作,選擇了穩定的,就失去了高薪的;遇見了左先生和右先生,選擇了樸厚的,就失去了多金的;想去甲城市和乙城市,選擇了遠方的,就失去了離家近的。

工作看待遇,愛人看品性,城市看前景。


除此之外,每個人都要看見的是:

這世上,壓根兒沒有最好的選擇。



有的是,你看中哪個選擇,然後心無旁騖踏入其中,心甘情願去付出,拼盡全力讓它開花結果,枝繁葉茂。

待它捱過四季風雨,長得碩果纍纍,它,就是最好的選擇。

最怕的是,你明明選擇了其中一條,卻在不情不願、不幹不做中,滿腹牢騷,輾轉反側,時不時還指著另一條路上的風景說:

「哎呀,看那裡多美,都怪當初,我選擇錯,不然今天,我將如何如何。」

其實,如果真的選擇了另一條路,你依然會後悔,會抱怨,會鬱郁不得志,會覺得自己選錯了。


直至最後,你如願以償地用戾氣和怨氣,把這個選擇親手毀成最壞的樣子。


因為,你一直在後悔,一直在幻想,一直在原地踏步,渾渾噩噩,擰擰巴巴,直至,用光所有好運氣。


其實啊,哪一種選擇都沒有錯,錯的一直是我們慾念太多。


人這一生啊,哪有什麼最好的選擇。



有的不過是,不管選擇什麼,你都能對自己負責。



然後,在一路披荊斬棘中,用熱望和執著,開出你自己那片百合。

——結束,是另一種開始——


閒時花開:作者劉娜,80後老女孩,心理諮詢師,情感專欄作者,原創爆文寫手,能寫親情愛情故事,會寫親子教育熱點,被讀者稱為「能文藝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HyHJuW4BMH2_cNUgWGt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