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帶個孩子嗎,能有多累?」一位爸爸問出這個問題,讓網友炸了!

2020-05-13     太平洋親子網

原標題:「不就是帶個孩子嗎,能有多累?」一位爸爸問出這個問題,讓網友炸了!

01

知乎上有個問題火了:「帶孩子就真的那麼累嗎?」

問問題的題主也是一名爸爸。他表示:每次看到媽媽說帶孩子是多麼辛苦,作為一個男性不敢當面懟回去,但心裡很是不解,不就帶個孩子,至於嗎?

這個問題不出意料地引了眾怒,底下的回答清一色是媽媽們的吐槽。

也許每個人對於「累」有他的判斷,題主也自有他的發言權。

但他是真的站著說話不腰疼。

許多在底下憤怒留言的媽媽,也許就是因為帶娃帶得精力幾乎被榨乾,好不容易有了點自己的時間上個網,結果第一眼就看到:帶孩子有什麼累的。

而那句「不就帶個孩子,至於嗎」,更是刺傷了許多媽媽的心。

帶孩子有多累?

有一個媽媽是這麼回答的:「我原來話特別多,自從一個人帶孩子我都不願意說話,每天最幸福的時候就是孩子睡著了一個人安靜地發獃。」

媽媽們的辛苦,真的需要社會的理解。

02

女星 Ella曾發微博稱,由於需要用手抱孩子,並長期保持一個姿勢,她得了腱鞘炎。

腱鞘炎為何物?大概就是肌腱和腱鞘會出現充血、水腫、滲出等無菌性炎症。

它的表現是,當你的手腕用力時,會感受到抓心的疼痛。

這個微博引起了許多共鳴,許多媽媽紛紛表示自己也得過。

但即使身體勞損成這樣,依舊有很多人以為,帶孩子頂多就是給孩子管管飯、看看作業,還可以順便刷刷手機看看劇。

可千萬別想多了!

《我是演說家》中的馬丁,就說到一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實故事:

孩子剛出生的那段時間,他的妻子脾氣非常暴躁,兩人經常吵架,甚至到了要離婚的地步。

直到有一天,妻子要求他陪自己帶一天孩子:「我做什麼,你就陪我做什麼」。

他這才發現,原來孩子每兩個小時要喂一次奶。

原來孩子餓了會哭,要換尿布也會哭,睡不著要哭,醒了還要哭。有時候喂好奶,哄完孩子睡覺,一個多小時就過去了,身心疲憊地躺到床上,睡了沒幾十分鐘,又被孩子哭醒了。

被孩子反反覆復折騰了一夜,馬丁才真正明白妻子獨自帶孩子的不容易——原來,自己經歷的這個磨人的夜晚,妻子卻是每天都在獨自承受著的。

養孩子,是對一個人精力的極大挑戰。

在媽媽們的世界裡,孩子的吃喝睡質量得關心,孩子的屎尿屁顏色也得關心;孩子的成績得關心,孩子的學位也得關心;孩子的喜好特長得關心,孩子的心理狀況更得關心。

總之,就是操不完的心。

還記得那個媽媽輔導孩子,氣出心梗的新聞嗎?

在這個新聞出來之前,許多人恐怕一直以為,網上流行的那些父母輔導孩子被氣壞的視頻,僅僅是編出來的而已。

所以有句話說得好:生孩子不會讓女人變老,養孩子會。

我們需要的是感同身受,最親近的人啊,請不要把它理解為理所應當。

03

媽媽們照顧孩子,除了在身體上受累以外,在心理上也接收著巨大的挑戰。

有的媽媽,因為要時刻在家看管年幼的孩子,失去了自己的交際圈。

有的媽媽,因為是第一次當媽媽,為自己還未適應身份的轉變而緊張擔憂。

有的媽媽,因為產後激素水平巨變和老公的不體貼,患上產後抑鬱。

有的媽媽,甚至因為生產、哺乳而失業。

這是多少媽媽不願、卻又不得不接受的殘酷現實?

媽媽們因此而缺少安全感,卻反而不被理解:「你又不用出去賺錢,有啥心累的?」

這樣的話,對心累的媽媽們來說無異於是當頭暴擊。

全職媽媽們帶娃真不容易,職場媽媽帶娃,更不容易。

我的一位教師同事,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白天,她面對著幾十號娃,盡心竭力地工作;回到家時,她真的已經沒有多餘的心氣帶自己的娃。

有一次周末,好不容易可以休息,孩子卻雙雙發起了燒。

老公出去和兄弟聚餐了,她獨自帶孩子去了醫院。半夜裡擔心孩子繼續高燒,一次次起床給孩子量體溫,第二天還得依舊照常上課,老公卻在一旁鼾聲連天。

她曾說過這麼一句話:「不拿起教鞭,我就沒法賺錢養家,可拿起教鞭,我就沒精力當媽。」

這是我聽過的關於帶娃最心酸的一句話。

所以,不就是帶個孩子嗎,能有多累?

媽媽的日常休息不叫休息,叫「 24小時待機」。

自從「二胎」政策出台後,各省市陸續出台了生育假放寬的政策,媽媽們的產假最高可以提高為 6個月。

然而許多媽媽卻疾呼:「我不願意!」

這是因為,對許多媽媽而言,產假再長,育兒依舊只是她一個人的戰鬥。

6個月的假期,會成為一些不負責任的爸爸們更好的理由,把這些媽媽們更牢固地捆綁在育兒的崗位上。

對她們而言,帶孩子的負擔並沒有減輕,而是加重。

更何況, 6個月之後所面臨的職場變故,對一些媽媽們而言又是一個坎。

所以,如果你聽到帶娃的媽媽們叫苦喊累,請不要覺得是她們矯情。

都說「媽媽是超人」,可是當了媽媽的人,也應該有脆弱的權利。

04

壓垮一個媽媽,有時候只需要一件很小的事。

據《錢江晚報》報道,一位媽媽凌晨 1點在家中情緒崩潰,要把 10歲的孩子扔下樓。

「媽媽,我不敢了,你別扔我!」

孩子的哭喊聲驚動了鄰居,鄰居趕緊報了警。

警察接警後,找到了天台上獨自流淚的媽媽。

可經過攀談,警察才了解到: 這位媽媽白天要上班,下班後要帶出生不久的二寶,老公又不幫忙檢查大寶作業。忙了一天到了凌晨,看到大寶那完成得一塌糊塗的作業,身心疲憊,氣不打一處來,想要教訓教訓大寶。

於是便有了開頭的這一幕。

家庭需要媽媽,孩子需要媽媽,可媽媽,有時候卻好像只有自己。

在這個事件中,媽媽可悲,孩子可憐,但歸根到底,是老公的不作為。

一個時常崩潰的媽媽背後,一定有一個時常缺位的爸爸。

有多少男人,以「工作辛苦」為由,回到家就開始葛優癱,抱著手機、電腦、電視不撒手,然後看著同樣工作了一天回到家的妻子,一個人燒飯、洗碗、帶娃、洗衣、搞衛生?

英國一項調查顯示,在一個家庭中,如果丈夫參與分擔家務、採購、照看孩子等事宜,離婚風險將比丈夫基本不做這些的家庭,離婚風險低 97%

我們願意為家庭付出,但我們需要的,是爸爸們能真正理解和欣賞我們的辛苦,而不是在我們辛苦過後,用一句「有什麼累的」,澆滅我們對家庭付出的熱情。

我們更需要,爸爸們能主動放下手機和電腦,參與到家務和育兒中來,讓媽媽們也可以有一小段真正屬於自己時間,讓自己的世界裡不再圍繞著家務和孩子。

請不要再說,「不就是帶個孩子嗎,能有多累」這樣的話了。

請記住,只有偶爾能夠不帶孩子的那一點點時間,才是媽媽真正休息的時候。

願你我的辛苦付出,都能被看到。

本文作者:解意,婚姻家庭諮詢師。

The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Hj9WD3IBd4Bm1__Yj82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