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那小三兒是個啥,掘墓人。
第一次看到這個神比喻的時候笑出聲,仔細一想竟然有點道理?
第三者使人頭腦清醒,任何一對夫妻的婚姻亮起紅燈的時候,都會緊急排查是不是有這個干擾項出現。
第三者使人惱羞成怒,我們通常看到的好像都是哀怨不能停的原配,恃靚行兇的小三。
01
有第三者悲慘收尾的故事嗎?
這個我更愛聽
我們不是戴紅袖章的道德老嫗,攻擊婚姻背叛者也不急於一時。
先聽故事吧,大家看過很多「婚姻插足」的劇情。
麗水原配當街暴打小三,成為所有原配之光;幾年前《我的前半生》里氣焰高出一頭的第三者,受盡螢幕前觀眾的辱罵;再到最近某檔偶像選秀節目裡的小三被手撕到退賽,做藝人的夢就這麼腰斬了。
(最近《青春有你2》選手因小三風波退賽)
用我們的行話來說,以上都敗壞了公序良俗。
我們也沒少在當事人嘴裡聽過第三者的故事。
一對白手起家的夫妻,好不容易穩定經濟根基,誰曾想時間流逝,伴侶的耐心也在流逝。老公出軌多年,原配不想失去家庭選擇忍,小三覺得自己年輕有資本,屢次上門挑釁。
挑釁的確也有用,她得到了房子和錢,不用上班就有人養,快活自在。但她萬萬沒想到,對方的甜言蜜語只是隨口一說,她想對方快速結束「三人行」,最後確實結束了:和原配一起把她從房子裡掃地出門。
等再去尋覓另一半,她熬老了。年齡自然不算什麼,但因為青春時代過多地沉溺在不可能的感情里,她已經缺失了失去愛人的能力。
再講一個例子。一個年紀輕輕的女孩子,和有家庭的男士在工作業務上認識,慢慢對各自都有點意思,從一開始的曖昧發展到確認關係。
女孩子以為自己找到了沉穩多金的歸宿,「他為了我都離婚了啊!」。結果,一個輕易背叛家庭,管不住自己的男人,製造了小四、小五等著她。
這些故事都是大俗的套路,但也就恰好是現實。
02
干「這行」遭人唾棄,
為啥還有人往前沖?
無論在哪裡,小三都是個令人鄙夷的詞彙。
名人要是沾上了這,基本就是污言穢語伺候,永世不得翻身。
婚外情這麼遭人恨,為什麼還是有人願意當小三?
當結婚的幻想被打破,一方無法忍受婚姻的不完美,這時候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另找一人,填補缺失的慾望。
很多成為第三者的女人也是如此:她們想要被人愛,但是又害怕真正得到之後,對方就會離開。
於是她們就會選擇繼續保持這種關係,既沒有真正得到,也不會失去。
聰明點的,深知一旦跟原配或者對方撕票後,絕大多數男方最終會選擇回歸家庭。所以才會出現這麼多渣男在外彩旗飄飄了10年的案例。
第二個,隨著高離婚率帶來的背叛與傷害越來越多,一部分女性內心裡是恐懼真正的親密關係的。
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和周圍環境的影響,她們沒有真切感受到健康的婚姻關係到底是怎樣的:一邊對男人產生信任危機,但同時又想體驗愛情帶來的快感,甚至趨於理想化。
於是就將自己處在自認為「最安全」的一段關係中,即使要遭受道德上無盡譴責。
她們之中,也不乏被所謂的「完美人格」的男人吸引,這些渣男往往有令她們不可自拔的套路:哇!終於出現了一個能讓我相信的人。
第三,心理學上認為,人終其一生都在修復自己的童年:童年缺了什麼,長大就尋找什麼。
一些在幼年時候缺乏父愛的女孩,長大之後就從親密關係中去彌補這份缺失。
所以她寧願找老大叔男朋友,比自己大10多歲或者20歲的:而這個年齡段的男人,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但是沒結過婚的,又有幾個咧?
所以只能當小三。
第四個,人格不獨立的女性更容易當小三。
一旦出現一個對自己不錯的多金男,就覺得自己不需要努力工作也能享受美好生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依賴。
但重點來了,「不想上位」的第三者不配稱為第三者。
很多第三者到最後還是會把上位當終極目標,原因來自於她們的競爭意識,人都有控制欲,她們不想永遠糾結在三元關係中。
在和原配的競爭中,她們的想法就是:我一定要贏。
有人把第三者插足比喻成「財產被盜」,贏與不贏,好像都會掉進「第三者人人喊打」的死循環里。
03
「三」到最後,一無所有
無論動機多麼強大,理由有多充分,甚至多麼清新脫俗。
情感背叛者基本沒有好下場,儘管情感背叛這個行為本身,能帶來一時越界的興奮和新奇體驗。
《蝸居》里的海藻,外貌我見猶憐然內心空虛,宋思明失勢後,她大著肚子被原配推倒在地,流產,還沒辦法做母親了。
像《致命女人》里原配和小三成為朋友手撕渣男的橋段,在我們本土環境下基本沒有發生的可能。
這年頭小三依然很多,上位的也有,用她們的話說,追求真愛有什麼錯呢。
像是前段時間《安家》里的知否,好一個絕世文藝女青年,對著中年男人抒發愛意的時候,完全可以忽略人家的油膩,嘴上不圖物質結果還是要了人家的千萬豪宅。
她說這叫純愛,叫靈魂伴侶。
也就是說,大多數小三都有種錯覺:我才是他那個冥冥之中的緣分。
他和現在的妻子只是被世俗捆綁,需要盡一份責任,他給了承諾一定會做到,只是時機未到。
你品,你細品。要麼就是瓊瑤劇看多了,把「我失去的是愛情啊!」這種台詞倒背如流;要麼以為男人受了菩提點化,一定會向真愛靠近。
還是那句話,我們不是道德老嫗,但——
從小三兒們選擇踏出這一步開始,註定就要背負道德審判、遙遙無期的等待、見光死......
就像有個作者說的,「高段位小三鳳毛麟角,大多數小三都是吃青春飯的平凡女人,逃不過以色待人的命運。」
那些以為男人一定會拋棄原配的女人,不可否認的一點,她們覺得對方婚姻出現了問題,遲早要掰。
只能說,我們接觸的婚姻諮詢者眾多,有的婚姻會在第三者的插足之下加速瓦解。
有的婚姻反而得到修復,在一系列小三上位的戲碼退潮之後,大家都歸於平靜。
而你要知道,離婚理由占比最大的不是婚外情;
並且至少在當下,無關家庭經濟狀況,一個妻子極容易原諒有婚外情的丈夫,大家都勸她們「老公回歸家庭就好」。
等著你的又是什麼呢?
這代價,未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