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花了幾十年,從小混混熬成大佬,卻落難香港,死前只有11美金

2020-04-07     藍橙北調

(本文系原創,請勿以任何形式私自轉載)

說起杜月笙,大概很多人都不陌生。

有人給他定義為舊中國的黑幫大頭目,是流氓頭子,有人說,他做盡惡事,再厲害也只是舊勢力的代表。

但回顧他的一生,將他定義為亂世梟雄,想來最為合適。

作為依靠黑幫起家的人物,杜月笙做過很多惡事,販毒、殺人越貨……可以說,黑幫應該做的,他都做過,否則怎麼能迅速成長為領軍人物?

但是究其本性,他又有太多爭議的地方,比如說,他在抗日期間做過很多有利於國家的事情,為人處世又格外有哲學。

作家霧滿攔江曾經在他的書《人心至上》中這樣評價杜月笙:

杜月笙用64年的人生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奇特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每個人都在創建規則,尋找自我。杜月笙並非新規則的開創者,他只是傳統江湖道義的守護者。

可以說,杜月笙這個人物,和時代的特點密不可分。他只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用自己的法則,做了很多他認為對的事。

而你怎麼看待杜月笙,完全取決於你的角度。

從一個失足青年,一步一步成為上海灘叱吒風雲的傳奇人物,最後又黯然落幕,杜月笙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們深入探索的地方。

究竟他是怎麼實現人生的逆襲?他一生信奉的規則又是什麼?

縱覽其一生,靠的只不過是5個字。

「善」

由於家庭出身不好,杜月笙從小就被打上了不幸的印記。

兩歲喪母,五歲喪父,父親病死後,杜月笙開始跟隨繼母生活, 8歲的時候,繼母又失蹤了。短短8年,杜月笙就經歷了三次人生的離別,成為了無依無靠的孤兒。

這樣的生長環境,誤入歧途是必然結果。

杜月笙就這樣,迷上了賭博,並且在輸掉家裡的房屋以後,受盡了家鄉親人和夥伴的侮辱與嘲笑。這種居無定所、毫無自尊的慘痛經歷,讓他更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

但是與很多失足青年不同,杜月笙雖然受盡磨難,卻知恩圖報,心思細膩,並且待人真誠萬分。

比如他剛從老家來到上海,受祖母所託找到了老鄉的水果店落腳。

在這裡,這種收留的感恩之心促使他勤懇工作、任勞任怨,很快便得到了水果店老夥計王國生的關注和認可,杜月笙管他叫大師兄。這之後王國生給了他很多幫助,並教會了他很多在大上海的為人處世之道。而杜月笙,也幫助王國生在水果生意上越做越好。

「善」,這個品質自此貫穿了他的始終,他是出了名的好脾氣,毛澤東曾經評價他:有本事、沒脾氣,說的就是這一個「善」字。

而這個品質,也幫助杜月笙結識了越來越多的人,先有好友陳世昌引他入青幫,後有和他惺惺相惜的好友黃振億,引他結識當時法租界最有勢力的人物黃金榮,此外,杜月笙還靠和善和任勞任怨,引起了黃金榮老婆林桂生的注意。

如果沒有這些人脈,杜月笙再聰明,想必也無法快速站穩腳跟。

​「膽」

那麼,杜月笙是如何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並在黃金榮這裡站穩腳跟的呢?

這還得說回到黃金榮老婆林桂生,當時在黃公館,林桂生其實才是黃金榮背後那個說了算的人,杜月笙很快就發現了這一點。

於是,他決定要從林桂生這裡打開人生的突破口。

有一次,林桂生病了,杜月笙不分晝夜好生伺候著她,就這樣,杜月笙慢慢得到了林桂生的信任。

後來,林桂生私下偷偷賣煙土,也就是鴉片,有一次剛運來的貨就被別人偷走了。

杜月笙沒怎麼猶豫,就膽敢冒著生命危險為杜月笙搶回了被偷走的煙土,從此以後,他就成為了林桂生的心腹。

林桂生很看好杜月笙,她給杜月笙謀得了一份差事,並在後來,一步一步提高他的地位。

她幫助杜月笙的第一件事,就是讓他在賭桌上贏了2000塊,這對於杜月笙來說,簡直就是一筆巨款。

林桂生之所以這麼做,其實是在考驗杜月笙。如果杜月笙把贏來的2000塊錢用來狂嫖爛堵、恣意揮霍,那就說明他不會有大出息;如果他把錢存進銀行,或者買房置業,那杜月笙的水平充其量就是黃金榮這個樣子。

但杜月笙的擔子可謂是不一般。他先把錢財散給了這些年幫過他的人,籠絡了很多底層人士的尊敬和崇拜。

然後用剩下的錢,幫助了革命黨人逃亡。

革命黨是誰?革命黨人黃興於湘湖起義。黃興想要推翻清王朝,結果走漏了風聲,一大票革命黨被通緝逃亡。

換誰在這個節骨眼上也不敢收留,更何況出資相助,但是杜月笙做了,並且,後來發生的事情也證明了,這個投資太值了!

正是這些他幫助過的革命黨人,在後來民國時期,與他展開了很多次的合作,慢慢地讓杜月笙接觸到了國民黨的核心力量。

「寬」

這個寬,一是指眼界寬,二是指氣量寬。

進入黃公館之後,杜月笙依靠自己的手段,一步一步向上爬,用第一桶金積累起很多人脈。而後,在林桂生的幫助下,先是成為有產有業的人物,同時大刀闊斧地開拓新的生意,進軍煙土業。

很多人做到這一步,已經是了不得了。有產有業有錢有地位,可以坐享生活了。

但是杜月笙的眼界,卻比一般人看的更遠。

開賭場做鴉片,如果謹小慎微,是干不長久的,如果想做大,就必須要打通各路神仙。

杜月笙怎麼做的呢?

在經營賭場期間,他仍然時不時地散財,這就讓他籠絡了一大批底層人士,其中包括8個高手,杜月笙把他們納入自己搶劫鴉片的團伙,把他們稱為「小八股黨」。「小八股黨」 的興起,徹底讓上海灘黑道改了主人,他們壟斷了上海整個煙土業,令江湖上的人聞風喪膽,僅僅用了3年時間,就讓杜月笙成為雄霸上海灘頭、叱吒黑白兩道的風雲人物。

此為眼界寬。

在逐漸走上霸主地位的過程中,難免會與曾經的霸王們一絕高低,畢竟一山不容二虎。在很多事情上,都只能有你沒我,有我沒他。

於是,杜月笙必須要得罪到很多盤根錯節根深蒂固的勢力。

但很多人在以為要被趕盡殺絕之時,卻又換來了杜月笙的邀約。

比如說,他第一個收服的人,叫做沈杏山。

沈杏山曾經在英租界擁有煙土保護權,手下有和「小八股黨」相呼應的「大八股黨」。

「大八股黨」也叱吒江湖了很長一段時間,但遇到杜月笙,就全面潰敗了。

杜月笙和黃金榮聯合設計了一場鴻門宴,連打帶嚇地收了他的煙草保護權。

沈杏山怕被他們二人斬草除根,嚇得連夜逃到了東北,但生存無路,最後又返回了上海,卻一直低調生活,沒有東山再起。

杜月笙得勢後,執意要收服沈杏山,因為沈杏山雖然失勢了,可他這麼多年積累下來的盤根錯節的關係人脈依然存在,這都是杜月笙開拓江山非常需要的。

於是他主動去說服黃金榮,讓黃金榮出面親自拜訪,好化解雙方隔閡。

其實這個時候沈杏山巴不得有個台階下,不然總是生活得提心弔膽,他也不好受。黃金榮這次拜訪,正中他下懷,從此他率「大八股黨」效命於杜月笙。

此為氣量寬。

說到底,杜月笙對人性的分析很透徹,什麼人可用,對方想要的是什麼,害怕的是什麼,他心裡都很清楚,所以各方豪客最終都心甘情願地為他所用。

招攬各路豪傑,打通各方勢力,杜月笙因此才能最終成為上海灘的三大亨之一。

「透」

面對地位和財富,杜月笙比誰都通透,這些財,上不得台面,賭博和煙土,都是不義之財。

沒錯,就是很多人說的洗白。

到了三大亨的位置,杜月笙心裡明鏡一樣,他必須得轉型了!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投身工人運動,獲得各方勢力關注。

1925年,五卅慘案爆發,杜月笙公然站出來支持上海工人大罷工。他四處奔走,聯絡了財界的各方勢力,舉辦了規模盛大的募捐義演,他自己更是捐了最多的錢。

杜月笙在工人運動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引發了潛在勢力以及國共兩黨的高度關注。

為了擴大影響力,杜月笙做的第二件事是,涉政。

1926年,國民黨北伐戰爭開始。這個時候,杜月笙曾經幫助過逃亡的革命黨人,開始發揮了他們的作用。

這些人都陸續成為了國民黨里的關鍵人物,而杜月笙也一直保持了和國民黨的交情,無論他們提什麼要求,杜月笙都會出手相助。

接著,杜月笙為自己樹立了一個新的目標——進軍工商業,向實業轉型,進入上流社會。

1930年,杜月笙43歲,那一年張作霖殞命於皇姑屯,中國經濟開始崩潰,上海也陷入了破產狂潮。工人們要生存,便開始鬧「工潮」,工人們以罷工來對抗資方,要求漲薪;資方則想裁員降薪——勞資雙方相持不下。

杜月笙藉助鬧「工潮」周旋於勞資雙方之間,為了安撫雙方,不惜下血本彌補勞資雙方談判時的巨大資金落差——工人需要的錢,統統由他來買單。

打下工人的底子之後,他進一步收購了上海紗布交易所。而後,他收購蘇北小麵粉廠,拿下麵粉交易所;扶持金融領域的七星公司,拿下了金業交易所……就這樣,他逐漸控制了上海六大交易所,而控制了交易所就等於是控制了上海的商業。

杜月笙謀劃了5年,一點一點讓自己向實業轉型,之後,杜月笙還陸續涉足航運業、航空業,並開設銀行。

奪得實業的話語權之後,杜月笙馬上關掉了賭場和煙草業。這兩項產業是他發家的根本,卻也是他一生的污點。

至此,杜月笙如期完成了他的人生規劃,成為工商業巨掣、銀行業巨子。

​「淡」

到達人生巔峰的杜月笙,其實並沒有享幾年清福。因為抗日戰爭開始了。

大戰前夕,國名黨軍統負責人戴笠找到杜月笙,希望他可以集結1萬人敢死之士,共同抵禦日寇。

他花了幾十年,從小混混熬成大佬,卻落難香港,死前只有11美金

杜月笙一聲號令,兩月成軍,萬人相隨。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蘇浙行動總隊,正式的名稱叫作「忠義救國軍」。

從此時開始,杜月笙就開始不斷用個人的財物,去支持抗日戰爭。當然,他也受到過日本人的拉攏,但是他沒有同意,並在戴笠的幫助下逃到了香港。

這個淡,說的就是他對於財物和地位的淡然。

動亂時節,為了保住財富和地位而變節的人太多了。但杜月笙沒有。

在戴笠的支持下,他組建了賑濟委員會和中國紅十字會,為戰爭籌集資金和戰略物資。他的杜門子弟也轉而開始進行特工戰和游擊戰,繼續與日本人周旋。

但8年抗戰,再有家底的人,也會被消耗的一乾二淨,杜月笙也差不多,幾年下來,杜氏家族在上海的根基早已不復從前。

抗戰結束後,杜月笙本想回上海重整旗鼓,但他發現,自己拚命洗白的人生,卻依然有抹不去的污點,這些污點在上海可以直接毀了他。

黃金榮就是很好的例子。

50年代,80多歲的黃金榮被罰在自家門口掃大街,這個同樣一生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晚年卻有著如此戲劇性的反差。

於是,杜月笙又返回香港,淡然接受現實,並在那裡結束了自己人生最後的時光。

彌留之際,他做了一件事,就是銷毀了家裡所有的借據。

這些借據,大多數來自於他的鼎盛時期,杜月笙這輩子,曾經家纏萬貫,跟他借錢的人數不勝數,但在人生的終點,他選擇了全部抹去。

他對自己的家人和後代說,不想讓他們在他過世後成為一個向人討債之人,他希望太太和子女們可以有尊嚴地活著。

而後,他清理了自己全部財產,只有11萬美金,摺合港幣60萬,分給自己的幾位太太和孩子,每家恰好一萬美金。

至此,他又一次成為一個身無分文之人,這個世界他是怎麼來的,就怎麼離開。

而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看到前來探望他的年輕人很有能力時,說道:「好,好,大家都有希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GB-gXXEBfwtFQPkd5aF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