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後,為什麼感覺沒有朋友了?這三個原因很扎心

2019-11-27     琢磨君

文章作者:琢磨君

曾經在網絡上看到過這麼一段話,很有感觸:當一個男生開始早睡早起,開始投資自己,保護眼睛,抽空健身學習,走路開始抬頭挺胸,一心向錢,你們猜,他是為了什麼?其實,這就代表男孩慢慢轉變成男人,心智成熟了,知道去努力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真正的勇士,從來都是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我們深知社會上存在的許多問題,也理解人性的壞與惡,但是我們依然要積極樂觀,迎難而上,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成熟不是道貌岸然,而是即使眼淚在眼眶裡打轉,依然能夠保持微笑。

大家有沒有發現:人越長大越孤單,回顧四周,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能談心交心的「知己」寥寥無幾。難怪魯迅先生會感嘆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特別是,我們人到中年後,心智越來越成熟,越感覺身邊沒有真朋友。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有以下三個原因,很扎心,也很現實!

1、發現朋友之間大多是利益關係;

當我們年少無知的時候,不需要負擔生活壓力,只需要讀書,交朋友也是專憑興趣愛好,志同道合者往往更能聊得一起,甚至是吃穿住行都在一起。但是,經歷了社會上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後,我們才發現老祖宗的話很正確——「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貧在深山無人問,富山深山有遠親」。

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前期積累的各種人脈關係,等到該派上用場的時候,如果你自身不具備實力,不能給他人帶來好處或者利益,就會逐漸冷淡,一步步成為熟悉的陌生人。這就是我們通訊錄裡面數百人,但是能夠算得上真朋友的只有幾個人的主要原因。

你會發現,身邊的很多交際關係都是利益之交,也沒人願意和你交真心,因為誰交真心誰被動。於是我們也開始學會給自己戴上面具,拉遠與他人距離,變得內心越來越孤單而堅強。

平時發給朋友圈,只有三兩個人點贊;但是當我們獲得了某項成功,事業取得大突破,或者做出了讓身邊人刮目相看的事情時,再發到朋友圈,為我們點贊的人就特別多,甚至久未聯繫的同學、好友都主動來套近乎。這便是典型的「利益之交」,也是「錦上添花」的最好詮釋。

此時,我們才真正明白:真正的人脈不是求來的,而是靠自己強大後如招蜂引蝶一般,不請自來的!我們越是看透現實與人性,我們越會發現朋友之間大多是利益關係,少有真感情,因此我們也就沒有什麼朋友了。

2、被最親近的朋友欺騙過,看透了友情;

為什麼說在你背後捅刀子的往往都是熟人?因為只有他們對你最了解,知道刀子往哪兒插合適,而且你對他們也最信任,放鬆了警惕,所以也容易上當受騙。真可謂是「愛之深,恨之切」啊!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當我們被身邊最親近的親戚或者朋友欺騙過,便理解了叔本華所說的「人就是一團慾望」,也看透了親情和友情,更不再把感情當成生活的必需品,而是將自我努力當成一種人生常態和快樂源泉。正如愛因斯坦所說:「苦和甜來自外界,堅強則來自內心,來自一個人的自我努力」。

幾年前,一個關係要好的高中同學讓我去合肥找他,說他姐在那裡開駕校,正好我準備學習駕照,我便滿心歡喜地去了,畢竟多年不見,想再續同學之情。但是讓我沒想到的是,這個高中同學竟然騙我「上船」,做他的下線,將同學關係當成他賺錢的工具。幸好我找機會跑了回來,也不再與這位同學聯繫了。

這件事也讓我重新審視「同學關係」,甚至是「朋友關係」,真可謂「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啊!

估計很多人都有像我一樣的被同學或者朋友欺騙的經歷,而且大多和錢有關,比如說「借錢不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我們變得不再熱衷於同學聚會、朋友聚會,對外界產生了防範心理。而這恰恰是一個心智成熟的人應該具備的素質,正如老祖宗告誡我們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人往往是吃一塹長一智,有了防備心理後,我們開始更加理性看待朋友關係,逐步凈化朋友圈子,慢慢遠離身邊的狐朋狗友或者損友,因此使得朋友越來越少了。

3、為了賺錢而忙碌,沒有時間交流真感情;

作家張愛玲說:「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這句話說明了:人到中年後,是家中的頂樑柱,生活和經濟壓力較大,常常要為賺錢而奔波,又無依無靠。

在《愛你就像愛生命》中有這樣一句話:「人在年輕的時候,覺得到處都是人,別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後,才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一無所有了」。

這句話則是說明了:人越長大,不羈的心越得到收斂,繼而更加顧家,將家庭當成生活的重心。特別是當你生病一次,或者失敗一次,發現身邊關心、理解、包容你的人,只有家人時,你就更加懂得親情的可貴。

男人結婚後,為了養家餬口在外面努力賺錢,很是忙碌,少有時間去找老朋友聯繫感情;時間久了,感情也淡了,也就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女人更加顧家,結婚後,更是整天圍繞自己的小家庭轉,柴米油鹽醬醋茶,每天也是忙得不亦樂乎;甚至連之間的閨蜜同學也不常聯繫了,久而久之也都失去了朋友。

《菜根譚》說:「真味只是淡」,人生的真味也是如此,平平淡淡才是真,簡簡單單才是幸福。因此,一個人越是心智成熟,越能看透生活的本質,也變得更加以事業為重,以家庭為重。過好自己的小日子,陪伴好家人,不去攀比、不去喧囂,其實比什麼都強。

所以說,人到中年,為了賺錢而忙碌,越來越顧家,沒有多少時間花在友情上,也就少了交流真感情的機會,自然朋友也少了。

結語:以上就是人越長大越孤單,人到中年後朋友越來越少的的三個主要原因,很現實,也很扎心。但是「存在即合理」,大家不要為了這些事情而苦惱,或許這本是生活賦予給我們的一種高級享受。因為懂得享受孤獨的人,往往更能很好地駕馭人生,能群居,也能獨處。正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所說:「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

朋友重在質量,貴精不貴多,三兩個好友便可。人到了一定年紀,往往需要扔點這四樣東西:一些沒有意義的酒局,那個不愛你的人,那些看不起你的親戚,還有那些虛情假意的朋友。扔掉了這些,去偽存真,剩下的都是精華,都是值得我們信賴的人;如果連一個都沒有,那麼就請你好好愛自己吧!畢竟,餘生很貴,請別浪費!朋友們,您覺得呢?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評論您的觀點!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xdctG4BMH2_cNUgBu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