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北碚區水土鎮,留有很多江北縣的痕跡

2020-03-06     黃北平

水土鎮,位於北碚區東南部,距離北碚區主城8公里,嘉陵江邊一座興盛於清代乾隆年間的百年老鎮,嘉陵江流經水土形成形成回水沱,又名水土沱。自己出生在地勢比較平緩的地方,來到重慶後才知道山城原來真的是山上的城市,聽到有水土這個地方,感覺很奇怪,名字有水有土一定是一個地沃水美的地方,第一次來到水土後才知道水土並非自己內心想像的水土,當然也並不失望,看到這裡的一山一木更喜歡這裡,儘管那是十幾年前的事情,沒法跟現在的水土鎮相比,隨著開發進度的加快,反而更懷念很多年前的水土鎮。

躍進橋,已經不是十多年前的躍進橋,擴建碚金璐的時候,修復的躍進橋,總感覺以前的躍進橋更加有觀賞性,都不知道躍進橋什麼時候擴改的,很可惜那時候沒有留下一張老躍進橋的照片。

以前曾經在躍進橋的橋頭買過土沱麻餅,也不知道這裡還有沒有土沱麻餅出售,由於現在是疫情管控期,很多店面還沒有開門營業,希望下次來的時候,還能在這裡買到土沱麻餅吃。

這一排老房子,以前是一排的門面,現在成了危房,感到很可惜,如果沒有人接盤,或者不能修繕,這一排老房子隨時都有可能倒塌。

這條小巷子,最能體現水土鎮的特點,每次來到水土鎮,都走一遍這條小巷,上頭是工商銀行,下頭是一家飯店,兩旁是很有特色的老房子,游老鎮最喜歡看的就是老房子,老房子才能體現水土鎮的歷史。

苟家橋農貿市場,走水土鎮的當天正好是趕場,進去的時候挺熱鬧的,當然疫情期,進入農貿市場要測體溫,要戴口罩。

這道階梯承載著水土鎮多少人的回憶,百年老鎮的興衰史,被這道階梯表現的淋漓盡致,也帶給很多人的美好記憶,也只有這道階梯,讓人更深的懷念,階梯不變,變的只是兩邊逐漸老化的房子。

解放路,是目前水土鎮最繁華的地段,是百年老鎮的商業街,記得以前趕場的時候,除了農貿市場就屬這裡最熱鬧,隨著當地居民的不斷外遷,人口的不斷減少,這裡的繁華程度已經不如當年。

或許對水土鎮印象真的太深刻,總想著把這裡的每一個角落都記錄下來,記得以前在這個三交路口附近有一家豆花飯館的,而且還曾經在那家豆花飯館吃過豆花飯,當天去的時候,找不到那家豆花飯館了。

北碚豆花土沱酒,自己不勝酒力,而且對酒味很敏感,偶爾還能喝一丁點的啤酒,土沱酒這麼的受歡迎,不知道味道怎麼樣,當然自己也沒有喝過土沱酒,更不知其味。

重慶是抗戰時期的陪都,曾經遭到日本空軍的大轟炸而死傷無數,給重慶這座山城遭到極大的破壞,而在遭到日本大轟炸時期,修起了很多的防空洞,躲避轟炸,這個防空洞的存在,挽救了許許多多的水土鎮人民,至今還保留的很完整。

江北縣水土礦貿易公司副食品一門市,當年的副食品可沒有現在這麼豐富,而在當年購買任何東西都憑票的年代,紙幣流通很貧乏,購買副食品需要現金,那個時候誰有現金購買副食品,那絕對是富裕人家。

江北縣水土礦貿公司副食品三門市,擁有幾個門市的狂冒公司,看來當年規模一定不會太小,畢竟在那個時候都是國資企業,實力固然是雄厚。

人民飯店,看到這幾個字感覺又把我們帶回到人民公社的年代,儘管我自己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但是多多少少都了解到一些人民公社,那是老一輩人的深刻記憶。

陵江書場,是熱愛知識人士的天堂,隨著江北縣的搬遷,水土鎮逐漸沒落,陵江書場也漸漸被人們所遺忘。

火鍋,源於瀘州,火於重慶,蔓延四川,盛名天下,只是不知道這裡家火鍋何時關門的,儘管多年不經營,但是門面上的幾個迷迷糊糊的字,還是留有當年江北縣的味道。

陵江園,聽說是一家茶館,現在房子已經破爛不堪,而唯一能讓人感到欣慰的是,這家茶館還存在,只是不再有茶客前來品茶。

還有一家縣屬單位,只是現在已經不辦公,而這棟當年讓人羨慕的高樓房,現在也慢慢老去,不知而是才能再一次迎來它的輝煌,或許這棟老房子的高光時刻,就是等到拆除的那一天,拆除過後那就是一場回憶。

抗戰時期,作為陪都的重慶,國民黨很多的機構都往重慶搬遷,曾有三千文豪聚北碚一說,而當年的國民黨中央警衛署就坐落在水土鎮,遺憾的是現在這棟遺址快要坍塌完了。

水土碼頭,記得以前還叫土沱碼頭的,不知什麼時候改稱水土碼頭了,起用土沱碼頭感覺更接地氣,更有年代感,更有很多美好的記憶。

青石板的階梯,很有當年水土鎮的味道。

水土鎮,擁有輝煌的過去,更有現在的默默無聞,感覺水土鎮就像是一頭沉睡的獅子,何時甦醒,大吼一聲必能震響天明,從新回到當年的繁榮,從新回到人們熟悉的水土沱。

謝謝廣大讀者閱讀本文稿,敬請給予建設性意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QC7sXAB3uTiws8KDM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