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黨的女兒》充滿民族神韻和個性特徵

2019-08-25     音樂生活報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後,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中西方文化藝術交流的擴大,代表新時期、新氣象的中國民族歌劇作品層出不窮,在繼承民族性、發展革命性的基礎上產生一些佳作,如《傷逝》、《原野》、《黨的女兒》等。尤其是謳歌歷史革命英雄的歌劇《黨的女兒》,正如其主題旋律《杜鵑花》,歌劇《黨的女兒》猶如寒冬里的一枝杜鵑花,給歌劇舞台帶來了新的生機,使人們又看到了民族歌劇的新希望。

它大膽吸收傳統戲曲和民間音樂,選用板腔體和歌謠體相結合的音樂構成方式,將優美抒情、委婉細膩的江西民歌音調和氣勢恢弘、剛勁有力的山西蒲劇相結合,創造出了既有民族神韻又有個性特徵的音樂風格,令人耳目一新。該劇1991年首演,被搬上舞台後己經陸續演出近30個年頭了,由彭麗媛、孫麗英主演的版本和由孫麗英、馬曉晨主演的版本深入人心,深受廣大觀眾喜愛。

充滿了矛盾和懸念的英雄角色桂英

《黨的女兒》故事發生在江西某山村,因此作曲家王祖偕、張卓婭為了突出民族元素,音樂上主要採用了江西的地方民間歌曲的曲調及說唱音樂的素材,「板腔體」和「歌謠體」是江西的兩種重要音樂形式,作曲家將二者有機結合,創作出了具有江西地方風格的音樂。但考慮到故事情節和人物情感的需要,不可以一味地運用地方民歌,因此將當地的民歌進行改良,再根據演唱者的演唱風格而加以變化。西洋歌劇的元素在音樂中也隨處可見,同時也吸收了戲曲寫意的手法。

《黨的女兒》劇照

主題歌是以「杜鵑花」的內在個性為題創作的,而歌曲的名字也取名為《杜鵑花》,詞作家閻肅以杜鵑花「心似火焰紅彤彤,身似白玉玉無瑕」來比喻共產黨人生命力的頑強以及高尚的革命精神,用「風風雨雨壓不倒,清香萬里送天涯」來比喻不怕艱險、甘為人民灑熱血的情操。高度讚頌了劇中革命者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是歌劇《黨的女兒》劇情的點睛之曲。

《黨的女兒》劇照

而桂英這個角色,是歌劇《黨的女兒》中一個內心世界複雜矛盾、極富戲劇衝突的角色。她和丈夫馬家輝都是共產黨員,本是志同道合,但是丈夫卻在中途叛變了革命,使她的心裡充滿了失望和痛苦,以至於精神恍惚,瘋瘋癲癲的。清醒後又覺得無臉見人,差點尋死自盡。後來在主人公田玉梅的開導幫助下,桂英逐步覺醒並走向堅定,重新站起來並幫助玉梅逃出馬家輝的羅網,與玉梅、七叔公結成戰鬥集體,進行大義滅親的鬥爭。

最後,為掩護玉梅被馬家輝打死,正像唱詞中唱的,「柔弱一生壯烈死。」唱段《從前有座山》、《一死報黨恩》、《馬家輝!你開槍吧》、《柔弱一生壯烈死》等充分表現了一個女共產黨員對黨的忠誠、大義滅親之情。因此桂英的人物形象塑造相對於其他演員來說稍微複雜一些,是個集愛與恨於一身、充滿了矛盾和懸念的角色。

《從前有座山》既唱又吟的曲式

歌劇《黨的女兒》的曲調來源於江西民歌,並運用了山西蒲劇音樂形式中的板腔體。「江西民歌屬於古代吳越文化支脈,曲調以級進音型為主,富有裝飾性和華彩性,級進中常出現短音程的四度跳進,形成婉轉、明快的格調」而「蒲劇音樂中的板腔體,音樂風格剛健有力,富有戲劇性的節奏變化特徵,使之既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韻味,又有較強的戲劇表現力」。正是由於吸取了這些民間藝術的精華,使得該劇唱段優美深情,委婉清秀,激昂中帶有細膩柔美。

作為歌劇演員不僅要體會和了解不同角色不同唱段的人物性格,還要掌握角色的唱段風格,同時把自己的音樂表達融入其風格系統中,從而對作品進行更恰當地演繹。桂英的唱段有其獨特的風格,其中大量使用具有濃鬱江西歌謠風格的音樂素材和音樂表現手法。因此,在演唱當中必須要注意這些因素的表現,尤其是唱段中的一些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襯詞以及唱腔需要仔細把握。桂英的唱段《從前有座山》等,用一種既唱又吟的曲式,把山歌和戲曲的散板節奏熔於一爐,極富江西地方風格。

《黨的女兒》劇照

在《從前有座山》中,唱段中就出現了江西民歌典型襯詞「咿呀呀呀子依呦」。《從前有座山》這個唱段是桂英一出場時唱起的,這個唱段充分表露除了桂英作為一個樸實的農村婦女的那種善良和一個共產黨員在特殊環境下的憤恨以及對丈夫的失望,同時又有難言之隱的糾結。這是一段融合戲曲散板節奏和山歌地方特色於一體的嶄新創作,既唱又吟的唱段風格在音樂上有其獨特的味道。因此它特別適合用在桂英這個角色身上,使觀眾聽來耳目一新,在歌劇音樂中更是很難聽到的唱段。

《一死報黨恩》呼吸和共鳴的運用

歌唱中,呼吸的把握和共鳴的運用是很重要的,演唱者應有科學的呼吸方法,即較深的胸腹式呼吸和較強橫膈膜擴張並保持力量。由於歌劇詠嘆調的一般情緒起伏較大,加上有些句子音區的提升,我們需要在胸腔、口腔共鳴的基礎上加入頭腔共鳴,這樣有氣息和共鳴支持的聲音,才能有力量並且富有穿透力。

《黨的女兒》劇照

例如桂英要自盡前的唱段《一死報黨恩》,「一死報黨恩,報黨恩!」最後一句表明桂英的決心,演唱時由於伴奏需要延長了12拍,重複的「報黨恩」的「黨」字,為了展現主人公的堅定。這就要求氣一定吸得深,保持吸氣自然狀態往下嘆著唱,同時上口蓋要有打哈欠的感覺,後咽壁立起來加入頭腔共鳴,另外氣息要均勻地供給,以免拍子拖不夠給人差把火的感覺,影響作品整體效果。因此很多歌唱家都借鑑西洋美聲唱法中氣息的控制和頭腔共鳴的運用,使歌劇唱段中的高難度音區得到很好解決。這樣的演唱不但能夠做到字正腔圓,氣韻生動,而且音域寬廣,音色豐富,氣息舒展、通暢,即使在演唱高難度的詠嘆調時也顯得遊刃有餘。

除此之外,哭音在桂英的唱段《一死報黨恩》中是運用最多最廣的潤腔手段,這是桂英決心上吊前的詠嘆調,此唱段的整體情緒是悲傷、敘述的,因此特別適合運用哭音唱腔。從開始的前奏桂英清醒的出場,想起丈夫的叛變行徑,自己又無能為力,因此唱的中間需要數次出現哭腔。「多少苦水肚裡吞」的「水」和「吞」都應運用哭腔,作曲家運用的八分休止符,正好可以用來展現抽泣的感覺,「吞」字最後有一個在「la」上的波音,也要用上感人至深的哭腔,展現出自己成長的淒涼。「炭一盆」的「盆」和「我低頭也不敢親」的「親」字也要運用哭腔。

聲明:

部分所載內容來源於各大網絡平台,對此觀點我們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學習等非商業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合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NO-zGwBJleJMoPMyj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