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圖片來自網絡)
家學寶主筆團 | 橘貓大大
你哭,我們陪你哭
最近,梁家輝在《一路成年》綜藝節目裡落淚道歉,刷屏微博。
起因是,村長讓爸爸們一起玩誰是臥底遊戲,中途產生了誤會。
梁家輝表明跟第一次喝到的不一樣,第一輪他喝到的是酸梅汁,而第二輪被換了管子後他也沒有品嘗就默認跟第一輪一樣,結果到了第三輪後發現自己喝到的是水。
大家誤以為他在演戲時,梁家輝表情嚴肅地說:
不可能。那我不玩了。玩了遊戲,按不按規矩來玩也有錯。你們節目組怎麼騙人的?
然後氣洶洶地回屋子裡了,留下一幫人不知所措。
吃飯時,梁家輝站起來真誠地向村長及工作人員道歉,說:
今天剛開始我就犯錯誤,我下午的情緒影響到你們的創作。
這期間,姐姐主動拉緊爸爸的手,妹妹則擦拭眼淚。言後,三人緊緊地抱在一起。
(圖片來自網絡)
看到這一幕,不禁為梁家輝擁有這麼兩個善解人意的女兒感到欣慰。
在梁家輝道歉時,彼此都很自然地做出讓爸爸覺得「放心,有我們陪你」的動作來,讓他感覺到溫暖。
爸爸落淚道歉,她們也會感覺到難過,他是她們的榜樣,像爸爸一樣真誠待人。
在節目裡,一幫小孩要去森林裡把野豬給趕回集中點時,發現小丸子不見了,急忙忙地去找,在山上找到後,姐姐第一時間把自己的外套脫下來給小丸子,怕她著涼。
晚上回到住處,發現徐菲手被刺扎到時,趕緊從行李箱裡拿出針線包,把刺給挑出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是什麼樣的人,孩子就是什麼樣的。
你待人真誠,那麼孩子自然懂得真誠待人,懂得關心他人,為他人著想,思他人之痛。
好的父母,可以促進孩子一起學習
最近,孫儷在微博髮狀態:這幾天帶著小花和等等練習毛筆,他們練習過的毛筆字,不捨得扔,就把完整的字給剪下來,貼在相框里。
(圖片來自網絡)
細看,兩孩子雖說年紀還小,但能夠練成這樣也算很不錯了。
事實上,這得歸功於孫儷的言傳身教。
早前,孫儷就跟著老師學習書法,孩子也時常坐在旁邊看她練字。
她堅持練,達到了一定的境界,深得書法老師的真傳。
當然,她並不僅僅局限於書法上打榜樣,也一直堅持普拉提健身。不論早晚或工作多忙,但凡有時間就會要求自己運動起來,強身健體,完成空翻、劈叉、吊雙槓等各種高難度動作。
前段時間,孫儷發現有兒童普拉提床後,就帶著妹妹來練了一次,並表示妹妹已經到了和媽媽一起練習普拉提的年紀了,當然少不了等等一起練習,在隔壁打拳。
(圖片來自網絡)
5歲的小花妹妹練起來有模有樣,雖然有一些動作做的還不是很夠標準,但架勢十足。而在做一些難度比較大的動作時,小花妹妹也是很淡定地去做,不哭不鬧。
她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儘量做到和媽媽一致的動作,做的時候還會一邊看著媽媽的動作一邊模仿。
因為孫儷一直做好榜樣,讓孩子們耳濡目染媽媽的自律性及行動力。
如網友所說:
陪媽媽一起做瑜伽,練普拉提,一塊練字,一塊畫畫的等等和小花妹妹,真的太棒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
盧梭在《愛彌兒》中說過:
你要記住,在敢於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以前,自己就必須要造就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範。
想讓孩子真正愛上一個興趣,那父母得先有這個興趣,並且父母持之以恆地去做,那麼孩子就會有模有樣地去學習,並由內而外的去享受做這件事情,而不是被父母逼著去做。
你對伴侶怎樣,孩子就會對你怎樣
有一天,我給表哥家送點東西過去。一看,家裡亂鬨哄的,衣服和鞋子都亂扔。
表哥不好意思地對我笑了笑,然後就大聲地吼叫明明出來收拾好。
明明就在房間裡玩遊戲,也不吭聲。表哥覺得沒面子,就走到他房間門口,大聲地說,你耳聾了呀,沒看見家裡有親戚了麼?叫你把客廳收拾好,去倒茶。
原以為,明明會乖乖地去做,結果更大聲地回懟,你自己沒手沒腳麼?平時你老吼我媽,那我也這樣吼你。說完,就用力地把房門給關起來。
瞬間,表哥和我感到面面相覷。
事實上,我也見過好幾次表哥是直接對著表嫂大喊大叫,命令表嫂干這干那的,自己就翹著個二郎腿在那吸煙玩手機。
當我們用惡劣的態度對待伴侶時,孩子就會潛意識地去學習這種壞習慣,做出過分的事。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一書中,講過這樣的一個故事:
3對新婚的年輕人在教堂祈求上帝,賜予他們一個寶寶。上帝把3個天使變成了3個可愛的孩子,在3個家庭同時出生。
很多年後,3對夫婦再次來到教堂。
第1對夫婦向上帝埋怨,為什麼賜予一個暴力野蠻又貪婪的孩子?而第3對夫婦卻說,感謝上帝為他們送來一個熱情聰明又有愛心的小孩。
這時,上帝說:請你們審視自己吧。
一言驚醒,他們才發現孩子都變成了自己的模樣。
第3對夫婦看到了對方的熱情和聰明,懂得彼此的相愛,才有孩子這般模樣。
正如斯賓塞說的:
他身上的,正是你身上的;他心裡的,恰是你心裡的。你將什麼播撒給他,他就會長出什麼果實。
想孩子好好對待我們,那夫妻就該欣賞到對方的優點,營造一個琴瑟和鳴家庭氣氛。
做好孩子的榜樣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深刻,需以身作則,做好這兩點:
第一,父母間要相親相愛。
俗話說,先有好老公,再有好爸爸,才有好家庭。
曾有記者問昆凌,孩子和周杰倫誰排在她心中第一。
昆凌直言:會把周杰倫排在第一。
因為把伴侶放在第一位是為了給孩子們樹立一個好榜樣。所以,要先弄好夫妻關係,再一起照顧小孩。
(圖片來自網絡)
深以為然。
婚後的兩人每時每刻在秀恩愛,雖然有了兩個小孩,他們像談戀愛時一樣,一起打籃球,出去旅遊過二人世界。
當父母把彼此放在首位,營造愛的氛圍,孩子會健康成長。
心理學家周沖在《孩子會像鏡子一樣,反映著父母的一切》一文中說過:
當婚姻愛意滿滿,當家庭其樂融融,當環境充滿善意和歡樂。孩子自然會深感安全,身心愉悅,對人對事,都會積極以對。不恐懼,不焦慮,不迴避,不自我懷疑。
第二,重視對孩子的陪伴。
梁家輝說,姐妹倆3歲以前,他都在外打拚。即使回家一趟,孩子都不敢認他。後來他就果斷地暫停工作,陪伴孩子成長。
(圖片來自網絡)
而信和小丸子的關係較陌生,因為他錯過小孩最需要陪伴的階段,需花費更多的時間及精力去挽救感情。
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認為:
孩子在依戀期(12歲以內)里,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所以當做好生育小孩的思想準備後,那麼無論有多大的困難,都要自己帶孩子。
父母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力和心理控制力,只在你為他生命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在你為他依戀時期的相伴時間有多少。
父母只有真正地做到陪伴小孩最關鍵時段的成長,小孩才會認可父母,才會對父母產生依戀性,感情才會深厚。
孩子是父母的結晶,也是父母的影子,所以更需要父母對自己有所要求,做好榜樣。
家學寶編輯團隊以專業的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理論為支撐,原創圖文、音頻、視頻和測評內容,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養支持。家學寶——您手邊的家庭教育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