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網格為圖,砌防疫圍牆!金灣有一群基層防疫「搬磚人」

2020-02-14     金灣發布

2月13日一早,金灣區迎來了今年以來最大的一場雨。大雨夾雜著冰雹,讓梁科明和他的同事們有些狼狽。

金灣區三灶鎮金海岸社區服務中心是當地社區「戰疫」網格員們的總部,來不及等雨停,梁科明已經在呼喚同事們做好出發前準備。

目前為止今天有9戶需要逐一上門取樣篩查,帶上雨衣,三人小組現在要出發了。」


自大年初三以來,金海岸社區衛計辦主任的梁科明就已返崗投身到一線的防疫工作中。對近日返回社區的居民進行排查是他的一項重要工作。

「數據每時每刻都在動態更新,我們必須用最短的時間掌握好人員信息,只有基層的工作做紮實了,防疫的圍牆才能築得牢。

在金海岸社區,一場以網格員為戰鬥主體的基層防疫戰,正在小區、街道、市場、樓宇中鋪開。

網格員們不僅要及時掌握返回當地的居民的旅行史,還要做通居民的心理工作,勸導其配合居家隔離。

為了解決其後顧之憂,網格員還組建了生活保障組,為居家隔離的居民提供代購服務。用網格員的「多跑腿」換來他們的「零出門」。

身著迷彩服,在服務大廳內來回走動,溝通落實人員和行動計劃、核查確認數據……第一眼見到梁科明的時候,他正在服務大廳內做出發前的協調工作。

在他手上,一張由「大數據」檢索出來的篩查人員名單密密麻麻地排列著,既有列印字體也有手寫,他說,情況每天都在變化,而核查必須保障準確性。「寧可重複,不可遺漏。」

和往常一樣,這一天,梁科明第一站要去的是社區衛生服務站。「我們配備了上門篩查取樣的三人工作小組,由醫生、民警和社區工作人員組成,並由醫生進行咽拭子標本採集,由於要有較密切的接觸,為了對居民和自身負責,在出發前都需要穿戴好防護裝備。」

冒著大雨,身著防護服的梁科明一行對照著名單逐一上門。「你好,我們是社區的工作人員,來做排查登記的。」

敲開門後,梁科明和派出所民警邱連生、輔警陳俊雅負責對居民進行身份核實和旅行軌跡登記,詢問身體狀況並告知居家隔離注意事項。社區醫生丁虹則需進行咽拭子標本採集和探熱。

「你好,我們是……不好意思,先讓我喘口氣。」一口氣爬上6樓的梁科明氣喘吁吁。「不要急,你們辛苦了。」「感謝配合,你們理解就好。」

「其實多跑幾趟無所謂,最難的還是溝通。」在上門之前,三人組必須要做的就是反覆電話溝通,對於不太理解的居民,派出所民警也會親自致電予以解釋,方便社區網格員的工作開展。

但有時,工作的進展也並不那麼順利。「我們都很注意防護的,這樣隔離太不方便了。」「你們貼上封條了,別人都以為我們患病了。」這樣的對話出現得並不算少,一些牴觸情緒難免會發生。

「居民感到委屈其實也很正常,換做我也會有些不樂意。」梁科明說,過去咽拭子採集工作都要入戶進行,考慮到身著防護服入戶會給居民心理帶來壓力,現在都已改為在門口完成。「通過改善工作方式,儘量讓他們感受我們的善意。」

還有的意外情況則是信息並不完全符合。「還有住戶出門了是吧?一定要讓他回來,馬上通知我們。」像這樣的情況,三人小組還需做好登記,再度上門。

一個上午的時間,三人小組共對5戶人家共9人進行了上門採樣。「穿上防護服其實很熱,而且我們都不敢喝水,怕需要上廁所,休息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是給自己灌水。」

回到服務中心的梁科明腳上的鞋已全被打濕,中午短暫的休息時間,他也還閒不下來。「信息又該更新了,要及時將』戰報』上傳。」

「貼上封條之後,請電話聯繫網格員,他們會收集你們的需求,如果需要代購,可以發購買清單給他們。」每一次登門後,社區工作人員都會仔細交代清楚,讓居家隔離者能夠安心宅在家。

隔離病毒不隔離愛」。要讓居家隔離者沒有後顧之憂,後勤保障工作必須能跟得上。為此,金海岸社區專門組建了為他們提供生活必須物資的保障組,每天來往於菜市場、小區之間,扮演好外賣小哥的角色。

鄺求中和吳梓源就是保障組的成員。這天下午,他們又開著採購車來到金海岸市場。「這已經是今天的第五單了。」五斤雞蛋、三斤豬肉、兩斤青菜、西蘭花一顆、麵粉10斤……兩人一邊核對著單子,一邊穿梭在肉菜市場的各個檔口

「根據居家隔離市民的需求,我們每次採購都會買上足夠好幾天都物資,這樣我們可以儘可能多跑幾家,不讓配合居家隔離者遭遇物資荒。」在採購完成後,他們馬不停蹄地奔向購買的市民家中。

「辛苦了,麻煩能幫我把生活垃圾也處理一下嗎?」「沒問題。」很多時候,鄺求中和吳梓源都會隨手幫忙,「就是多跑幾步路的事情。」

不僅是居家隔離者,在如今的情況下,市民開展正常生活也需要更多的保障,尤其是健康監測、人員出入管理方面,一些舉措正陸續在社區推出。

在人員出入較多的金海岸市場,主要出入口設有專門的體溫監測點,志願者輪值上崗,對出入了每一位市民進行探熱,即便是社區工作人員也無一例外。

在每個小區,為減少在出入門崗的人員登記工作量,社區給每個小區製作了包括人員、車輛在內的臨時通行證,目前正在加緊印製中。屆時,需憑藉這一出入證方能有效出入,既有效地解決了人員識別問題,又減少了接觸機會,減輕了門崗人員的工作負擔。

而對於部分無物業管理對小區,目前社區已對其中24個出入點進行封閉,並增派志願者、綜治等人員力量進行管理。

「近日已在社區招募了100多名志願者,他們都就近到小區和其他公共場所的監測點執勤,在如今這個特殊時刻共同做好保障工作,盡最大可能減少對市民日常生活造成的不便。」梁科明表示。

每一個在基層的網格員,都是戰鬥員、宣傳員。金海岸社區的網格化防疫「戰法」是當前金灣區的一個縮影。

早在1月底,結合疫情發展形勢,金灣區就深入開展和細化網格化疫情防控工作,制定了村居網格化排查工作制度

全區分為177個網格,共有587名村(居)幹部及工作人員,每個網格內,有一名村(居)「兩委」幹部及工作人員實施分片包干,由各村(居)班子成員擔任組長,同時結合由社區、醫院、民警或綜治隊伍等組成30個排查三人小組,常態化開展疫情重點地區來粵人員排查工作。

「從網格的劃分和範圍來看,其融合了過去綜治、食藥、消防等多個劃分依據,以形成最合理的統一調度效果為目標,進行了重新整合。」金灣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樣一來,全區防疫工作可進一步理順信息渠道,建立精準坐標系,上下合力打好防疫阻擊戰

這幾天,返城人員逐漸增多,基層防控工作也面臨著更大壓力。防疫網格員開始對所負責網格的返城人員進行統一建檔立卡,全面掌握重點人員健康狀況

以梁科明所在的金海岸社區為例,在此次網格「戰疫」行動中金海岸社區共分為5個大片,有7個自然村。他所負責的美都片區共有9個小區,共82棟,1230戶4896人,其中湖北戶籍的有223人。「儘管面積不算大,但人員比較複雜,且部分小區無專門的物業管理,排查難度不小。」

隨著工作量的增大大,不少基層網格員已是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運轉,同時物資調配等也存在一定困難。

針對這樣的情況,更多對基層網格員的支持已在路上。近日,為進一步加強基層防疫力量,深化主要領導靠前指揮工作機制,金灣區在12日制定《區領導下沉網格開展督導工作安排》,從即日起安排30名區四套班子領導等人員,下沉至全區22個村(居)的177個網格,檢查網格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指導開展防控工作

一方面是下沉網格進行督導工作,一方面是了解基層困難並解決問題。」金灣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工作安排,掛點領導在相應網格將督導重點人員排查、管控情況;確保網格員無死角排查,落實防控工作要求等總計9個事項。

從掛點督導工作實施之日起,每名掛點領導每日都要上報督導任務和進度,直至疫情結束,這將為金灣區全面掌握網格內信息增添一個新渠道,更有利於區級層面部署防疫工作。


來源 | 南方+客戶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NZIRXABgx9BqZZIUFc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