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良子
父母課堂(fumuketang)原創首發
1
後台有位媽媽提問:「經常看平台的文章,我們也知道閱讀是好事,於是買了很多書,每天催著孩子讀,一開始還讀幾頁,後來就嫌煩了,孩子不再讀書,看見書就要躲了,我們慢慢也就焦慮起來,不知道後面漫長的學習孩子會不會厭學,真的很擔心!我們該怎麼辦?」
是的,作父母的都希望孩子一出生就聰明,甚至胎教時就寄予很大希望。而到了幼兒時期,親子閱讀更成為家教的時尚,通過閱讀讓孩子獲取更多的知識儲備,同時也開拓眼界!
於是,千方百計的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家長們認為有用的書,往往枯燥難讀,很多時候會忽視孩子的年紀以及與之相對應的閱讀學習能力。同時,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學業加重,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孩子們大部分時間都被學業所占據,留給自己的自由時間被壓縮到近乎沒有,即使那本書既有趣又很有學習價值,在這樣的條件下,也會產生厭倦。
「快餐化」名著,一些家長很容易陷入浮躁和盲目的「名著閱讀」潮流之中,一些家長會夸自己上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已經讀完了原版四大名著,似乎四大名著這四個字一出口,自己和孩子就會顯得非常優秀,仿佛自己的孩子正站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步步拾級而上。
一些家長和老師將孩子在業餘時間閱讀的漫畫書、小說定義為沒有文化內涵的書籍,認為只有提高分數,做好試卷上的閱讀題才是真正的閱讀。
這種「應試閱讀」又何嘗不「功利」?正是這種想法敗壞孩子的閱讀口味,使閱讀不再是一種享受,而是學生的負擔。
在很多孩子不喜歡讀書,大部分原因在於父母或老師過於強調讀書的功力目的。孩子讀一本書,父母一定要問從這本書里學到了什麼,說讀書要有讀書的樣子,不能邊吃東西邊讀書,不能賴在床上讀書,一定要好好坐在書桌前。必要的規矩養成,我不反對,但有時候,父母也要靈活不能因為太過功利和過分強調規矩,而讓孩子喪失了閱讀帶來的休閒和愉悅。
2
記得看過這樣一個報道:一年夏天,林志穎帶著兒子小小志到法國里昂去旅遊。這時市圖書館舉辦讀書節。兩周內,誰讀書最多,將有一份大禮物送給他。
林志穎趕緊給孩子報名和領了書。一周後,經過工作人員考核,小小志讀了三本書。別的法國孩子,一本也沒有完成。
林志穎十分高興,讓小小志再接再勵,抓住剩下的時間,爭取創紀錄。
不久,工作人員又來了,帶著要給第一名的禮物,對林志穎說:「希望你的孩子放棄這次讀書活動,禮物可以先發給你。」
林志穎驚訝地問:「還有一周呢,為什麼提前給禮物啊?為什麼讓我孩子退出?」
如果我們奔的還是「有用」的目的,把孩子閱讀的自由,挑選的快樂,和獨自領悟體驗的美好剝奪得一乾二淨。
那麼該如何讓孩子真的愛上閱讀!
3
對於孩子來說,閱讀不是為了治國平天下,也不要強制灌輸功利性的理念。試著放手尊重孩子的喜好,和孩子一起讀他們喜歡的書,這樣才能真正了解孩子,走進他們的世界。
讓一個孩子從不愛閱讀到愛上閱讀,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給孩子創造一個閱讀的環境,沒有壓力,沒有抱怨,沒有強迫,給孩子喜歡的圖書類型.喜歡的方式 他們就能改變!
把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孩子想要讀什麼樣的書?想要在哪裡讀書?想要選擇什麼樣的閱讀夥伴?在閱讀時想要吃的小零食?這些都交給孩子吧,讓他們自己選擇。
END
如果你希望有一份事業既能成長自己修正孩子,又能兼顧家庭和經濟所需,還能造福更多孩子、家長……
那麼——雙向養育家庭教育認證導師培訓班歡迎你。 [51q��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9IMSim8BMH2_cNUgKe8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