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晚,可能是這3個原因造成的!最後一個很多媽媽都沒注意

2019-11-25     父母課堂卓越

文/良子

父母課堂(fumuketang)原創首發

朋友小周最近發愁,自己家閨女都快三歲了,還不能流利的講話,平時就是兩三個字往外蹦,"爸爸"、"媽媽"這麼簡單的名詞也剛學會沒多久!

每每聊起,她媽媽都很焦慮,大家都安慰她:「沒事沒事,都說貴人語遲,孩子肯定是個有福氣的。」

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貴人語遲」跟孩子說話早晚一點關係都沒有。此話出自《論語》:「貴人語遲,敏於行卻不訥於言。」指的是有內涵有思想的人,是不會多說話,也不會搶說話的。

「說話晚的孩子更聰明更有出息」這種說法完全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其實,孩子的智商高低和說話早晚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智商包括很多方面,如認知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計算能力....而說話反映的更多是孩子在語言上的能力,並不能就此判斷他們的智商高低。

根據《中國兒童保健雜誌》上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我國3~6歲兒童語言障礙的發病率至少在4%-6%之間。所以爸爸媽媽應該要重視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注意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異常情況,千萬不要盲目相信「貴人語遲」等老話,世界上可沒有那麼多「愛因斯坦」!

在正常情況下,孩子們會在一歲左右開始牙牙學語,1-2歲可以學會一些詞語,3歲左右能說一些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通常,女寶會比男寶說話的時間要早一些,而說話早的孩子可能他們的父母也有說話早的特點。

01

可能是疾病的原因

引起語言發育遲緩最常見的原因是智力低下。智力與語言有極為密切的關係。智力低下的孩子不能注意別人對他說什麼,精神不能集中,模仿能力也差,不能表達和理解詞的意義。

聽力缺陷也會影響語言的發育。嚴重聽力喪失的孩子無法學習說話,聽力喪失不太嚴重時,還可以看到別人的口唇動作學著發音。口型變化明顯的容易學,涉及到舌頭運動發出的聲音,學起來就很困難。

02

可能是家長的原因

我們要學會適當地「忽視」孩子的意圖。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意圖領悟得非常準確,可以清楚地知道孩子的需求,比如說孩子一伸手,就知道孩子要喝水了,於是把水杯遞給孩子,這樣看起來是對孩子的需求滿足,但是卻束縛孩子的語言發展。如果適當地的「忽視」了孩子的需求,孩子情急之下就有可能從口中說出「水」的發音,這使得孩子的語言能力被激發。

有些孩子常年和老人生活在一起,比如大城市的年輕人會生完孩子把孩子送回老家,如果老人本身就沉默寡言,身體還不好,又不帶孩子出門進行戶外活動,那對孩子的語言能力的刺激就減少許多,不利於孩子的表達能力。

03

可能是喂養的原因

喂養的食物過於精細,影響了口腔肌肉發育,是的沒錯吃的太好也是影響孩子說話晚的原因之一,許多的家長會擔心孩子吃粗糧會嚼不爛不好消化,所以一直給孩子的食物都是十分精細,都兩三歲了還吃稀粥爛麵條!

卻不知道這樣影響了孩子口腔肌肉的發育,往後吃稍微硬一點的食物就會比較困難,口腔的肌肉得不到鍛鍊,就會導致孩子的發音不標準,說不清!

平時和孩子說話時語言要簡潔,語速要慢,重點突出。不要複雜,每一個字都要說清楚。家長多做示範,可以用實物、圖片、動作、表情、文字來引導孩子說話。

切記不要對孩子做消極暗示,尤其當著陌生人不要說我的寶寶不愛說話等,那樣孩子更加不會開口。孩子有缺點錯誤,不要當著陌生人指出,應尊重孩子,多多表揚、讚美孩子,給孩子信心,鼓勵孩子多說話,多給孩子做積極的暗示,哪怕他只說出一個字,也要表揚他。

隨時隨地抓住一切機會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相信每個孩子都會和你'嘮叨「不停!

END

如果你希望有一份事業既能成長自己修正孩子,又能兼顧家庭和經濟所需,還能造福更多孩子、家長……

那麼——雙向養育家庭教育認證導師培訓班歡迎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htZtm4BMH2_cNUgva7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