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即便是斷交了,這三個忙也要幫,不是心機,而是遠見

2024-06-14   江左梅娘

《左傳》里說:

「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

意思就是:兄弟之間雖有小的怨恨,也不會妨礙血緣至親關係。這意味著兄弟姐妹之間雖然可能有短暫的怨恨,但親情的紐帶是不應被拋棄的,尤其是在特定時刻,更應該摒棄前嫌,握手言和。

本來嘛,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能夠從小在一個家庭中長大,是難得的緣分。所以,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應當超越一時的爭執與誤解,維持相互的關懷和支持。

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在這三種情況下,去幫助兄弟姐妹,不僅是出於人情,更是出於一種格局與遠見。

01. 突發意外時,你伸出的援手

明天和意外誰都不知道哪個先來,確實如此。

一個家庭,往往都會因為一場意外支離破碎,而如果這個時候,有人幫扶你一把,你也就能挺過這個坎了。

這個時候,兄弟姐妹之間的相助就顯得非常重要,這時候,不要去計較之前的是是非非,而是要不顧一切地伸出援手去幫忙,這,就是親情。

我老家的村裡,張偉(化名)和他哥哥,因為分家的事情,導致多年不和,幾乎斷了往來。然而,在一次嚴重的車禍中,張偉的哥哥重傷,需要緊急手術,而張偉是唯一能及時趕到並做出醫療決定的家庭成員。

儘管之前有隔閡,但張偉沒有猶豫,他立即承擔了所有必要的安排和經濟責任。

他的這一行為不僅挽救了他哥哥的生命,也逐漸修復了他們之間的關係。

後來張偉的兒子在找工作的時候,是張偉哥哥的兒子,也就是張偉的侄子,幫了堂弟很大的忙,現在的兩家人,關係非常好。

我們可以看到,血濃於水的親情在關鍵時刻展現了它的力量,也讓原本有嫌怨的兩家重歸於好。

02. 有關下一代成長的忙

都說「家和萬事興」,這是美好的願望,可現實是兄弟姐妹之間有矛盾的大有人在,甚至老死不相往來的都有。

但是,兄弟姐妹之間不管有多大的矛盾,都不應該把矛盾延續給下一代,讓矛盾的種子種在下一代的心裡。

非但如此,有關下一代成長的事情,能幫忙的一定要幫助,這不是什麼心機,而是遠見,是對一個大家族長遠發展的遠見。

我有一個同事,他老家有一個哥哥,當初他父母去世後,因為家產的問題,導致兩個人產生了隔閡矛盾,他也多年沒有回過老家。

後來,他老家的侄子大學畢業,正好他有這方面的關係,能夠幫到侄子,他哥哥硬著頭皮打電話給他,希望能幫一把,他沒有因為和哥哥之間的矛盾,耽誤侄子的前程,在他的幫助下,侄子的工作得到了很好的安排。

他哥哥自然是對他很是感激,去年他哥哥熱情邀請他回老家過年,說很多年都沒有回去了,他後來回去了,他的哥哥嫂子對他非常熱情,非常感激,他也找回了那份久違的親情。

03. 共同贍養父母

《論語》:

「百善孝為先。」

確實應該這樣,中國人最講究孝道。

所以,兄弟姐妹之間的矛盾,在孝順父母面前,真的是不值一提。在父母面前「上演」兄弟姐妹的和睦相處,讓父母感到欣慰,就是一種孝順。

有個同事,王大明和他的姐姐王紅曾經因父母的遺產問題曾經爭執不休,誰都覺得自己吃虧了,導致兩家人都多年不理,甚至回去看望父母的時候,都分開去。

但當他們的父親患上癌症後,需要昂貴的費用和長期照護時,兩人重新攜手,共同分擔了醫療費用和照顧責任。

更重要的是,父親希望在他有生之年能夠看到他們姐弟和好,為了能夠讓父親心安,王大明和姐姐王紅也終於和解了。

他們的和解,為父親提供了充分的關懷和尊嚴,讓老人最後走得也很心安。這對他們的下一代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真的是很有遠見。

04.梅娘說

俗話說:

「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

我們可以看到,兄弟姐妹之間的幫助,在突發意外、子女成長、以及贍養父母等關鍵時刻,發揮作用,真心讓我們覺得人間有愛、不再孤單。

「半生父母恩,一世手足情。」兄弟姐妹之間的友愛互助,本就是一種深植於我們文化和人性中的行為。

如果你也是一個擁有兄弟姐妹的人,請懂得珍惜,懂得投桃報李,如此,才能讓這份緣分與親情,在歲月的荏苒中,更加溫暖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