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樂」被封殺,千億產業怎麼辦?

2023-05-17   正解局

原標題:「老頭樂」被封殺,千億產業怎麼辦?

「老頭樂」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退出市場,要麼進化成合規的機動車。

正解局出品

最近,全國各地開始嚴查低速電動車,「老頭樂」成為整治重點。

「老頭樂」為何會被封殺?

這個千億規模產業,將何去何從?

「老頭樂」是一種戲稱,正式名稱叫「低速電動車」。

這是一種三輪或四輪的電動車,常被中老年人用於短途代步,因此被稱為「老頭樂」。

「老頭樂」自誕生起,便頗受爭議。

早在2018年6月,央視《焦點訪談》就點名批評了「老頭樂」,稱其雖然滿足了市場需求,卻也因為缺乏監管,存在大量問題。

當年11月,工信部等六部委印發了《關於加強低速電動車管理的通知》,通知中明確表示老年代步車屬於此次被納入監管的低速電動車範疇。

當時的工作思路是「升級一批、規範一批、淘汰一批」,除了要求各地清理整頓已有產能外,《通知》還嚴禁新增低速電動車產能。

2021年7月,北京打響了封殺「老頭樂」的第一槍。

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北京市商務局、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加強違規電動三四輪車管理的通告》,規定至2023年底過渡期滿,違規三、四輪電動車將不得上道路行駛以及不得在公共場所停放。

北京市多部門關於加強違規電動三四輪車管理的通告

大家注意,北京文件上寫的是「違規電動三四輪車」,而非「老頭樂」。

是不是意味著,有的「老頭樂」能夠「躲過一劫」?

我們來看看什麼是合規的電動三四輪車。

按照規定,至少要滿足三個條件:

一是要列入工信部《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車輛性能符合機動車安全技術標準。

二是要到機動車檢測場完成驗車程序後,辦理機動車註冊登記,領取京B摩托車號牌。

三是駕車時駕駛人需持有相應准駕車型的駕駛證。

以上這三個條件,完全是按正規的機動車條件制定的。

換句話說,在合規與違規之間,沒有「老頭樂」的生存空間。

這也意味著,所有的「老頭樂」都在封殺之列。

北京交警加強違規電動三四輪車過渡期政策宣傳

除了北京,其他地方也開始行動起來。

2023年3月,江蘇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審議《江蘇省道路交通安全條例(修訂草案)》,加強對「老頭樂」的監管力度。

2023年4月15日,安徽省蕪湖市在主城區設置電動三四輪車(「老頭樂」載人三四輪電動車、行業及普通貨運三四輪電動車)嚴管路段,通過嚴格措施全面加強管理。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王均金建議,國家要加速淘汰低速電動車等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車輛。

由此可見,淘汰「老頭樂」已是大勢所趨。

因為方便、靈活、便宜,「老頭樂」深受中老年人的歡迎。

現在,為什麼要封殺?

某款「老頭樂」的價格表

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安全。

作為交通工具的一種,與電動自行車、機動車等一樣,「老頭樂」最關鍵和最基本的要求,不是便捷,而是安全。

如何做到安全?

就拿機動車安全來說,既要做到機動車本身安全,也要做到駕駛員行為安全。

以此為參照,再看「老頭樂」:

一是產品不安全。

大部分生產廠商未經工信部許可生產,未列入《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

「老頭樂」普遍存在做工粗劣,安全配置缺失等問題,很多「老頭樂」還不符合制動、車身強度等安全技術標準。

中國消費者協會曾為此做過碰撞試驗。

在32km/h的碰撞速度下,假人駕駛員都受到了顱骨、肋骨、股骨等不同部位骨折的傷害。

注意,32km/h的測試速度,遠低於「老頭樂」很多時候實際的行駛速度。

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後果不堪設想。

此外,「老頭樂」是電動驅動。

為降低成本,不少「老頭樂」使用低質電池,容易造成起火自燃。

2022年7月,杭州街頭一輛小型電動車起火

二是行駛不安全。

車在路上,關鍵看人。

「老頭樂」的駕駛員,恰恰是最大的不安全因素之一。

從其用戶看,大多是一些中老年人。

他們沒有接受系統的駕駛技術的訓練、交通法規的教育,在路上行駛很隨意,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

更糟糕的是,「老頭樂」既沒有牌照,也不上保險。

發生交通事故後,肇事的「老頭樂」駕駛員一跑了之或沒錢賠付,追責、賠償也成了一件麻煩事。

與「老頭樂」相關的一起交通事故

工信部公布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到2018年,因「老頭樂」引發的交通事故達到83萬起,平均每年13.8萬起,每天有378起,6年內有1.8萬人因此喪命,有18.6萬人受傷。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整治「老頭樂」,勢在必行。

此外,很多「老頭樂」在造型上模仿保時捷、奔馳、寶馬等品牌經典車型。

「老頭樂」山寨車型

這種粗製濫造的山寨手法,不僅涉嫌侵權,對中國製造的形象也是一種傷害。

封殺「老頭樂」,也帶來了一些爭論。

畢竟,「老頭樂」確實方便了一部分群體。

有人質疑,「封殺」是不是「一刀切」?

在我看來,不是。

「一刀切」誠然可能不是最佳選擇,亦難以兼顧各方利益。

但需知,不進行「一刀切」的前提是,可以進行「二刀切」,乃至「三刀切」。

正如上文分析,在合規與違規之間,沒有「老頭樂」的生存空間。

這也意味著,「老頭樂」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退出市場,要麼進化成合規的機動車。

對於「老頭樂」而言,這兩條路的結局是一樣的。

相關數據顯示,從2013年開始,中國低速電動車市場連續數年保持著50%以上的高速增長,並很快就形成了年產100萬輛、拉動經濟1000億元、上下游從業人員約100萬人的產業規模。

封殺勢在必行,這個千億產業又該何去何從?

目前看,「老頭樂」廠商要想活下去,只有轉型升級一條路。

實際上,工信部動態更新發布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之中,已經陸續有低速電動三四輪車納入其中。

列入公告,意味著拿到了合法的「准生證」。

「老頭樂」車展

但對於大部分廠商來說,轉型升級沒有那麼容易。

就在本月初,雷丁汽車宣告申請破產。

雷丁汽車可是「老頭樂」一哥,曾連續三年蟬聯低速電動車銷量冠軍,年銷售額一度突破120億元。

雷丁汽車宣告申請破產的信息詳情

在「老頭樂」政策逐漸收緊後,雷丁汽車開始謀求轉型,通過全資收購了四川野馬汽車、陝西秦星汽車有限公司,獲得新能源汽車、傳統燃油乘用車、客車的生產資質。

2021年,雷丁汽車推出微型純電汽車芒果,售價從3萬元到5萬元不等。

今年前三個月,雷丁汽車僅賣出1輛,最終陷入資金危機,走向破產。

同樣突圍失敗的,還有河北御捷車業,自2018年起陸續推出純電小型SUVK-ONE及多款微型及小型電動轎車,因銷量不佳而停產收場。

「老頭樂」廠商轉型的最大壓力,來自正規汽車廠商。

目前,汽車廠商面向微型電動車市場,已經推出了五菱宏光MINI EV、東風風光MINI EV、奇瑞QQ冰淇淋、吉利熊貓mini等多款車型。

正規車企資金實力足、技術儲備強、營銷體系完善、品牌知名度高,進一步壓縮了「老頭樂」廠商的生存空間。

可以預見,隨著整頓力度加快,「老頭樂」行業即將面臨一次市場的洗禮。

希望殘酷的市場競爭,能倒逼廠商推出一批價格相對便宜且合規的微型電動車,滿足消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