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俗稱腦中風)是一類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致死率、高復發率等特徵的疾病,是目前中國成年人致死、致殘的首位病因。
腦卒中分成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缺血性腦卒中就是俗稱的「腦梗」, 在缺血性腦卒中中,心源性腦卒中占比超20%。心源性腦卒中是心臟內的血栓「跑」到腦部,並將血管堵住,便發生了腦卒中。
如今,有些年輕人平時身體不錯,卻為何突然發生腦卒中?
10月29日是第19個「世界卒中日」,在由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和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主辦的「預防腦卒中,關注『心健康』」上海健康大講堂專場活動中,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李劍對此解釋,一般來說,老年人群發生心源性腦卒中的病因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房顫導致的,而年輕人群的不明原因腦卒中有很多與心臟結構相關,如卵圓孔未閉、房間隔缺損。
李劍說,卵圓孔是一種生理性的孔道,在胚胎髮育過程中,由於胎兒獲取養分的需要,在左右心房中留出了一個孔道,稱之為卵圓孔。孔道由兩層膜組成,一般在1周歲左右,這兩層膜就會黏合在一起,這樣卵圓孔就閉合了。如果出現沒有黏合在一起的情況,就稱為卵圓孔未閉。
「卵圓孔未閉的發病率較高,約占25%~30%。孔道大小一般在1~2毫米以下,即使造成血液分流,也不影響整個心臟的功能,但它最大的危害是引起不明原因的腦卒中。」李劍強調,「年輕人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卻突然發生了腦卒中,這種不明原因的隱源性腦卒中很有可能就是卵圓孔未閉造成的。」
「檢查卵圓孔未閉有兩個方法,一個是右心聲學造影,另一個是經食道超聲。」李劍詳細介紹了具體檢查方法,「當臨床上有一個不明原因栓塞性的腦梗死患者,經過心內科或神經內科專家的評估,考慮有可能是有卵圓孔未閉所導致的,一般先會給患者做右心聲學造影,首先檢測有沒有右向左的分流,如果有而且是大量的心內分流,就要做進一步的檢查。如果需要評估結構,建議選擇經食道超聲,而且可在多學科討論下,給予手術決策的信息。由於經食道超聲可以清楚顯示心耳,還可用來評估是否存在左心耳血栓、左心的占位性病變、左房的血栓等其它引起腦卒中的心臟疾病。」
存在卵圓孔未閉,是否都需要手術?李劍表示,大多數卵圓孔未閉合的通道在1毫米以下,血流量很小,絕大多數是不需要進行治療的,極少數因卵圓孔未閉造成腦卒中的患者是需要治療的,以防止發生第二次腦卒中,「對於不明原因腦卒中的患者,同時又存在較大卵圓孔未閉的情況,我們才主張給患者實施封堵手術。」
如何通過健康管理和生活方式改善來降低腦卒中的發生風險呢?
對此,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方堃介紹,高血壓是腦卒中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建議大家定期測量血壓,儘早識別高血壓。一旦明確診斷,要積極干預,避免間斷和不規律的治療造成血壓出現較大幅度波動,加重動脈硬化和對心腦等器官的損害。秋冬季節氣溫下降,不少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會有所上升,必須格外注意監測日常血壓,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調整降壓藥,堅持正規治療,血壓長期穩定達標,就能有效減少腦卒中發病。
另外,吸煙、不健康的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和酗酒等也是導致腦卒中的重要危險因素。「尤其是在中青年人群中,大量進食高糖、高脂、高鹽等不健康食物,長時間坐位,都將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性腦血管病發生率的增加。」方堃說。
方堃最後提醒,臨近年尾,頻繁聚餐對糖尿病與高脂血症患者並不友好,易造成血糖、血脂升高,從而增加腦卒中發生的危險。建議大家要管住嘴、邁開腿,良好的生活方式能有效減少腦卒中的發病。(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