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Chicology公眾號,歡迎關注我們。
5月的第一天是Nike這個全世界運動品牌霸主的生日,其實關於Nike到底誕生於哪一天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
Nike的前身是幫日本Onitsuka公司(現ASICS 集團)做零售的Blue Ribbon Sports,在維基百科上Onitsuka公司在1971年停止了Blue Ribbon Sports公司的合作,但近日Nike官方貼出了創辦人Phil Knight在1972年5月1號寫的信,在信中他說:我們被Onitsuka拋棄了,從今天起我們叫Nike,我們將用這個名字創造歷史。這個具體的時間點也許並不重要,因為Nike真的在之後的無論50年還是51年里都創造了歷史,在運動用品屆的地位幾乎不可撼動。不要說將前東家Onitsuka遠遠甩在了身後,幾乎任何對手都要只能望著Nike的背影追逐(這兩年老對手Adidas也略有式微)。雖然類似Lululemon或者Under Amoun這樣的品牌想要迎頭趕上,但離強大的Nike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Phil Knight在1972年5月1號寫的信
作為老大,Nike的廣告也一直都是行業標杆,如果Nike的廣告都拍不好了,還有誰能拍得好。堅韌、勇氣、不畏懼、行動力和努力追求夢想,一直都是Nike的核心價值,而這些品質都是非常動人,尤其是放在競技體育中。
1976年,Nike找了一家西雅圖的廣告代理商,他們為Nike設計了There is no finish line的廣告語,廣告中並不展示Nike的任何品牌。
大概也是從那時候起,就奠定了Nike的營銷方向:不單純是賣產品,而是在販售一種精神。
There is no finish line 系列
至於那句後來家喻戶曉的廣告語Just do it則誕生於1988年,這句話廣告語的靈感來自於1977年的死刑犯Gary Gilmore的臨終遺言「Let’s do it」。
這句廣告語第一次出現,是在記錄長跑運動員Walt Stack跑過金門大橋的廣告里。從此之後,Just do it似乎就已經跟Nike畫上了等號,這句話也成為歷史上最成功的廣告語之一。
Just do it 系列
Nike總是有能力拍出那種讓你熱淚盈眶的廣告,比如有一年找來了好多女性運動員,她們位打破女性刻板印象、追求自己的夢想而努力,看後真的非常感動。
對於女性的關注是Nike一直以來都在做的事情,即使在品牌剛剛開始的時候,Nike就將女性放在前台的C位。
女性系列
Nike在誕生之初選的第一位代言人並非籃球明星,也並非足球明星,而是一位羅馬尼亞的網球選手Ilie Nastase。
但喬丹大概是Nike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一位代言人了,幾乎都不太可能加之一。而且直到今天,喬丹每年還可以從Nike獲得大筆的代言費用。
喬丹系列
text:盧笛
graphic:Doreen
produced by Chicology
圖片來源:網絡
未經允許請勿擅轉至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