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盲文,做孩子們的「光」

2024-11-04     鄭州日報

本報記者 袁帥

「雙手向上舉起,與自己的身體組合在一起,就是一個開口向上的拋物線,同學們可以想像一下它的形狀,也可以摸一下同桌的身體,感受一下它的形狀……」10月31日上午,鄭州市盲聾啞學校的老師劉芮妍正在給盲高二一班的學生上數學課。

教室內,同學們的回答聲音響亮、自信,與普通學校區別不大。

「特校教學與普通學校相比,既有相似之處,也存在諸多獨特之處和挑戰。」劉芮妍說,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等都一樣,但因學生的特點,每個環節又有不同之處。

備課環節,由於視障學生無法或難以通過視覺獲取信息,備課時要更加注重直觀性和形象性,要利用實物、模型、平面凸起輪廓的圖形等教具,還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聽覺、觸覺、嗅覺等多種感官。

上課環節,要注意視力障礙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僅體現在視力損失程度以及視力損失時間上,還體現在認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因此,教學更加注重差異化,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在很多人看來很簡單的圖形,視障學生需要反覆感知、聽老師不斷講解才能掌握其特徵。批改作業更加耗時耗力,(下轉二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ac334e35ac55976a366de59a709cd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