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囊廢的風終於吹到了樂壇

2024-05-22     十點電影

轉載來源:電影派(dyp888)

開播前,無人在意。

開播後,話題多到一個熱搜榜差點放不下。

想必大家應該猜到我要蹭誰了?

但,咱不白蹭。

首先,拉橫幅表揚《歌手2024》敢當先鋒,去偽存真。

用「一遍過」 嚇跑了樂壇混子們。

其次,恭喜《歌手2024》一站翻紅,再創音綜神話。

在習慣粉飾的內娛,有什麼比「真槍實彈」更刺激呢?

它,該火!

而內娛也該借這把火去去晦氣。

講真,真唱也好,中外歌手同台競技也罷。

都不是新鮮事。

沒有科技加持的年代,開麥就是開麥,不存在修飾詞。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超女快男」,從海選到決賽的各種車禍現場如今已成為網際網路「快樂源泉」的重要系列。

在我看來,觀眾從未嫌棄過有瑕疵的舞台,「真實」從來是共同取向。

菜就多練,別給觀眾潑髒水。

(經典捂嘴PUA觀眾言論)

事實上,主導和捏造「神級舞台」的是從業者中的濫竽充數者、投機取巧者。

噁心的是,他們還要打著「為觀眾提供絕佳聽感」的旗號,將「聲音濾鏡」視為一種技術改革帶來的絕對進步,並將其普及為業內默然的規則,從而徹底卸下羞恥感,以便更加自如地弄虛作假。

《歌手2024》為何出圈?

直播競演固有噱頭,核心還是第一輪戲劇性的碾壓局,把藏在華服上的虱子全抖了出來。

中外歌手實力之差,大到普通觀眾一耳朵就能聽出來。

Faouzia先聲奪人,前半段自彈自唱,鬆弛感拉滿,後半段高低音絲滑轉場,點燃全場。‍

‍拉麥的距離,不要太囂張。

一曲罷,之前還輕鬆自在的那英瞬間坐立難安。

開唱時,聲音明顯發緊。

好在那姐足夠老練,很快調整好狀態,穩穩發揮,安全著陸。

不過,真正的大佬還在後面。

如果Faouzia是囂張,‍那另一位外國歌手‍Chante Moore就是誇張。

技巧、颱風、感情要啥有啥,且各個層面都是頂級。

還有,海豚音一定要要笑著唱嗎?

再看英子「羨慕嫉妒恨」的小眼神,渾身上下都寫滿了「咋能唱這麼好?」。

前三實力斷層。

後四位呢?據說是激烈角逐最後一名。

翻譯翻譯,各有各的差。

二手玫瑰 ,中國line里狀態最鬆弛的,民族樂器搭配搖滾,舞台表現相當可以。

但唱得讓人汗流浹背,「抖手」repeat 更是越抖越尷尬。

不適合聽,適合蹦迪。

剩下三位都是站樁式演唱。

網紅歌手海來阿木穩,但唱功一般,選曲難度也一般,可以說毫無亮點。

汪蘇瀧音色偏薄 ,高音拉胯,全程被樂團伴奏壓著走。

要命的是他還選了一首情緒起伏不大的新歌。

楊丞琳選歌可以,但現場發揮完全不可以,低音走調,高音倒嗓。

‍聽完,對手都笑了。

好笑的是,Chante Moore的部分,她‍是這樣的笑的。

‍em~

一切盡在不言中。‍‍‍‍‍‍‍

‍畢竟00後,孩子小,藏不住一點事。

不過,最辣最貼最直白‍的點評還是網友們的梗圖。‍

水平、風格、質感一覽無餘。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

‍華語樂壇的底褲被‍扯下來了。

至於那些談審美,談賽道不同,談多樣性的「理性人」,他們最不理性的就是忘了《歌手》一直是個競演舞台。

唱功服務於歌曲,唱功都沒有拿什麼來服務。

其次,他們太雙標,太虛偽。

普通人在遵循結果至上的世界裡摸爬滾打。

歌手憑什麼可以拿努力,勵志,勇氣來標榜自己。

「唱不好可以不唱啊?我秒批!」

所以,網友們的調侃諷刺事實依據清楚。

國內歌手確實被吊打了,沒什麼不好意思承認的。

而且樂子人也沒只管看樂子,不是還四處搖人來救場了嗎!

有去隔壁浪姐借袁婭維一用的,有去鄧紫棋直播間「指責」她怎麼還有心情吃面的,還有喊話國家隊選手下場支持的。

好不熱鬧。

與此同時,1拖4打2的英子,瞬間收穫了眾多憐愛。

「五旬老太守國門」、「葉赫那拉是你的姓,抗擊老外是你的命!」等新梗滿天飛。

整檔節目也被網友蓋章為《那英歷險記》。

截止到這裡,輿論場還是全民娛樂,一片祥和。

但隨著一個又一個華語歌手的下場請戰。

輿論開始從諷刺華語樂壇走向宣洩民族情緒。

對此我想說。

玩歸玩,鬧歸鬧,歷史不能開玩笑。

爛就爛,輸就輸,甭想裹挾國家來擦屁股。

督促華語樂壇全部立正上課不是什麼壞事。

但希望大家的討論不要太偏離。

可以「怒其不爭」,但不值得上升。

身為中國人,對「八國聯軍侵華」這樣的嚴肅事件更是要始終保持敏感。

我們的討論還是應該聚焦在比賽、聚焦在音樂。

回歸到一個文娛產品該有的娛樂氛圍中。

好在,第二期播出後的討論少了許多雜音。

兩組揭榜歌手杭蓋樂隊和Yellow黃宣全新加盟。

前者氣勢磅礴,詮釋「」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後者風格抽象,但唱功實打實的強,而且台上台下都外向得可怕!

小節目一個接一個。

結果揭榜歌手雙贏。

‍在位歌手楊丞琳和二手玫瑰雙淘汰。

只能說,都在情理之中。

前三位還是那三位,只是順序有變化。

爭氣的英子來到了第二,Chante Moore第三,Faouzia第一。

剩下的海來阿木、汪蘇瀧本期表現比上期進步太多了。

但放王者局裡碾壓,人難免會碎。

最後揭曉下期補位歌手:亞當·蘭伯特。

世界流行唱法天花板 ,網上的神級live一搜一大堆。

不敢想像下周的舞台會有多精彩!

所以......

搖人,真的有用嗎?

據我觀察,搖人也不是真想贏。

「搖」得樂此不憊其實是想藉機出口氣。

首先,在深受「粉絲經濟,飯圈文化」荼毒的內娛。

很少看到「哥哥姐姐們」鴉雀無聲,也很少看到節目組廣發邀請,粉絲們卻不敢要餅。

其次,某個歌手的實力是什麼段位?更是能在輿論場一覽無餘。

這把普通人算是奪回了話語權,爽了!

爽完了,反思時間到。

沒玩梗,來真的。

凡事一體兩面嘛!

《歌手2024》探了華語樂壇的深淺,自然也探了觀眾的底。

說實話,國外歌手的歌曲,現在想聽不是很容易嗎?

而且往季《歌手》舞台上也有不少實力超群的外國歌手,比如迪瑪希、Jessie J。

怎麼這一季一開場觀眾又被震撼了呢?

震撼於這種震撼。

說穿了,絕大部分觀眾壓根不關注國外音樂市場,也不了解國外歌手基本水平。

所以,兩位外國歌手單純秀個技術就能拿捏全場。

很多人說那是因為太久沒吃得這麼好了。

我看,還是樂觀了。

別說吃好,國內觀眾從來就沒吃飽過。

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除去少部分音樂愛好者,可能會去主動搜羅各種類型的音樂來聽。

絕大多數普通人是沒這個閒工夫的。

那怎麼辦呢?

其實,審美這件事應該踐行於教育中。

但,一直以來我們的教育並不重視審美,這也導致了國內各方面審美都比較單一。

比如:唱的真高,畫的真像,彈的真快,哭的真像。

需要注意的是,單一審美(比唱功)放在《歌手》這樣的競演舞台無可厚非,至少目前只能這樣。

但放在整個音樂界就屬實荒謬了。

所以有些在比賽中落敗的歌手,其實挺委屈的。

汪蘇瀧作為唱作人,其音樂才華是不能否定的。

二手玫瑰回歸到搖滾舞台,也是嘎嘎亂殺的。

別上趕著去諷刺人家,他們只是不適合這個舞台。

言歸正傳,沒有好的音樂教育,消費者極易被各種場外因素影響。

換個說法,流行音樂從業者功底普遍比較拉跨和觀眾們的口味是相互塑造的。

與此同時,一些有特色有實力的歌手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市場回報,無法成為主流,甚至無法被看見。

何其悲哉!

總之,《歌手2024》這一記驚雷打得好!

華語樂壇是垂死病中驚坐起,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其實和他們同病相憐 。

誰也別鄙視誰了。(苦笑)

共勉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7d103af3740a235cdf8ef1b91dd33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