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來源:娛樂硬糖(yuleyingtang)
人們看待文藝作品的方式往往能更真實地反映他們看待自己的方式。
80後小學生熱衷爭論金庸小說里誰的武功最高,而進入網際網路時代,楊過的真愛到底是郭芙還是小龍女忽然成了問題。
即便00後不看金庸小說了,作為文化符號的金庸武俠世界還是會長久留存下來。
因此,由五花八門的解讀、不厭其煩的翻拍所組成的金庸同人宇宙,可能比原文本更值得玩味、也更具當下性。
若要追溯上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金庸改編,雖然很多人不願承認,但恐怕真要數十一年前的於正版《笑傲江湖》。
當年不少觀眾覺得陳喬恩的「女東方不敗」太過新穎出位,資深影迷則指出這是在借鑑90年代程小東、徐克的創意。那會兒,東方不敗不僅是個女人,還與王祖賢舌吻。比之日後的金庸改編,不知豪放多少倍。
在最新的於正劇里,當年的「東方姑娘」已經演起了吳謹言的後媽,並且深受好評。但在金庸改編劇里,我們永遠能看到最新一代的演員「唱著古老的歌謠」,人們則會帶著經典作品加以凝視,為捍衛心中的版本旁徵博引——這版不行,XX版才是永遠的經典。
而究竟哪版才是經典呢?全看發聲者是哪代人。1983年,港版《射鵰英雄傳》首開小熒幕金庸武俠,編導杜琪峰後來愛上警匪片,周星馳還在裡面客串宋兵;
本世紀初,張紀中的金庸劇被觀眾指責不如TVB版有味,大實景硬是不如人家小影棚;2008年唐人拍《射鵰英雄傳》時,仍未有人替大鬍子翻案。
直至2017年李一桐版《射鵰》播放時,看著張紀中版長大的一代掌握了網際網路話語權,開始無情嘲笑港版簡陋,而張紀中版取景大氣磅礴;
2024版《金庸武俠世界》距離李一桐版又過去7年,已經有人開始懷念李一桐的黃蓉,奚落擠眉弄眼的包上恩。
人們普遍會對青春期接觸的音樂和影視作品抱有極大的濾鏡和感情,因此最好的金庸翻拍,永遠在十年前。
CP背德化
雖說改編不是瞎編,但在一切翻拍、同人里,最不妨大刀闊斧、也最易引起觀眾興趣的還是CP,既要善於捕捉原著的蛛絲馬跡,又要勤於滿足觀眾的背德需求。
以最新翻拍劇《金庸武俠世界》為例,在播的《鐵血丹心》基本沒有大刀闊斧的改編,但CP都非常邪門,並因此讓楊康的飾演者王弘毅吃到了最大紅利。
此番,楊康不僅和梅超風組了新CP,和郭靖鞏固了舊CP,就連和穆念慈的原CP也有不俗的嗑糖方式。群眾解讀,兩個100%不合適的人,卻花了200%的力氣去相愛。你們果然喜歡虐戀,像郭靖黃蓉這樣帶著光環奉旨戀愛的CP已無人在意。
楊康和梅超風師徒CP的走紅,大概因為王弘毅和孟子義男帥女美吧。群眾覺得都是師徒,既然藥師和超風可以,那麼超風和楊康為什麼不行?
主要論據是梅超風獨闖歸雲莊救楊康,確實,這放在仙俠古偶里,就是女師父放大招獨寵孽徒。
還有CP粉擔心兩人後面會拆開,因為黃藥師要梅超風殺了所有學過真經的人,楊康學了一點九陰白骨爪。
雖然和黃衫女的正版相比,他的殺傷力約等於「無骨雞爪版」。劇中,楊康曾嫉妒郭靖,認為郭靖身邊有黃藥師的女兒圍著轉,自己卻拜了黃藥師的棄徒梅超風為師,感覺低人一等嘞。可見這對師徒CP不但邪門,還缺乏劇情支持,屬於觀眾腦補硬來。
楊康和郭靖的CP,則由唐人版《射鵰英雄傳》起頭。胡歌對袁弘,那可是無條件霸道愛。
CP粉強調郭楊兩家的娃娃親,說好了一男一女指腹為婚,兩男兩女義結金蘭的。「楊康要是女的,黃蓉一點機會都沒有」、「康弟,你身上怎麼香香的」、「康弟這麼做一定有什麼苦衷」……
這回此沙(飾郭靖)和王弘毅泡溫泉的段落也被一通亂品,王弘毅的魅惑造型更被辣評「男版上官淺」。哦莫,一年沒到就有人為小四辯經了。
除了四處留情的楊康,久被忽略的黑風雙煞CP,也因何與和孟子義得到復興。在三觀跟著五官走的年代,反派出圈的首要條件就是長得好看。
網友紛紛表示,陳玄風和梅超風就應該長這樣,因為黃藥師不收醜徒弟。孟子義抱著何與戰損的片花,被品出了滿滿的破碎感。
更主要的,群眾覺得這一次黑風雙煞的愛是雙向奔赴,再也不摻雜梅超風對藥師愛而不得的黑化了。
江湖職場化
《九陰真經》的原點故事,本質是在教觀眾怎麼搞「學術山頭」。黃裳苦心孤詣四十年,把所有的仇家(理論反對者)都熬死了,他的著作就成為無人挑戰的經典。但這個山頭也太獨了,沒有嫡系傳人導致宗派沒落。
1993年,TVB拍過一部同人劇《九陰真經》,由李仁港執導、姜大衛演黃藥師、張智霖飾陳玄風。之所以將其歸為同人,是因為該劇腦洞大開,補足了很多《射鵰》正本前二十年的故事。
劇中將黃藥師設定為天煞孤星大情種,他本是青海派的一員,和師妹相戀,卻被掌門趙不凡橫刀奪愛。
師妹以死證情,黃藥師苦練十年單挑全派,殺了趙不凡成為一代宗師。
而他與薩滿教聖女馮蘅的感情線更是盪氣迴腸,「我不會輕易為女人出手,你真要我出手的話,你就要跟我一生一世。」
好改編!居然把《射鵰前史》改成了《黃藥師情史》。姜大衛年輕時不如狄龍那麼青春恣意,但中年時期卻在溫文爾雅中透出貴氣,可謂天選黃藥師。苗僑偉版黃藥師稍遜姜大衛一籌,但也比cult感十足的黃秋生要好不少。
後者邪氣有餘而儒雅不足,給人一種在桃花島賣人肉叉燒包既視感。而《金庸武俠世界》里的周一圍版,則妥妥「加錢居士」的畫風。歐陽克上島求親,網友紛紛調侃周一圍:「這是我親女兒,得加錢!」
如果把桃花島看做一個職場,黃藥師顯然是個壞老闆。群眾自來都有疑問,黃藥師因遷怒就挑斷眾弟子腳筋,弟子們為何還忠心耿耿?《九陰真經》里把陳玄風設定為鐵掌幫的徒弟,梅超風則是白駝山的。
兩人不打不相識,最終棄暗投明拜在桃花島門下。盜經一段改編非常有人文關懷,歐陽鋒給梅超風下毒威脅她偷真經換解藥。
愛人陳玄風不惜背叛師門盜經,四個師兄弟為兩人的感情打動,沒有為難他們反而交出經書。四人找到黃藥師認罪,甘願挑去腳筋。
《金庸武俠世界》的預告里,也有四兄弟和梅陳二人決裂的劇情,不知道有沒有從TVB吸取經驗。據我鉤沉片花物料,這版是孟子義為了給父母報仇,何與替她盜經。何與一句「為了你,我什麼都願意做」,你就知道公司為什麼反對員工談戀愛了。
而《金庸武俠世界》的「東邪西毒」和「南帝北丐」部分,大概是想學王家衛的《東邪西毒》拍五絕年輕時的際遇。
當年墨鏡王把歐陽鋒設定為「殺人中介」,讓張國榮鬍子拉碴到處找生意,對標了昆汀式的西部牛仔片,也解決了江湖人到底靠什麼職業謀生的問題。
林青霞在慕容燕和慕容嫣里來回切換,精分的樣子宛如恐怖片中脆弱的白人女主。建議《金庸武俠世界》不要學這版,一學一個死。
政治性別化
金庸以政治去塑造俠,也以俠去表達政治。《射鵰》里郭靖對成吉思汗臨死前說的話,冗長得像一篇政論《多民族融合:論英雄人物在歷史進程里的貢獻》。
這也是為什麼70年代東南亞政壇,議員吵架互罵「左冷禪和岳不群」。但如何讓金庸作品裡的政治隱喻更好看、更直白、也更安全,性別是個好工具。
東方不敗的形象變遷,最能看出創作者對金庸原著融合or脫離的程度。徐克和程小東率先加強了東方不敗的性別和政治元素。
《笑傲江湖》三部曲中,第一部胡金銓拍了一半,後由徐克接手,據說兩人當年在片場鬧得還頗不愉快。雖然徐克有很多創新,總體上還是沒有逃出傳統武俠的範圍。許冠傑的令狐沖是舊式的俠客,解決的問題也是舊的陰謀詭計。
但到第二部《笑傲江湖:東方不敗》,林青霞的東方不敗已經是一個切·格瓦拉式的人物。
黑木崖是苗族的聖地,東方不敗的動機不僅是奪取日月神教的教主之位,更要帶領苗人反對明統治者腐朽的官僚主義壓迫。片中還穿插了性別困惑,東方不敗愛上令狐沖,並且至死不讓對方知道那晚陪他一夜春宵的人是誰。
到了第三部《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假死重生的東方不敗面臨著「後革命時代」的危機。她發現個人崇拜雖然有助於集中力量,卻無法帶來真正的進步。
於是她戴上面具,看到一處崇拜東方不敗的神祇就親自毀掉,並告訴人們東方不敗啥也不是。「東方不敗自己推翻東方不敗」,顯示了秩序崩解後的混沌模糊。
電影結尾,林青霞抱著生死未卜的王祖賢宣布「我們重新開始」,留給觀眾無盡的心靈瘡痍。秩序崩塌、性別模糊、政治坍圮之後,強如東方不敗也不知何去何從。重新開始,就一定能逃出歷史周期律嗎?
時移世易,內地金庸劇大多是去政治化的,相關戲劇衝突就進一步被轉嫁到性別上。於正的《笑傲江湖》東方不敗直接就是個女的,你只要知道東方姑娘很霸總,渣男令狐沖辜負她就OK了;
張紀中版的《笑傲江湖》則多草莽氣,戴著花環的巍子手上始終掐著蘭花指,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閹了,遠不如TVB王偉版來得自然嫵媚。草莽聚義難成大事,就是因為他們以「義」為信仰,卻又處處在背棄義。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丁禹兮版的東方不敗更「假大空」,他稱霸武林的目的竟然是為了消除流血和犧牲。「我費盡心思練成神功,為的就是保天下蒼生一個太平。」
乖乖隆地洞,導演是被陳凱歌異地登錄了嗎?空談愛與和平,沒有霹靂手段和理想綱領,行動是一定會失敗滴。
弗雷德里克·傑姆遜說:「無論如何,出色的模仿需要與原作有某種秘密聯繫。」《金庸武俠世界》將牛家村一段刪減為回憶,如果不是出於節省篇幅的原因,就要考慮它更進一步的去政治化傾向。
當國讎家恨不再居於武俠的核心,楊康成為CP之王也就順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