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歷時三天的第十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圓滿落下帷幕。本屆中國慈展會以「共建現代化慈善,聚力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吸引了32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及海外5800多個機構、項目和產品參展,較上屆展會參展規模增幅達30%,機構和項目數量創歷年新高,超28萬人次線上線下參觀、參會,達成意向對接資源逾79億元。
漢正家族辦公室第三年亮相慈展會
今年是漢正家族辦公室第三次參與慈展會。
漢正家辦通過滿滿乾貨和亮點策劃,吸引了眾多公益夥伴和來訪公眾的關注,同時也有很多合作夥伴前來打卡和交流互動,成為最具人氣的展位之一。
另外,漢正家族辦公室創始人兼首席顧問胡仕波受邀參與慈善信託主題論壇,與眾多行業大咖一起就慈善信託助力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策略和路徑展開討論。
以下漢正家族辦公室就帶領大家一一回顧這次漢正家辦參會的亮點。
慈善信託賦能計劃吸粉200+
「慈善信託是什麼?」「慈善信託門檻是不是很高?」「慈善信託與直接捐贈相比有什麼優勢?」「設立慈善信託和設立基金會有什麼不一樣?」……
漢正家辦推出的「慈善信託賦能計劃」引發了最多的好奇和關注,眾多公益夥伴和公眾都前來問詢他們對於慈善信託的疑惑,展位工作人員都耐心一一為其解答。
據介紹,慈善信託賦能計劃是漢正家辦推出的慈善信託市場教育類產品,內容涵蓋慈善信託賦能社群、慈善信託高端沙龍以及1對1慈善信託案例諮詢。
社群福利豐富,包括《慈善信託實務乾貨集》、知識錦囊和案例等的定期分享、實務培訓工作坊的優先參與機會以及專業書籍報告的購買優惠。
慈展會三天,超過200人加入了慈善信託賦能計劃。計劃後續也會持續向關注慈善信託的公眾人士開放。
漢正家辦表示,希望通過「慈善信託賦能計劃」,開展慈善信託相關的市場教育,讓慈善信託更「親民」,以及有更廣泛的群眾認知基礎,助力推動慈善信託在促進公益慈善事業中的作用。
Expo Walk:漢正家辦帶領觀眾雲逛展
慈展會上,漢正家辦公益慈善部總經理羅軼之通過Expo Walk直播的方式帶領線上觀眾雲遊展會。
在1個多小時的直播中,主播帶領線上觀眾遊覽了全部2個場館,向觀眾展示了漢正家辦在本次展會上的特色內容和參展福利,不僅帶大家一飽眼福,還與平安銀行、友成企業家鄉村發展基金會、東莞文化館、北京協作者等機構展位進行了友好互動,帶領未能到場的朋友以第一視角感受了豐富多彩的慈展會。直播在線觀看人次接近200人。
首席顧問胡仕波受邀參與慈善信託圓桌對話
在慈展會的第二天,「慈善信託:重點難點問題、解決對策與實踐創新」主題論壇召開。
中國慈善聯合會慈善信託委員會榮譽顧問、中華慈善總會家風傳承與慈善信託委員會委員、特華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學術總指導高傳捷,發表「《慈善法》修訂背景下慈善信託發展方向和趨勢展望」的主題分享。
高老師表示,慈善信託8年的實踐證明,慈善信託制度具備必要性、慈善信託實施社會效果良好、慈善制度不完善,這三點是《慈善法》修訂的基本前提。
另外,浙江工業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公法與治理研究院副院長李德健和深圳市社會公益基金會代理秘書長項先冬分別就《共同富裕時代慈善信託的規範內涵、制度功能與實踐創新》、《慈善組織推動慈善信託發展的實踐路徑與方法》進行主題分享。
漢正家辦創始人兼首席顧問胡仕波受邀參與慈善信託圓桌對話。
在談及如何推動家族慈善信託這一問題時,胡仕波表示給予委託人足夠的人格尊重,以及尊重委託人的意願自由是非常重要的兩個方面。他舉例說明,有些地方的民政部門慈善信託的備案制不能完全執行,依然在走行政許可,對委託人進行各種審核。「我們必須讓委託人(捐贈人)開開心心地去做慈善信託」,胡仕波表示。
通過這次慈展會,漢正家辦與眾多的公益夥伴和社會公眾進行了深入坦誠的交流,也從公眾到行業普及了對「慈善信託」工具的認識和了解,收穫累累碩果。期待明年我們再次相約中國慈展會,持續推動慈善信託的行業影響力。
漢正家族辦公室,專注家族信託、慈善信託、股權信託、社群信託設立、運營及資產配置;基金會設立、財稅管理、戰略諮詢、等級評估等服務;更多信息可搜索【漢正家族辦公室】至官方網站進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