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這座大山上,有人生來就站在山頂,有人生來就身處谷底。
身處低位的人,沒有不嚮往山頂的。
但要麼因為懶惰麻木,要麼因為功利冒進,多數人甚至還沒開始逆襲,便已無奈放棄。
能成功逆襲的,都非尋常之輩,其自身特質,亦非常人所有。
在河北農村,有一個叫王心儀的姑娘。
她有兩個弟弟,母親體弱,姥爺臥病,一家子的生活全靠兩畝薄田和父親打零工支撐。
去年的這個時候,她考上了北大,同時還寫了一篇「感謝貧窮」的文章,引爆網絡。那篇文章,我現在讀來,內心依然十分複雜。
在文章中,她說,她要感謝貧窮,感謝貧窮讓她能夠近距離接觸自然,讓她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感謝貧窮,賦予她生生不息的希望和永不低頭的氣量。
可是,她也在文章中說,因為貧窮,她曾遭到同學們的嘲笑,因為貧窮,她曾痛苦、掙扎、迷茫,甚至於,因為貧窮,她還曾在很小的時候,承受失去至親的痛苦。
貧窮,從來不值得感謝。
貧窮,就是貧窮,它禁錮人的思維,踐踏人的自尊,束縛人的發展,讓人在生活面前,不堪一擊。
王心儀是在真心感謝貧窮嗎?
要是真心感謝,她就不必用那樣大的篇幅,訴說貧窮帶來的傷害了。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她只是在接受了貧窮的同時,有意看到了貧窮好的一面而已。
面對貧窮,沮喪抱怨沒用,仇視控訴更沒用,只有接受它,但又不被它同化,才有可能戰勝它、擺脫它。
貧窮,不會帶來成功,它只會阻礙你前行的腳步。但是,貧窮可以讓一部分不安於貧窮的人,痛定思痛,完成人生逆襲。
人需要樂觀,否則,便會整日生活在痛苦、抱怨之中。
但樂觀不是傻樂,否則,人就會變得麻木、迷茫,從此失去前行的方向。
大凡能成功逆襲者,都是樂觀但又不甘心的人,他們豁達看得開,同時,又清醒不安分。
我出身農村,自小便對文字很是痴迷,但是,因為家裡沒有閒錢買書,我的閱讀資源很是匱乏。
我能閱讀的有且僅有課本。
於是,每學完一篇課文,我都會先抄上兩遍,然後大聲朗讀無數遍,之後再熟練背誦。
後來,無意間得來一本破舊不堪的《紅樓夢》,我更是前前後後,讀了不下五遍。
長期背誦課文和死摳一本書的結果就是,我的寫作水平大幅度提升,後來還考取了文學專業的研究生,這當然算不得實現了人生逆襲,但我實現了與文字為伍的夢想,至少內心是幸福的。
大家都說我沒有讀過太多書,卻能寫出還算可以的文章,大概是有天賦。唯有我自己明白,我不是有天賦,我只是把手頭有限的資源,利用到了極致。
世界上的資源是有限的,資源的分布也是不均等的。
少數人生來就含著「金湯匙」,不用爭取,便會有大把的資源送到面前,他只需要挑選適合自己的,拿來使用即可。
多數人天生資源匱乏,手頭能用的資源既有限又不好用,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拿起來一邊嫌棄一邊將就使用。
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你不需要學會十八般武藝,但一定要精通一種。
同理,想要實現人生逆襲,你只需要把你手頭的資源,利用到極致,便足可超越大多數人。
資源不在多,有用即可;資源不在好,能真正有效利用就行。
身處低位,若能將有限的資源真正吸收融入血液,成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這資源便可轉化為你的利器,助你披荊斬棘,無往不利。
五年之前,遼寧文科狀元從香港大學退學復讀,再次高考,依然是文科狀元,順利被北京大學錄取。
六年之前,劉丁寧被港大錄取,獎學金約合人民幣52萬元。
但開學不到一個月,她就退學了,因為實在無法適應。
如果將就讀下去,以劉丁寧的聰慧,她能撐到畢業,但一定讀不好。
於是,在錯誤還未演變成更大的錯誤之前,她選擇了及時止損,退學再考。
經濟學中有個名詞,叫「沉沒成本」,指的是已經付出,無法回收的成本。
於王丁寧而言,港大的獎學金、損失掉的一年時間,就是「沉沒成本」。
在高昂的「沉沒成本」面前,她沒有絲毫留戀,而是選擇從錯誤中及時抽身,回到了正軌。
而今,她北大畢業,又被保研,終於在人生的快車道上越走越快、越走越遠。
人生要面臨的選擇很多,難免會行差踏錯。
身處低位之人,可選擇的本就不多,所以更要慎重。
如果不小心選錯,聰明者會亡羊補牢,選擇忽略「沉沒成本」,及時止損糾正,不讓自己在前行的路上,南轅北轍。
《極限挑戰》中有一期,男人幫回到1984年的溫州,白手起家,開辦服裝廠。
黃磊依靠誠信和對工人的關心,一步一個腳印,把服裝廠辦得越來越好。
而孫紅雷拿到訂單後,還貪心地把張藝興、王迅的單子都搶了過去。
因為單子太多,他無法完成,更做不到按時交貨,最終不僅被罰款,而且廠子也倒閉了。
孫紅雷心中有大抱負,可他太過急於求成,不考慮自身實際,便貿然搶單,折戟是註定的。
世上沒有一場逆襲是容易的,更沒有一場逆襲是可以一蹴而就,一舉成功的。
相反,急於求成,只會帶來浮躁、焦慮、盲目、冒進,最終非但無法逆襲,還會一敗塗地。
任何一次逆襲都是有風險的,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成功。
只是,對於身處低位的人來說,做不到百分之百的成功,便意味著百分之百的失敗。
他們的機會太少,也太珍貴了,實在浪費不起。
於是,他們只能通過自身努力,儘可能地把風險降到最低。
在機會來臨前,他們會平心靜氣,蟄伏修煉自身,待機會到來,再瞅准發力,進而一擊即中。
在面對一個複雜的任務時,他們會先制定長遠目標,而後再把目標分解,集中精力,各個擊破。
心懷未來,志向高遠;活在當下,腳踏實地。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人生逆襲。
逆襲成功者,也曾是平凡的普通人。
世界上哪裡有什麼天才,不過是他們比普通人多用了一份心、多出了一份力,把自己的閃光點發揮到了無限大而已。
他們從不因無法改變的外部環境哭泣,只是在接受的同時,磨鍊自身,謀求改變。
他們從不對少得可憐的資源心生怨恨,只會靠著自身力量,把有限的資源利用到極致。
他們從不在錯誤面前自怨自艾,只會及時把自己從困境中拉出,尋求補救之策。
他們從不在未來面前好高騖遠,只會在立志後,努力把每一步走得堅實而有力。
身為普通人,只要勤加修煉自身,擁有了上述四大特質,成功逆襲,亦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