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了100頓火鍋,我發現這4類新品賣爆了!

2022-06-24     火鍋餐見

原標題:炫了100頓火鍋,我發現這4類新品賣爆了!

最近,火鍋界都流行什麼?

炫了100頓火鍋後,餐見君發現,尤其在川渝地區,各大火鍋店的產品正在發生疊代:

「巨型」滷味刷新認知;產品微創新成趨勢;炸物系列爆發......

緊跟需求,產品微創新勢不可擋

川渝火鍋競爭激烈,只有不斷「內卷」、不斷創新,才能進化生存。

不難發現,老三篇、牛肉、蝦滑等傳統經典產品還會繼續流行,但在此基礎上會有一定的微創新,或從形狀、或從擺盤、或從搭配,但其背後有一個共通的原則,就是緊跟消費需求——

1、紅燒圓子蛋

後火鍋 紅燒圓子蛋

獅子頭大小的圓子裡,包著一個虎皮蛋,稍微紅燒一下就入味了,下到火鍋里煮片刻,裹滿紅油的圓子蛋一口下去,紛紛綿綿的雞蛋黃,實在飽滿的肉感,過癮!

其實,肉丸和虎皮雞蛋都是很常見的食材,後火鍋卻把兩者相結合,超乎了想像,碰撞出了不一樣的火花。

這種A+B=C的產品創新方式,永不過時。朱光玉的新品椰漿蝦滑也是同樣邏輯。

朱光玉 椰漿蝦滑

2、油辣子現攤苕皮

現攤現吃、比鍋還大!在重慶,我發現一個好東西:現攤苕皮。大芊金、瑞君香、土貨火鍋等品牌真的把苕皮玩上了天花板。

現攤苕皮爆火,背後有兩點原因:一是它外形很大,差異化明顯,一眼就能讓人記住;二是在明檔現攤的動作,讓顧客有參與感,這兩點也決定了它具備傳播性和話題度。

3、千絲黃喉/瀑布土豆絲

片狀黃喉常吃,千絲黃喉可不常見。切成絲絲的黃喉,拈起一筷子「七上八下」,黃喉微微髮捲,熱辣鮮香,爽脆的口感在唇齒間「咔吱」作響,直到碼字我還在回味。

千絲黃喉

同樣原理的,還有火爆火鍋圈的「瀑布土豆絲」,也是改變了土豆的常規呈現,一道道垂天而下「油」簾,如同瀑布一般,瀑布土豆絲堪稱鍋底的試金石,鍋底辣不辣,一試便知。

瀑布土豆絲

這兩款菜品爆火川渝的背後,是餐飲人對顧客消費需求的捕捉和把握

炸/烤物爆發,產品線更具煙火氣

這次,餐見君發現,川渝火鍋店裡的炸物的品種越來越多,升級趨勢也愈演愈烈。

最開始,是小酥肉、油炸掌中寶這類小吃,現在則融入了形式更加豐富的炸物系列,產品線更具煙火氣和傳播性。(相關閱讀:為什麼炸物成為流行?)

不少火鍋店出現了單獨的炸物檔口,能明顯感覺出,炸物在火鍋中的比重越來越大,火鍋+炸物這陣風也慢慢起勢——

1、超大一個炸蛋

電台巷 貢菜炸蛋

螺螄粉里吃過炸蛋,沒想到現在火鍋里也可以加炸蛋了!

將雞蛋液炸成大片,平攤在盤子上,呈現方式給人分量感十足,拍照也好看。像楠火鍋、洞子火鍋、電台巷等許多品牌都見到了它的身影。並陸續出現了雙椒炸蛋,貢菜炸蛋升級版。

操作簡單成本低,還具備網紅屬性,顧客點單無壓力,你可以認真考慮一下了。

2、脆皮五花肉/肥腸包大蔥

肥腸包大蔥

這兩款產品大家或許不陌生,都屬於火爆全網的小吃,是年輕人爭相打卡的對象。

他們單獨就很好吃,煮進火鍋更絕,尤其是肥腸包大蔥,鹵肥腸的軟糯香辣,綜合了大蔥的清香回甜,妥妥的深陷搭配。

好比付一八火鍋的脆皮五花肉、洋馬兒火鍋的肥腸包大蔥,也給了消費者一個被選擇的理由。下一個應用到火鍋的網紅小吃是誰?不妨大膽預測下。

3、黑虎蝦蝦卷

黑虎蝦蝦卷

玖嘉久在前不久的新品發布會中,發布的一款炸物新品。主要原材料是黑虎蝦,餡料充足,也可以擺出造型感,作為火鍋店餐前小吃的潛力,將來有一天替代小酥肉,也是有可能的。

與其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後火鍋的炸蔥蔥卷,形狀很像蔥,外皮酥脆,裡面是軟糯的土豆泥,口感豐富。

「巨型」滷味,再次刷新大眾認知

這次,餐見君驚訝地發現,在川渝地區的火鍋店,滷味菜品占比很大的比重,耙牛肉、鹵肥腸、滷雞爪等,基本成為標配!

只不過,在食材的選擇和體量的呈現上有所突破,川渝火鍋的滷味系列,再次刷新了大眾的認知——

1、一整隻雞

楠火鍋的姐妹品牌杉姐火鍋,上新了一款名為「一整隻雞」的火鍋全雞,滷雞是提前腌制好的,雞肚子裡有乾花菜和小鮑魚,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在牛油火鍋里燙。

無獨有偶,瓜西西火鍋也有這道菜,十分有記憶點和噱頭,但餐見君有個疑慮:吃完這隻雞,還有胃容量吃其他菜嘛?

2、火鍋豬蹄

整隻的火鍋豬蹄,也陸續受到各大火鍋店老闆的重視,從滷味跨界到火鍋。

何平舅舅街市火鍋、杉姐火鍋、儀表廠火鍋等,都有這款不可一世的「大豬蹄子」,成為Z世代點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吃又上頭。

不難發現,「整隻」「整個」「整條」這類巨物呈現,正在成為流行,它不僅有傳播的理由,更給了消費者嘗鮮和性價比的概念

流量擔當,夏季冰品卷到天花板

夏天的快樂,就是要吃冰。

刨冰,高顏值、造型獨特、互動性強,給了顧客超值、驚喜的感受,同時也利於自發拍照傳播,無疑是夏天最炙熱的「流量擔當」。去年,川渝火鍋串串店就已加入「冰海戰」,推出的各色刨冰、雪花冰、綿綿冰等......

今年,火鍋店的冰品似乎更「卷」了——

1、小面冰

圖片源於「成都范兒」

後火鍋的刨冰確實會玩:黑金栗子小面冰和番茄肥牛小面冰,成為小紅書刷屏的流量密碼。

「小面」端上桌,不是湊近感受到冒著冰氣,真的讓人傻傻分不清。麵條部分由栗子泥製作而成,綿密沙沙的口感非常細膩,不會甜得齁。

得個「最具創意獎」也不過分,是不是和別家的立刻有了差異化?

2、椰子灰牛乳冰

朱光玉的牛乳冰系列,裝在金屬色的餐碟里,造型美麗,擺盤精緻。

尤其是椰子灰牛乳冰,顏色太酷了,奶磚、冰淇淋、牛乳冰......整一個黑灰配色,哥特氛圍有了。可能椰子也沒有想到,自己會被研究的那麼透徹。

哪裡都好,but 椰子灰嘛,吃完嘴巴一整個黑。

3、生椰拿鐵

巴蜀大將 生椰拿鐵

火遍成都的生椰拿鐵也到火鍋餐桌上了,火鍋+咖啡的CP我可以!

巴蜀大將的生椰拿鐵,椰乳搭配冷萃咖啡,配上Q彈軟綿的棉花糖,香醇濃郁,「成都」字樣的拉花設計和蓋碗茶器具,處處都透出這很成都的氣質。在火鍋店像喝茶一樣喝咖啡,又解辣又有趣。

4、椰子蛋/椰子雪糕

與市面上的椰子蛋產品不同,海底撈的新品椰子蛋主打「一椰三吃」概念,,超大一個椰子蛋,先喝椰汁,再吃椰肉,最後將椰奶菜菜倒進椰子蛋里,自製清涼補品。

這次一起上新的還有椰子雪糕,「連殼都能吃」,很快在社交媒體打響。

這波火鍋新品盤點未完待續,餐見人在創新的路上也永無止境!

您看好哪款產品?請投票告訴餐見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5fffff03ec09dc90f11f3878c0894a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