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漢封城的時候,鍾南山說過一句話:「武漢是個英雄城市,肯定能過關。」
鍾南山說完這句話,就紅了眼眶。
當時,大多數人還不清楚,這句話意味著什麼。
直到今天,武漢封城的第14天,我才親眼看到,什麼叫做英雄。
2020年1月23日,武漢市提前10個小時,宣布了即將封城的消息。
10個小時的時間裡,沒有出現電影中人人爭相逃離的畫面,甚至連離開武漢的交通,都沒有出現擁堵。
一切顯得有條不紊。
900萬武漢人,絕大多數選擇響應號召,死守武漢!
哪怕明明知道,武漢當時的醫療資源嚴重不足,他們也要死守武漢。
哪怕明明知道,留在武漢,會面臨更大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他們也要死守武漢。
哪怕明明知道,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們可能面臨物資緊缺,一切會變得難以預料,他們也要死守武漢。
武漢,是武漢人的家。
只要還有一線希望,他們也要不計代價,守住自己的家。
儘管逃出去,意味著能得到更好的救治。
儘管在生死關頭,求生,是一個人的本能。如果做好隔離,逃離武漢,並不是一件特別丟臉的事。
但留下來的武漢人,毅然把病毒關在了自己的城市裡,用生命築起了一座防線。
-2-
武漢人,何輝,54歲。
武漢封城後,公共運輸暫停,很多醫務人員面臨出行不便的問題。
一邊是生命垂危的患者,一邊是急得要哭的醫生。
何輝主動加入志願者車隊,負責護送醫務人員上下班。
所有人都知道,醫務人員每天要接觸大量感染者,開車專門護送醫務人員,也同樣意味著更高機率的感染。
但如果不這樣做,那些等著救命的患者,只會更絕望。
何輝義無反顧地做了一段時間的志願者,他說:「有一份力量就出一份力。」
這樣的志願者,在武漢還有很多很多。
然而,幾天之後,何輝身體出現不適,發熱、乾咳,呼吸困難。只好中斷了志願者的工作。
他去醫院拍了胸片,兩個肺都已經發白。
2月3日下午,他坐上救護車,沖家人擺擺手,囑咐他們做好隔離。
家人說,他看起來很冷靜,也很堅強。
第二天下午4點,何輝永遠離開了。家人通過醫生,收到他悄悄寫好的遺書。
原來,死亡,早已在他的預料之內。
何輝的家人說:「他很關心社會、很開朗、很善良,不管是什麼人找他幫忙,他都會不顧自己去幫別人。」
「我們是大家族,有40多人,他是我們整個家族的脊樑。」
其實,何輝不僅是他們家族的脊樑,更是武漢成千上萬的脊樑之一。
他是武漢所有和病毒進行肉搏,甚至命博的英雄之一。
-3-
在肺炎患者的求助帖中,有一個讓我久久無法忘懷。
發帖人是一個77歲的退休教師。
他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
兒子在抗疫前線,負責焚燒醫療垃圾,忙得沒空回家。
女兒已經因為新型冠狀肺炎去世。
現在,家中只有他、老伴,和已故女兒留下的,僅有13歲的外孫女。
三個人均已感染。
其中,兩位老人雙肺感染,13歲的小女孩單肺感染。
77歲的老人摸索著使用微博,向外界呼救,不為自己,只求能給13歲的外孫女找一條生路!
學會發微博後,他發出的第一條內容,只有兩個字:「你好。」
那一刻,已經是凌晨1點多。
我完全可以想像,這是怎樣一個彬彬有禮的退休老教師。
大概就是那種永遠體面,穿得板板整整,待人客氣溫和,連上公交車,都默默排在最後的老人家。
如果不是這次疫情,他絕對不想給人添一點麻煩。
兒子在前線,他表示完全理解。
女兒已經走了,他顧不上悲痛。
老兩口嚴重感染,他已經視死如歸。
他唯一挂念的,就是剛剛失去了媽媽的外孫女,能不能得到救治。
自己死後再見到女兒,能不能給她一個滿意的答覆。
這是許多武漢人,目前悲壯的生活,也是他們當初選擇「死守武漢」之後,做出的犧牲。
-4-
提到武漢人,可能有人會說,武漢是這次疫情的源頭。
他們只記得,有人在武漢吃了蝙蝠,有人在疫情發生後離開武漢,導致全國各地都有病例。
而武漢,只是病了,因為極少數人的錯誤病了。
大部分武漢人,都是無辜的受害者。
甚至那些臨時決定逃離武漢的人,絕大多數也做好了隔離,不是故意要把病毒帶得更遠,而只是想活命而已。
2月4日,人民網發布了一組數據:
截至到3日晚24時,全國確診病例的病死率是2.1%,湖北省3.1%,武漢市4.9%。除湖北省外,其他省病死率0.16%。
也就是說,留在武漢的病死率,是湖北之外的30倍!
那差不多是:「逃出去,就能活!」
而武漢人沒有做逃兵,為了避免疫情擴散,他們放棄了逃命的權利,和病毒做殊死搏鬥。
這就是為什麼鍾南山說:「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因為這裡活著一群堪稱英雄的武漢人。而英雄,是註定悲壯的,要面臨慘烈的犧牲。
他們和當年在戰場上,用肉身來堵炮筒的先輩們,沒有區別。
看到這樣的武漢人,你有什麼資格指責他們?又怎能不感到敬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