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北京市人社局發布了2023年度城鄉居民養老保障相關待遇標準的通告(京人社發【2023】5號),提升居民養老待遇水平,屆時全市58.81萬名享受居民養老保險的居民退休者受益。
不管是北京的職工養老保險退休金標準還是居民養老保險的退休金標準,都是逐年上升的,新規趨於平穩,能全方面照顧到參保人,對於提升個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具有新的的意義。
北京2023年度居民養老保險調整
一、以年齡為界,增幅傾斜高齡老人
針對年齡不同,分為兩個檔次,總結來看年齡越大,享受的待遇漲幅越高。具體標準:不滿65周歲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7元;年滿65周歲及以上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2元。相比於2023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有了年齡的檔次區分,並且增幅有了明顯上升。有利於照顧高齡退休人員,讓他們的生活幸福感和滿足感。
二、基礎性養老金穩步提升
自2023年3月1日起,符合按月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障待遇條件的人員,基礎養老金標準調整為每人每月887元,福利養老金標準調整為每人每月802元。相比於2023年的基礎性養老金,每人每月850元,同比上漲27元;福利養老金標準相比於2023年的765元,同比增長37元。
總結2023年度養老金方案:
此次調整後,北京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金和福利老金的最低水平分別為887元和802元,僅次於上海的1200元,目前,位於全國第二名,這也是經濟高度發達的體現,也是對當地退休居民的一種優惠福利。這樣的養老金水平遠遠超過其他省份。比如,山東地區基礎性養老金為每月100餘元,這麼一比,北京養老金水平是山東省的7-8倍之多。
居民養老金如何計算?
城鄉居民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是由2023確定的基礎性養老金的最低標準,根據經濟發展和物價變動情況,適時調整全國基礎性養老金的最低標準。每個省市會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來確定本省市的居民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準目前為個人帳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但是一次性補交的不會享受現在的政府補貼
目前北京市的參保人在參保繳費時,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在1000元到9000元之間自行選擇繳費金額,並按不同繳費標準享受補貼。其中,對選擇最低繳費至2000元以下(不含2000元,以下類同)標準的,每人每年補貼60元;選擇2000元至4000元以下標準的,每人每年補貼90元;選擇4000元至6000元以下標準的,每人每年補貼120元選擇6000元至最高繳費標準的,每人每年補貼150元。
舉例分析
假設北京市的王先生今年70周歲,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15年,繳費檔次為2000元/年,按年繳納享受財政補貼60元/年,則個人帳戶月為(2000+60)*15=30900元,則2023年其養老金為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887元個人帳戶養老金=30900÷139=222.3元高齡補貼:42元
則王先生2023年的城鄉養老金為887+222.3+42=1151.3元
不得不說,這樣的居民養老保險水平太高了吧,山東才120餘元,整整差了7倍多!這樣的養老金標準,你羨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