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連馬拉松最後衝刺時刻,中國小伙尹順金被一輛賽事車橫檔後,最終獲得第7名......
對於賽會組織者而言,這是一個不小的失誤。但考慮到運動賽場瞬息萬變,偶爾發生意外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此後,這一事件卻在網上持續發酵、頻頻登上熱搜,甚至被有心人冠上了「陰謀味道」。
最初,網友只是將怒氣噴向了這輛製造意外的白色賽事車。作為肇事者,這輛處在輿論風口的「賽事全面」,確實是組委會裁判團隊配置的競賽序列車。據專家介紹,只有序列車才能擁有比賽時進入賽道執裁的權利「賽事全面」還是重要的國派技術官員的乘用車。
據專業人士介紹,為了不影響終點區域賽事秩序,比賽終點前會設置人車分流通道,序列車輛沿分流口駛離賽道,運動員則沿賽道繼續比賽,當其他序列車輛陸續左轉進入分流口時,這輛賽事全面車則在左轉時阻擋了尹順金前進的路線。
儘管可能存在比如車上裁判與路邊指揮裁判溝通失誤,裁判被視線干擾沒有發現運動員等諸多原因,但毫無疑問這輛賽事車都要對它的失誤負主要責任。
至此,這起車擋人事件的前因後果已經十分明晰。但沒想到,這場爭議此後非但沒有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自媒體蜂擁而至,以網絡營銷方式,將賽事執行方智美體育推上前台,通過「黑幕」、「間諜」、「涉賭」等陰謀論助推快速傳播,以吃人血饅頭的方式完成自媒體引流的目的。
智美體育很快給予了否認。智美體育10月19日發布聲明稱,第33屆大連馬拉松賽事直播中出現的「賽事全面」車輛屬於競賽管理用車,我集團旗下智美體育文化(浙江)有限公司僅為第33屆大連馬拉松提供賽事運營服務,服務內容不包括「競賽執裁和競賽管理」。
換言之,智美體育根本無權對此車輛作出管理和使用。更進一步,賽事用車內坐有裁判,車外車輛指揮也有裁判,裁判由相關部門委派,與賽事執行單位沒有關係, 對於掌控裁判用車、干擾比賽的懷疑與指控,智美體育壓根兒就「做不到」。
作為中國第一家整體上市的綜合性體育產業集團,十年間,智美體育已經累計運營數百場大型城市馬拉松,積攢了成熟的經驗與良好的聲譽,這樣一家民營企業,在疫情後時代行業復甦重要時刻豈會用這麼低級的手法做有損自身品牌的事情。
不少大連馬拉松賽事參塞者直言,「其實大連馬拉松今年各方面都做的很好,這個事件的責任其實一清二楚,但自媒體為博眼球或受利益驅使,煽風點火甚至是藉助民族情緒唯恐天下不亂。」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國際上的每一次衝突幾乎都與民族情有關。只是,煽動民族情緒的危害可大可小。從大了講,近年的俄烏衝突,正在交火的巴以衝突,都在被民族情緒裹挾。
從小了講,近十年我們一些民眾不理智的抵制行為,也幾乎都與情緒相關。一些人受民族情緒蠱惑產生了過激行為,繼而帶來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2012年9月10日,中國民眾因日本「購買」釣魚島事件產生了極大不滿,隨後便是大規模反日遊行。這本無可厚非,但這些反日遊行卻最終演變為瘋狂的打砸搶行為。西安市民李建利駕駛的日系車,便遭遇十幾個人的圍攻。李建利的妻子哀求道,「都是老百姓辛苦攢錢買的車,我們買日本車不對,以後不買了,好不好」,但砸車的人已經紅了眼,當李建利下車試圖制止時,一個年輕人用U型鋼鎖砸向了他的頭部,致其當場昏迷......
再次回到大連馬拉松車檔人事件本身,我們是不是更應該理性的看待這個問題。
日前尹順金髮布了一則視頻。在歸責上,他認為「這是主辦方調度指揮上的一次失誤,賽後主辦方也給我打電話表達了歉意。」同時尹順金也直言,「賽事車出現確實給自己帶來了一定震驚,若否可能會取得更好的成績。」但他更呼籲大家「要理性看待這一問題,不要帶有更多情緒,要以更大的胸懷歡迎世界各國的優秀運動員來華,一起公平競爭。」
對於車攔人事件,當事人是最接近真相的存在,他的大度也更值得我們學習。
畢竟,體育賽事之所能夠跨越國界、超越山海,就是因為它具備匯聚友誼、公平競爭的理念。既然這次意外,在讓尹順金失去最後衝刺階段事關「公平」的關鍵幾秒,那我們便還給他體現公平公正的真相與歉意,這也是對一個運動員最大的尊重。
相反,如果輕信了那些將風馬牛不相及的「陰謀論」捲入其中、為提升自己流量罔顧真相的好事者,那才是真正的不幸與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