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我國古代文化氛圍最濃厚的時期,當時朝廷對於各種文化有著極高的包容度,因此誕生了一大批優秀文人,為後世留下無數經典作品。正因如此唐朝的科舉考試難度極高,每一個狀元都是人中龍鳳,正如孟郊在詩中寫道「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便體現了金榜題名之後的志得意滿。
古代封建社會下階級制度十分森嚴,而科舉考試就是實現階級跨越的一大捷徑,因此許多人都願意寒窗苦讀多年,只為了在科舉考試上一鳴驚人。雖然科考已經消失,但依然有高考存在,這也是無數窮人走向富裕的最佳途徑,每年的高考更是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人們都想知道狀元到底花落誰家。我國第一位女狀元,語文離滿分僅差一分,四十三年已經過去,她的現狀如何呢?全球都已進入高科技時代,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正因如此,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便十分看重教育事業。然而特殊時期的到來讓高考一度中斷,學子也沒有繼續學習的途徑。這一情況一直持續到1977年,我國才重新恢復高考制度,讓學生能在考場上發揮自己的才華。
雖說在農村勞作也是建設國家,但劉學紅畢竟是知識分子,她有著更遠大的理想,希望前往更廣闊的天地,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就在她懷疑人生之際,國家恢復了高考制度,對於劉學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無數學子都為之興奮不已。不過宣布消息後一個月就將進行高考,很多人都覺得時間太過倉促,無法進行充分的準備。
劉學紅對此也較為焦慮,但她也沒有考慮的時間,只想著趕緊報名。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劉學紅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之中,雖然早年間她成績很好,可畢竟已經很久沒有接觸這些知識,很多書本上的內容都已經遺忘,如今再重新學習,對於劉學紅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當然她本人並未選擇放棄,始終向著自己的夢想前進,在短短一個月時間裡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就這樣劉學紅每天都在不停做題複習,等到高考的時候她已經達到了巔峰狀態,考場上更是超常發揮,一舉奪得狀元,更是成為高考恢復後的首位女狀元,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值得一提的是劉學紅的語文成績十分出色,我們都知道這門學科和數理化不同,語文很多時候都沒有一個精準的答案,這也導致了很難有人能得到滿分,然而劉學紅距離滿分卻只差一分,這也引起許多人的好奇。
進入大學之後劉學紅依然沒有放鬆自己,她並未因狀元的身份而驕傲,反而更加刻苦學習,在天才雲集的北大依然是最優秀的學生。那個年代我國仍處於分配工作階段,畢業之後劉學紅便被安排到青年報上班,這份工作也充分展現了她出眾的文筆,其文章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時過境遷,已經過去四十三年,劉學紅也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這些年她在工作中兢兢業業,一步步向上晉升,已是公司的總經理,絕對稱得上成功人士。當然劉學紅並未忘記初心,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一直強調自己之所以有如此成就,都需要感謝我國的教育事業,同時多年來她一直致力於教育事業的發展,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回報國家的恩情。由此可見知識改變命運,學子們需要更加刻苦努力,做到真正的青春無悔。參考資料:
《登科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53283dfb1df54820ef81f67c4442a5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