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百年外灘名門風範,漢口歷史風貌區「蝶變」煥新顏

2023-12-15     支點財經

原標題:再現百年外灘名門風範,漢口歷史風貌區「蝶變」煥新顏

全球最美書店之一蔦屋華中首店落地漢口歷史風貌區

(圖源:武漢城市風貌資產集團官方微信公眾號)

越秀中交·外灘星匯園、保元里商業街區、民眾樂園等「吃喝玩樂住」項目,都在加速「上新」。

作為武漢城市更新的特色代表項目,漢口歷史風貌區正在加速「上新」。

2023年12月16日,全球最美書店之一TSUTAYA BOOKSTORE蔦屋華中首店,將在江漢路正式開業;年底,百年外灘上的公望名門越秀中交·外灘星匯園,將以低密私園現房交付;2024年春節,與武漢美術館(漢口館)一街之隔,保留老漢口裡份建築元素的保元里,商業街區將正式開街;也是2024年,位於中山大道有著百年歷史的民眾樂園,將以新面貌全面亮相……

早前已經對外開放的標誌性項目,包括經過修繕的我國保存最完好石庫門建築之一的咸安坊,在巴公房子基礎上啟幕的巴公邸商業空間,更新升級的集聚老漢口「吃」文化的吉慶街等,都已順利「出圈」並成為頂流。

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中秋國慶雙節期間,有230萬人到訪漢口歷史風貌區;平常日子裡,也是隨處可見打卡人駐足,留下一份份美好的回憶。

業內人士評價稱,漢口歷史風貌區正在發揮城市更新示範帶動效應,並助力武漢加速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武漢市人民政府於2023年發布的《關於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布局消費場景新地標,建設漢口歷史風貌區等「兩江四岸」核心地標,形成世界級歷史人文旅遊集聚展示區。

漢口歷史風貌區,「蝶變」煥新顏跑出「加速度」。

百年漢口主城的「前世今生」

打造老城新生「名門」樣本

漢口歷史風貌區是新詞,但不是新區。2020年9月,《漢口歷史風貌區實施性規劃》出爐,啟動區內舊城改造重點城市更新項目。

漢口歷史風貌區與長江創意設計城、武漢天地商圈一脈相連,位於漢口老城核心區域,北達京漢大道,南抵沿江大道,西起友誼南路,東至黃浦大街,總面積約6.02平方公里,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便捷的交通區位條件,以及獨特的老漢口生活氣息和優質的濱江生態資源。

根據規劃,漢口歷史風貌區整體通過兩軸引領、六區聯動、亮點示範進行打造。其中,兩軸為中山大道歷史文化軸和沿江百里生態文化軸,六區為六合民生示範區、三陽設計互聯區、八七歷史博覽區、青島路產居品質區、江漢時尚休閒區和漢正商貿服務區,亮點示範以重點社區、特色歷史建築改造為示範。

漢口歷史風貌區總體空間結構示意圖

(圖源:武漢發布)

啟動這一輪城市更新之前,漢口歷史風貌區已是漢口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娛樂中心,也是武漢市現存文物保護建築、優秀歷史建築保留最完好最集中的區域,更是全國少有的百年建築集聚地之一。

據悉,漢口歷史風貌區現有市級以上文保單位64處,各類文博場館21家,優秀歷史建築128處,列入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築保護目錄18處,占全市的90%。

聖教書局、保安洋行、漢口景明大樓等漢口歷史風貌區的歷史建築,見證了百年漢口的繁榮與新生,也沉澱了武漢的獨特底蘊。

過去,這裡是十里帆船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帶來了各行各業的興盛。比如,在當時的夷瑪街,即如今的黎黃陂路,周邊近3平方公里區域內,就有近30家外資金融機構和100多家洋行,被稱為「漢口外灘」,與上海外灘有得一拼。

作為我國首批歷史文化街區,上海外灘矗立著52幢風格迥異的古典復興大樓,素有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之稱。經過持續多年的城市更新,上海外灘已是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

和上海外灘的發展路徑相似,漢口歷史風貌區也正成為老城新生的「名門」樣本。如今,聖教書局已煥新為漢口城市歷史博物館,保安洋行蝶變為精品酒店,漢口景明大樓保護修繕後用作武漢發展戰略研究院辦公用房……

民眾樂園已有部分品牌開業,2024年上半年將全面對外亮相

(支點財經記者 李雲 攝 )

加速「上新」打造新地標

向世界級歷史人文旅遊集聚地進軍

漢口歷史風貌區還在加速「上新」一批商業項目,提升百年外灘區域活力和價值,打造消費場景新地標。

模仿上海石庫門風格,建於1910年的咸安坊,在2023年修繕改造後煥新迎客。這裡曾居住過船王盧作孚、藥業大王陳太乙、漢劇名角陳伯華等名人。如今的咸安坊,不僅保留了清水紅磚的老漢口建築特色,還引進了茶咖、餐飲、藝術空間等現代生活業態,新舊融合讓它成為打卡勝地。

我國保存最完好石庫門建築之一的咸安坊煥新迎客

(支點財經記者 李雲 攝)

同樣建於1910年的巴公房子,因為順應地形位於鄱陽街、洞庭街與蘭陵路交會處,整體形狀像一艘揚帆的船橫跨在馬路中間,吸引眾多遊客尋找心動的角度,與紅牆、圓頂、雕花門廊的百年建築同框。

這棟當初由俄國茶商巴諾夫兄弟出資建設的房子,在過去拉開了綿延數萬里的茶葉貿易序幕,現今則於2022年底通過巴公邸商業空間的啟幕,引進星巴克等品牌在老漢口續寫茶咖故事。

像一艘揚帆的船橫跨在馬路中間的巴公房子

(圖源:武漢城市風貌資產集團官方微信公眾號)

2023年完成三期改造的吉慶街,集聚了四季美湯包、老通城豆皮、汪玉霞糕點等武漢老字號美食。這條最初僅有170米的街道,因特色宵夜與豐富民俗藝術表演與戶部巷齊名,有著「過早戶部巷,宵夜吉慶街」的說法。

如今,吉慶街已不僅僅是吃貨的世界,還是集歷史風貌、美食娛樂、紅色旅遊、文化創意等為一體的城市名片。

有遊客評價稱,即便是特種兵式旅遊,在漢口歷史風貌區至少也能逛上一個月,每天的打卡地還不重複。再現百年外灘名門風範的漢口歷史風貌區,已然成為獨具老漢口特色的歷史文化旅遊勝地,並加速向世界級歷史人文旅遊集聚地進軍。

百年外灘上的公望名門

締造高品質封藏級現房

吃喝玩樂的城市更新項目都有了,漢口歷史風貌區的高品質人居項目必然要跟上,通過傳承與更新,締造高品質百年外灘上的公望名門,從吸引人到留住人,展現城市魅力特色,激活消費內需潛力,讓人們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2023年發布的《武漢城市更新三年行動方案》提出,武漢將進一步優化空間格局、提升功能品質、改善人居環境、彰顯城市特色、激發城市活力,精心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打造一批體現武漢特色、代表武漢水平的城市更新試點項目,發揮好示範帶動效應。

漢口歷史風貌區,歷史上就是名門集聚地,可謂名門源起、名門血統、名門文脈、名門人物之地。上世紀20年代,漢口「地皮大王」劉歆生就在這裡倡導建設輔義里、豐壽里等模範居住區。美國著名傳教士魯茲、知名記者史沫特萊,以及國內的「棉花大王」黃少山、著名作家蕭紅等名人,也都曾在這裡居住。

如今,主要肩負打造人居典範重任的,是漢口歷史風貌區的青島路產居品質區,位於其中的江漢路、京漢鐵路、大智路、中山大道圍合區域,更是核心區。

傳承名門風範,坐落在這裡的越秀中交·外灘星匯園,由雙國企越秀地產(00123.HK)和中交地產(000736.SZ)聯合打造,通過獨創百年外灘上的公望名門,喚醒老城土地活力,盤活主城資源,再次疊代武漢高端人居代表作品。

百年外灘上的公望名門越秀中交·外灘星匯園

作為漢口歷史風貌區城市更新的人居品質代表項目,越秀中交·外灘星匯園將於2023年底交付,是穩妥妥的現房,保障力槓槓的。投資大師巴菲特締造了無數投資神話,「不下賭注,只買看得見的資產」,是他的投資理念之一。在當前房產處於魚龍混雜局勢下,這種理念同樣適用於房產領域,因為現房就是一種「看的見」的資產,具有更強的安全性和直觀性。

走進越秀中交·外灘星匯園,會被它以內環文脈、名師設計、傳承名門、摩登現代、低密私園、會館物業等特色吸引。因為項目是以封藏級現房,致敬百年漢口人文風貌。

越秀中交·外灘星匯園由梁志天、匯張思等國際級大師團隊擔綱建築設計,傾心打造了內環罕見的約3.02低密式里份洋房和小高層產品,通過雙C字形超前規劃布局,不僅最高可實現約90%得房率,還重塑了歷史與現代元素融合的經典建築造型。

傳承百年外灘風範,越秀中交·外灘星匯園通過提取萬國門、石庫門、里份等歷史建築元素,結合百葉窗、紅磚牆、黑漆鐵藝等獨特造型,並融入經典大都會外立面風格,形成了復古而又摩登的建築形象。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漢口歷史風貌區寸土寸金的土地上,越秀中交·外灘星匯園是區域內唯一的公園式住宅,項目精築近7000平方米名流雙私園,打造既具有老漢口氣質又擁有摩登氣息的都會公園,承續百年漢口精英圈層生活方式。

物業服務方面,項目由全國物業服務TOP5綠城服務(02869.HK),為業主提供專屬會館式模範生活服務。公開信息顯示,綠城服務已十年蟬聯「業主滿意度第一」,並連續多年獲得「中國物業服務百強滿意度領先企業」第一。

越秀中交·外灘星匯園是漢口歷史風貌區的唯一公園式住宅

正因有越秀中交·外灘星匯園這樣的項目支撐和帶動,在保護傳承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的漢口歷史風貌區,當之無愧已成為城市內環核心的優選居住地,名門效應進一步放大,區域活力得以持續提升,生活品質則是提質又提量。

復古而又摩登的精緻生活

是人群心動的理由

若以越秀中交·外灘星匯園為圓點,在這裡的生活每天都是精彩的:早起下樓步行幾百米,就可到吉慶街來一份熱氣騰騰的四季美湯包,再加一份美味可口的老通城豆皮和桂花米酒,享受一個美好的早餐時光;吃飽喝足後,順著咸安坊、巴公房子、黎黃陂路來一場City Walk,感受城市厚重複古的歷史人文氣息,還可沿路打卡鵝社書店、多牛世界等藝術集聚地,喝一個愜意的下午茶,體會現代而又摩登的精緻生活。

打卡休憩勝地黎黃陂路

(圖源:武漢城市風貌資產集團官方微信公眾號)

秉持這樣的生活理念,越來越多的人群選擇在漢口歷史風貌區紮根,或從遊客變主人,或從闖蕩武漢三鎮到選擇安定,或從提升生活品質考慮出發「紮根」這裡。賡續百年外灘生活理念,越秀中交·外灘星匯園的業主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感覺冥冥之中有一種緣分,我四五年前曾在黎黃陂路、吉慶街等地遊玩過,當時就覺得很有特色,沒想到如今在這買了房、安了家。」業主楊女士興奮地說,「我個人比較喜歡有煙火氣的地方,這裡吃喝玩樂的項目都有,很適合City Walk。而且地理位置處於內環很優越,區域價值得到了體現。」

業主張女士在武漢三鎮已闖蕩多年,她從吃貨角度解釋了自己選擇安家漢口歷史風貌區的原因,「這裡有很濃的武漢印記和城市風貌,住在這裡我一個月吃得都會不重樣,可以打卡武漢的經典美食」。

成為漢口歷史風貌區的一分子,曾女士的考慮則是從改善居住品質出發,「我之前在武漢已有房,想給家人提供更好的資源,包括醫療、交通、生活配套等」。

在漢口歷史風貌區,人文歷史與現代摩登融合的氛圍,是人群心動的理由。而未來區域的發展高度,更為他們選擇這裡吃下定心丸。

按照規劃,到2027年,漢口歷史風貌區將完成大部分改造。不難預見,屆時會有更多傳承歷史與創新發展融合的新地標出現,持續提升區域和城市魅力。而下一步,漢口歷史風貌區也將加速衝刺世界級歷史人文旅遊集聚展示區,更將以國際化視野,為土地重新賦能激發區域更多潛能,助推武漢全力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助力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

編輯丨劉定文 胡馨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50f7ee105ec5df0f3eee11ce7a141b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