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
展覽推薦官歐陽娜娜邀請您
一起來「成為安迪·沃霍爾」!
12月17號,
鎖定藝非凡直播間,
領略安迪·沃霍爾藝術生涯
在中國首次全景式呈現。
畫家?雕塑家?還是攝影師?
藝非凡雲看展
帶你解讀不一樣的安迪·沃霍爾。
直播間準備超多驚喜禮品哦
點擊卡片預約,不見不散!
把細節做到極致,
才能成就平凡之物的不凡之美。
竹細工
如果生活中有一些廢棄的竹子,等待它們的命運,或許就是被送入垃圾場焚燒。
可誰能想到,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日本藝術家「齋藤徳幸」生活下去的飯碗。
竹子編織在日本又被稱為「竹細工」。
齋藤徳幸就是一名竹編藝術家,他鐘情於用竹子做昆蟲,他的手就像擁有神奇魔法一般,能「變」出斑斕萬千的昆蟲世界。
幾乎自然界能叫得出名字的昆蟲,他都製作了出來。
卡瓦蜻蜓:尾巴很長,在交配時,尾巴會形成心形
日本棉鈴蟲:身體為綠色或棕色,並且觸角很長
枯葉螳螂;它的顏色和形狀類似於枯葉
號稱中南美最奇特的蜻蜓
小提琴甲蟲:外觀類似於小提琴,身體的周邊呈半透明的窗簾形狀
他對細節的要求很高,別看只是一隻小小的昆蟲,但是身體的每一處花紋和褶皺,都被他精準地還原。
無論是蚱蜢的觸鬚——
還是蝴蝶的花紋——
在齋藤德幸的竹藝作品中,每一處細節都無懈可擊。
他為了更好地製作昆蟲,還系統地學習過昆蟲的解剖學知識,了解昆蟲的五臟六腑,對每一種昆蟲的習性都了如指掌。
他做出來的昆蟲,和現實完美貼合, 連觸鬚的長度和寬度都和真實昆蟲一模一樣。
如果放進草叢中,不拿著放大鏡,是絕對分辨不出哪些是真昆蟲,哪些是齋藤徳幸的作品。
有一些收藏珍稀昆蟲的博物館,都來邀請他製作昆蟲模型,從而減少了對珍稀昆蟲的捕捉,保護大自然。
這些昆蟲標本,逼真到什麼程度?
放大3倍之後,細節依舊完美,挑不出來一點瑕疵。
就如下圖,蜻蜓背部的身體起伏和骨骼分布,以及翅膀的花紋,都清晰可見。
又比如下邊的蝴蝶,翅膀上的紋路,完全是依照現實蝴蝶的紋路製作,沒有一點點加工的成分。
因此齋藤徳幸製作的竹編昆蟲,又是日本小學生學習昆蟲知識的一個素材。
細鉤春蜓,生活在淡水和荷葉上
紅鹿細身赤鍬蟲,蘇門答臘島特有的大型鍬蟲
黑麗翅蜻,飛起來很像蝴蝶的蜻蜓
「空蟬」,在日本佛教中有空虛的寓意
一隻只彷佛只要放在地上,就能立刻跳動起來,讓人恨不得捉在手心裡把玩,以防止跑掉。
除了單只昆蟲造型,齋藤徳幸還會製作豐富的場景, 看他的作品, 就像看昆蟲的一出大戲!
能看出來下圖中兩隻昆蟲在幹嘛嗎?它們在準備交配,為大自然的繁衍做出自己的貢獻。
勤勞的蜜蜂,在不辭辛勞地築巢,同時也在為人類醞釀可口的蜂蜜。
一隻螳螂,捉住了一隻蝴蝶,看來晚上可以美餐一頓啦。
辛苦的螞蟻,一次只能挪動一丁點東西,連搬一次家,都是一次浩浩蕩蕩的活動。
做 昆蟲竹細, 看起來簡單,但實際很難。
因為這是一件精細活,它需要掌握昆蟲的相關知識, 需要極大的耐心, 以及大把大把時間的投入。
做之前,齋藤徳幸會先對昆蟲做好調研,光是蜻蜓就可以分為白尾灰蜻、深山川蜻蛉、細鉤春蜓、黑麗翅蜻……等等。
你要能區分不同的品種以及它們的生活習性。
然後開始測量昆蟲尺寸並描繪模型草圖。
之後選取竹子的材質,齋藤徳幸一般選用日本的真竹。
因為真竹能夠彎曲、雕刻和分層,可以做成竹片、竹篾、竹絲、竹紙等材質,生動還原昆蟲形態,但有時候也會根據要求選用其他竹子品種。
選完之後,便開始抽絲以備用。
前期工作都做完之後,便開始正式製作昆蟲。
先雕刻眼睛。
因為眼睛是最最重要的,只要眼睛足夠逼真,觀賞者也會覺得很精緻、傳神。
雕刻軀體。
先從製作昆蟲的頭部開始,設計好昆蟲的全身。要記得連鋸齒也做得清清楚楚。
雕刻翅膀。
先把竹子切得只有0.3mm寬,在鐵條上小心壓出翅膀的形狀,再用竹內側的薄膜做出翅膀上膜,最後刷上保護粉。
組合零件。
這個過程一定要小心翼翼,用鑷子慢慢地粘合,力度過大容易碎掉,過小粘合不牢,風一吹就散。
所以必須慢慢慢慢地處理,慌張不得。
每一步都需要非常細緻,這樣才可以製作出一個完美的昆蟲竹細作品。
齋藤徳幸做昆蟲竹細,至今已經有20年了,最初啟發他的,其實是課本上的《昆蟲記》。
他也很想像作者一樣,在大自然中領略昆蟲王國的魅力,但是從小生活在都市的他,卻連昆蟲都見不到。
齋藤徳幸
他悲哀地發現,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日本的孩子們將再也見不到多彩多樣的昆蟲。
他覺得這是一種不幸。
「城市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水泥盒子,把孩子們困在鋼鐵森林裡邊, 與外邊的大自然相隔絕。」
在流水潺潺的山間樹林裡捉蟋蟀的童年生活,將一去不復返,於是他想,有沒有一種方式,讓昆蟲走到孩子們的身邊,於是便獨自踏上了昆蟲竹細工的道路。
干一行愛一行,即便是做昆蟲這樣小小的物件,齋藤徳幸還是會用匠心精神來對待。
有人說這麼小的東西,又沒人會拿著放大鏡去看細節,細節做出來也沒多大的意義, 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但是對於齋藤徳幸來說,細節才是靈魂。
正是無數個細節的累計,才讓這手指般大小的物品變得精緻和耐看。
這個時代,已經很少人能夠像《昆蟲記》的作者一樣,從童年開始,就有機會一睹昆蟲們的真容。
但是齋藤徳幸用自己精湛的竹細工手藝,讓人們得以近距離觀賞這些栩栩如生的昆蟲們。
這本身就是一種偉大。
或許值得慶幸的是,在這個浮躁的時代,還有齋藤徳幸極致的匠人追求。
讓平凡之物,也綻放出了不凡之美。
圖片素材:
Twitter@noriji_s
— END —
最後介紹下我們的同名視頻號,
每天分享傳奇又平凡的匠人故事,
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把一輩子獻給手藝,
這是我所理解的匠人匠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508293109_532024-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