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迪士尼疫情後的12小時,讓我明白了這座城的魅力所在!

2021-11-01     優小加學英語

原標題:上海迪士尼疫情後的12小時,讓我明白了這座城的魅力所在!

本輪疫情,仍在蔓延。

截止到今天,已經有確診病例的達到了16個省份。

而就在昨天晚上,上海迪士尼停止遊客進入的熱搜也霸據了熱搜榜第一的位置。

10月31日,杭州確診一名新冠病例。

而就在前一天,這名患者卻曾到上海迪士尼遊玩,總共在園內待了將近11個小時。

患者從離開上海迪士尼到接到協查通報,已經過去了一天。

因為這名患者是在周六在迪士尼遊玩,正趕上周末,而周末正是迪士尼樂園遊客爆滿的日子,在這裡面有著全國各地的遊客。

任何一個遊客都有可能被感染的風險,一旦擴散,將是很多人的災難。

面對著疫情能否擴散,現在的遊客中是否有感染的病例,一切都是未知數。

如果不能第一時間採取相應的防控措施,後果將不可預料。

迪士尼樂園乃至上海,該怎麼處置?

一切,在揪動著所有人的心。

在接到杭州傳來的協查通知後,迪士尼樂園第一時間就發出了兩則通知。

一則是閉園,為配合疫情調查,所有已在遊客需接受核酸檢測。二是公布退改票細則。

前者是針對園內遊客,後者主要針對網上預先購票,或尚未進園的人。

隨後,上海交通部門發布消息,迪士尼站臨時封站。

交通部門安排220輛臨時接駁公交車至迪士尼西公交樞紐,轉送迪士尼遊客。

與此同時,傍晚6點,醫療人員、民警和志願者,已經出現在迪士尼樂園門口。

園內核酸檢測,迅速有序開始。

在工作人員快速有序的工作下,到深夜11點30分,全部遊客都完成了檢測。而上海方面也安排了車輛,讓遊客們有序離開。

短短三個小時,數萬人的核酸檢測已經完成。

從傍晚6點開始,到深夜11點30,短短几個小時,數萬名遊客的核酸檢測全部完成。

而接下來,園區工作人員的核酸檢測也開始了有序進行。

在園內疫情核酸檢測緊鑼密鼓的進行時,園外的防控工作也在同時進行著。

在迪士尼發布公告一個小時後,周末參觀迪士尼的遊客已經紛紛收到了學校或者單位發布的通知。

他們被要求核實,有沒有去過迪士尼。

上海通過大數據統計也快速整理出了周末兩天去過迪士尼的人員名單。

然後,名單立即下發給了各居委會、學校和村委會,並要求第一時間去通知名單上所有人員進行核酸檢測。

而在同一時間,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微「上海發布」,詳細的整理了本市可以24小時可以做核酸檢測的機構。

幾十分鐘後,醫院核酸檢測窗口已經有序的排起了長隊。

8個小時後,今天上午8點12分,「上海發布」公布了相關的核酸檢測結果。

周末兩天進入迪士尼樂園和迪士尼小鎮的相關人員,已累計篩查33863人,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而且,至今沒有新增病例。

杭州確診病例帶來的外溢風險,已經不大。

在昨晚,你在長夜裡酣然睡去。但是上海卻通過迅速的行動將一場有可能引起巨大災難的疫情扼殺在了萌芽當中。

僅僅用了12個小時,他就完成所有相關人員的核酸檢測,所有場地都進行了採樣消毒,切斷了任何一絲可能傳播的風險。

他處變不驚,緊張而又有序,給了所有人心定。

上海迪士尼樂園的疫情處置,太過震撼。

但如果把上海的疫情防控能力,定義為簡單的快速,仍然失之偏頗。

這次迪士尼事件中,有兩個細節讓我們看到了它暖心的一面。

一個是,在緊急通知中,迪士尼要求園內遊客迅速進行核酸檢測。

但它並沒有一刀切,將所有的院內遊樂設施關停,同時戶外演出也正常進行。

另一個細節是,雖然迪士尼暫時停業。

但因為恰逢萬聖節,所以本計劃的焰火燃放環節,沒有取消,依然正常進行了煙花燃放。讓所有的遊客在核酸檢測的同時也感到了安心。

為什麼不停運所有遊樂設施?為什麼不取消原定的煙火燃放?

是因為上海方面已有判斷,即便不去關停所有遊樂設施,不取消計劃的煙花燃放,憑藉現有的舉措,也已經能夠去控制住這次的疫情傳播。

他們不僅讓我們看到了面對疫情時高效的工作態度,精準防控;

更是讓我們看到了他們暖心的一面,不用力過度,不影響遊客和市民的正常生活。

張文宏在人民日報微博後的留言,也佐證了這一點。

他說:疫情常態化,疫情處理標準化。

感謝今天不滅的煙火,讓我們看到人類在災難前面的從容淡定與對未來的信心。

一位遊客也留言說:沒有想到煙花會正常燃放,也讓每一名遊客圓了自己的一個夢。

如果換一個城市,這一場煙花也許就會取消。正因如此,這煙花不但珍貴,也具備了某種象徵意義。

但上海做到了。

自從疫情以來,上海關於疫情的消息是如此的少。

封城、全員核酸檢測,這些詞彙從來都沒有跟上海放在一起過。

不怨天尤人,不疾不徐,迅速、科學、人性化應對,是她一以貫之的態度。

今年1月,上海出現3例本土病例。

但是上海沒有大張旗鼓的去進行全員檢測,而是只篩查了僅僅4萬多人。

而且除了相關的醫療機構,其它機構正常開門接診,所有經營場所依舊照常開放。

不過度緊張,不給普通市民過度的壓力,能讓每一位居民正常的生活。

在全國所有城市裡,上海還主動做了一件事:他不像其他城市會再流調通報中詳細的將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等個人信息公布出來,而是細心地將這些信息都去掉了,只是提及地點卻不提及人。

這也就導致上海從沒發生過一起針對新冠確診者的網絡暴力事件。

尊重個人隱私,這就是上海讓人暖心的一面。

不僅僅體現在個人隱私,上海的疫情防控措施還在各種細節中都能得到體現:

比如,居民們在前往隔離點時,被允許帶上自家的寵物。

這樣就解決了寵物主人的後顧之憂,不用擔心自己的寵物無人照料。

疫情之下,一些東西被有意無意的忽略。

甚至有人宣稱,醫療資源有限,寵物與動物們已經顧及不上。

但上海卻做到了面面俱到,讓所有的人群,和生命,都能被照顧到。

關於上海的疫情防控,張文宏有一個形象的比喻:「陶瓷店裡抓老鼠」。

意思是,既抓住老鼠,又不要打破瓷器。

既要控制住疫情,又不能對於社會群眾們的生活產生大的影響。

上海不僅僅是這麼說的,而且他們是真的做到了。

在疫苗的接種工作當中,為了能夠讓市民打疫苗減少感染的風險,上海可謂是使出了十八般武藝,送牛奶,花生油,雞蛋,洗衣液等。

甚至有的地方推出了打疫苗贏iPhone活動。

而這樣賣力的宣傳得到的結果就是,上海的疫苗接種率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

但在具體的防控措施中,上海卻沒有一絲馬虎,始終堅持快、准、細的原則。

發現疫情,就第一時間行動,對人群進行精細化區分,確保不放過一個有風險的人員,也不會過度的去影響無風險人員的生活。

而且,在疫情結束後,還會有安排人去關注疫情相關人員的心理健康。

而正是因為如此高效精細的防控措施,也會讓上海突發的疫情每次都快速地結束。

今年1月,上海兩會閉幕記者會上,上海市市長龔正說,上海最近一輪疫情已經得到控制。

從發現到結束,這輪疫情只用了7天。

許多外地人,還不知道上海已經發生了疫情,上海已經好轉。

上海的常住人口超過了2700萬,但是他們在面對疫情時,是真正的做到了舉重若輕。

低調、實幹、有溫度,用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然後,創造了幾乎天花板一樣的高度。

上海防疫,有腔調!

疫情至今,有著太多城市的防控措施值得我們誇讚。

但上海確實很少提及,只因他在很多人眼裡,從沒有過疫情。

上海雖然是一座開放與現代的國際化大都市,但是他卻沒有張揚、奢靡的氣息。

他有的只是低調、埋頭做事,勇於承擔責任,溫暖。

雖然是千萬人口的一線城市,但始終以人為本,儘量讓每個人心安與溫暖。

這就是上海。

也許當我們很多年以後,再一次想起上海迪士尼樂園的這一次疫情,讓我們印象深刻的一定是在核酸檢測時,那滿天的煙花吧。

這是意外中,帶著點神奇且美妙的浪漫。

緊張而又有序,雖有害怕和不確定,但生活仍在繼續、美好仍在發生,溫度依舊在場。

這就是上海的防疫。

這樣的上海,一定能扛得過這次疫情。

希望更多的地方,能向上海靠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98522638_120099444-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