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桑塔納,走遍天下都不怕」,大眾桑塔納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給國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款車型,那時候擁有它成為很多人不懈努力的夢。
就是這樣的一款車,如今也將面臨停產的局面。
上汽大眾儀征分公司的一份環評資料顯示,其將於2022-2023年停產大眾桑塔納、浩納、斯柯達昕銳(參數|圖片)、
昕動(參數|圖片)四款車型。
此次停產車型均為售價12萬元以下、利潤較低的經濟型轎車,原因嘛,就是因為利潤太低難抵新能源積分成本。
儘管桑塔納(參數|圖片)穩居國內銷售前列,年銷量近20萬輛,但是利潤方面並不可觀。如果將雙積分成本考慮進去的話不要說賺錢甚至是虧錢。
簡單算一筆帳,2020年上汽大眾平均燃料消耗量(升/百公里)達標值為5.18L,桑塔納的每百公里油耗為5.6L,相當於賣一輛車要虧掉0.42個積分。
2020年上汽大眾桑塔納累計銷量為179794輛,算下來一年就要虧掉超過7.5萬多個積分。
這樣的話,上汽大眾需要更多新能源積分抵消掉燃油車負積分,而目前上汽大眾整體新能源車銷量並不樂觀。
當前新能源積分價格持續水漲船高,業內預測2021年積分價格將從3千元漲到破5千元,未來價格會越長越高。
以5千元的新能源積分價格計算的話,賣一輛桑塔納要虧掉2100元。也就是說賣桑塔納,不但不賺錢還要賠新能源積分。
上汽大眾後續每年的燃料消耗量達標值會愈發嚴苛,這種情況下停產桑塔納等低端車型也就不難理解了。
作為上汽大眾經典車型,桑塔納在中國有一段曲折故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美國賣給中國一套汽車發動機技術,但是在汽車生產線的費用上卻要價很高。
大眾公司為了爭奪中國市場,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了一輛搭載美國「心」的桑塔納,且價格較低。
第一台桑塔納是直接進口整車零件到國內,花費一周組裝完成並在1983年順利下線交付。
當時定價上汽還與德國大眾產生了爭執,按照產品定價分析,德國大眾方面給出了8萬元的建議定價,而上汽最終定價18萬。
其實德國人當時的初衷是好的,只為了造好車,能把品牌推廣出去,而上汽想的更多的是怎麼能在市場中將利潤率做到最大。
按照當時的生產水平以及人民幣流通能力來說,8萬元在1985年的購買力已然非常強大。
若當時萬元戶就是現在百萬富豪計算,當時桑塔納就等於現在千萬豪車,足可成為奢侈消費象徵。
桑塔納也成為中國汽車史上的一個傳奇——自1983年至2012年87版經典普通桑塔納停產,累計銷量達400萬輛,占上汽大眾總銷量的一半以上。
再說幾句
桑塔納曾經打敗了所有競爭對手,成就一個無法超越的神話,但最終還是輸給了時代。
經典車型的落幕,並不是因為其自身產品力不足,它反映出了時代的發展,汽車廠商也需要同時進步。
情懷終究抵不過現實,再經典的車型和發動機,最終都會敗給時代,敗給最新的環保政策,惋惜又無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95303770_120094585-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