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娃的注意了!!!
這幾天科大大的同事痛風了!去檢查的時候遇到了很多十幾歲的小朋友。
他的問號臉瞬間上線,現在痛風的年齡這麼低了嗎?
網上一查還真是,《2021中國高尿酸及痛風白皮書》顯示,18歲-35歲的年輕高尿酸及痛風患者占比高達60%。
不少90後,甚至00後都加入了「痛風大軍」。
最小的痛風患者僅僅只有3歲,這不得不給各位家長們敲響警鐘:注意日常飲食,別讓孩子吃出痛風!
痛風到底有何症狀?
痛風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
該如何預防?
今天我們就這3個問題來深入展開聊聊。
說到痛風,就不得不提及尿酸。
高尿酸血症會導致痛風,尿酸是人體內嘌呤代謝的終產物,98%的尿酸以鈉鹽的形式溶解在人體體液中,人體血清中尿酸的正常濃度範圍在150~416μmol/L,高於上限稱之為高尿酸血症。
一旦體內的尿酸過剩或不能正常排出,出現大量滯留,這個過程中會釋放多種酶,會導致關節及軟組織的損傷,疼痛難耐,誘發痛風。
科大大在廣東的朋友們,每年都有一個小目標,那就是降!尿!酸!
如果尿酸降下去了,那就會免受痛風的折磨,如果降不下去,就會逐漸成為「痛風一員」!
痛風表現:關節處會出現紅、腫、熱、劇烈疼痛。
高發部位有:大腳趾、足背、膝關節、手指關節。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痛風發作後不僅要止痛,更要及時治療,不然會讓晶體永久沉積,從而形成痛風石,有的人還會變成「珍珠人」。
痛風石的硬度和石頭一樣,顏色呈白色豆腐渣樣的物體,常出現在耳廓、腳趾、手指、手腕、肌腱等處,日積月累,就會形成腫大隆起。
圖片來源:網絡
看著這些已變形的手指和腳趾,不知道會不會引起大家的重視?
痛風一般從腳部先開始,如果出現腳部疼痛的話,請大家及時就醫,如果檢查出來是痛風也一定要積極治療。
科大大同事,剛開始時也是腳疼,但沒在意,以為是不小心磕哪了。
休息了兩天後腳一著地就像有無數根針扎似的疼,去醫院檢查,才發現是痛風!
圖片來源:同事拍的
現在他每天都在控制飲食、服用藥物。
醫生告訴他,只有將血尿酸水平長期保持在 360μmol/L 以下,將沉積在關節的尿酸溶解,就可以有效控制痛風不再發作。
有人說痛風吃喝不自由都怪嘌呤,沒錯,但大家也要知道80%的嘌呤是內源性產生,剩下的20%來自體外攝入,所以,想要吃喝自由,一定要往下看!
遺傳、年齡和性別等客觀因素對痛風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但生活飲食習慣的影響更是占大成。
控制不住喝奶茶、飲料!
科大大廣東的朋友們嚷嚷著要降尿酸,可依然控制不住愛喝奶茶的嘴。
每天都要發「奶茶車」,看看這聊天記錄你就能知道,他們有多愛喝奶茶了。
喝奶茶飲料除了會變胖外,也會痛風!如果你家也有愛喝奶茶飲料的娃和成人,趕緊戒!
愛吃痛風套餐
·1周吃3次火鍋,要不起!
火鍋有三高:高嘌呤、高脂肪、高鹽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火鍋在不斷煮沸的過程中,食物中的嘌呤會隨著湯底的熬制逐漸溶解到湯中,隨著水分不斷蒸發,嘌呤的濃度也不斷升高。
而過量攝入嘌呤不僅影響尿酸的控制,甚至可直接誘發痛風。
有沒有吃火鍋愛喝湯的朋友?這種操作當真是要不起啊!
已經患有痛風的朋友,請不要挑戰生命的底線,因為它經不起考驗。希望大家不要像西安這位痛風的網友學習!
·海鮮啤酒嗨不停
吃海鮮喝啤酒是盛夏的標配,但吃一次海鮮就進醫院的朋友可不少。
不管是吃火鍋還是吃海鮮,大家都要多關注食物嘌呤含量,科大大給大家總結了中高嘌呤食物表,請保存收藏。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上圖中的食物,痛風患者請主動遠離。
不運動
吃得好,但動的少是現代人的通病,也給了很多疾病乘人之危的機會。肥胖會導致尿酸濃度上升,誘發痛風。
多運動可以促進尿酸排泄,但痛風人群切忌劇烈運動,否則會導致尿酸濃度上升,增加患痛風的風險。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每天都要控制好飲食,堅持鍛鍊+控制體重哦。
一旦痛風你的好日子就到頭了,對這句話科大大不能太認同。
畢竟痛風很難忍,但更難熬的是,啥也不能吃,只能看著別人流口水!
已經被痛風找上門的朋友,下面這張圖的文字請刻在腦子裡,以後外出吃飯只能吃這些哦!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說完了吃的,再看看啥能喝。
可以多喝的: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不能喝的:
X 酒或含酒精的飲料
X 甜飲料、可樂、果汁、維生素飲料
X 魚湯 、雞湯、海鮮湯
看到這,沒有症狀的朋友可能會問,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痛風呢?
好問題,科大大必須教你們2招:
請自覺對號入座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這些人群都是痛風的「後宮佳麗」,如果你也是其中一位,那就自求多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