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將統一規範 對就醫有何影響?

2024-06-17     北青網

記者從國家醫保局獲悉,近日,國家醫保局印發《產科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將各地原有產科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整合為30項。

各地原有產科類服務價格項目

整合為30項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是醫療機構收取手術費、治療費、診療費、護理費、檢查費等醫療服務費用的計價單元。過去,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由各省價格部門牽頭制定,各省之間價格項目不僅數量差異較大,價格項目的名稱、項目內涵、計價單位以及耗材收費等也有較大差異。

以難產接生為例,各地根據不同情形、不同方式,設立了產鉗助產、臀位助產、胎頭旋轉、手取胎盤等多個細分價格項目,但臨床上難產的情形更為複雜多樣,且隨著醫療技術發展,新的助產方式將逐步被引入臨床,過去將具體操作與價格項目緊密綁定的立項方式,導致價格項目拆分過細,無法很好適應一些新技術的收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技術快速進入臨床的現實需要。

於是此次立項指南將各地原有的產科類價格項目按照適宜分類被統一規範整合成了30項,以更好適應臨床實際。

明確「分娩鎮痛 親情陪產」等

單獨立項

《產科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明確將「分娩鎮痛」「導樂分娩」「親情陪產」等項目單獨立項,以更好適應生育觀念轉變,促進生育服務提升優化,滿足生育服務多元化需求。

根據第三方機構調研顯示,13%的女性青年存在對懷孕和分娩過程的懼怕心理。

實踐中,一些地方將「分娩鎮痛」按照原來的椎管麻醉項目收費,醫療機構因無獨立的價格項目減少了提供的分娩鎮痛的積極性;一些地方則是因麻醉醫生數量有限,無法提供服務,不能很好地滿足此類生育醫療服務需求。

本次產科類立項指南單獨設立「分娩鎮痛」「導樂分娩」「親情陪產」項目,旗幟鮮明支持醫療機構提供以產婦為中心的人性化分娩服務,鼓勵積極開展鎮痛分娩服務,支持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向孕產婦提供專業化的陪伴分娩和導樂分娩服務。

《指南》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

國家醫保局此前已先後發布《口腔種植》《輔助生殖》《中醫針法》等7批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此次產科類立項指南的出台,更好地體現了技術勞務價值的價格項目,促進產科平穩運行發展。

一段時間以來公立醫療機構產科突出體現公益屬性,醫務人員反映產科類服務項目價格水平總體偏低,技術勞務價值缺乏充分體現。以普通順產接生為例,三甲醫療機構收取的總費用(不含分娩鎮痛)大多數約2000元—4000元,其中接生的核心術式約為600元—800元。

產科類立項指南編制中,醫保部門充分尊重臨床實際,按照各方意見對技術勞務價值高、風險程度大的複雜情況和複雜操作,進行單獨立項或加收項,體現技術難度差異。構建更好體現技術勞務價值的價格項目,以促進產科平穩運行發展。

近年來,國家醫保局持續關注醫務人員勞務價值,已全面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並常態化運行,有升有降開展調價,手術、中醫等部分技術勞務類項目漲幅20%~30%,檢查檢驗類項目價格水平持續下降。

(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朱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6aaff41d4f205bc7a45d4ba07c54b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