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里的好漢吃什麼肉

2023-12-12     竹鶯說事

原標題:《水滸傳》里的好漢吃什麼肉

邱俊霖

大碗酒、大塊肉,在人們印象里,似乎是《水滸傳》裡頭好漢們餐桌上的標配。

《水滸傳》裡頭出現過的肉類食品著實不少,其中最搶鏡的自然是牛肉。有學者認為,古代禁止私自宰牛,吃牛肉可以突出好漢們的反抗精神,所以,牛肉成為《水滸傳》里肉類中的主角。

其實,《水滸傳》裡頭,好漢們正兒八經地吃牛肉的場景也就十來次。吃牛肉的地點大部分都是私人莊園或者是落草的山寨,抑或是荒郊野外的偏僻小店,唯一一次在大城市吃到牛肉的人是石秀。

話說石秀在北京大名府劫法場救盧俊義,石秀上了一個沿街酒樓,酒保前來問道:「客官,還是請人,還是獨自酌杯?」石秀睜著(著)怪眼道:「大碗酒,大塊肉,只顧賣來,問什麼鳥!」酒保被石秀這個江湖漢子嚇了一大跳,所以就上了一盤牛肉,因為牛肉相對便宜,還能撐得起台面。

但正規的大酒店是不賣牛肉的,比如,宋江被刺配到了江州,和戴宗、李逵在當地吃酒的琵琶亭酒館,就是一家老字號大酒店。宋江見李逵愛吃肉,就叫酒保上牛肉,酒保說:「小人這隻賣羊肉,卻沒牛肉。要肥羊盡有。」李逵聽了,認為酒保瞧不起人,頓時發飆:「這酒保無禮,欺負我只吃牛肉,不賣羊肉給我!」好在宋江相勸,酒保才忍氣吞聲切了三斤羊肉。

很明顯,在《水滸傳》里,牛肉便宜,而羊肉相對來說更為高檔,這也是宋代現實生活的寫照。很好理解,在封建時代,牛是重要勞動力,官府鼓勵百姓多養牛,而且禁止私自宰牛。雖然背地裡宰牛吃肉的現象應該不少,但統治階級本身要做表率,也就不吃牛肉,牛肉價格自然走低。而羊肉主要依賴進口,價格也就頗為昂貴。

所以,《水滸傳》開篇的時候,王進母子寄宿史家莊,開始吃的是牛肉,但史進拜王進為師後,史太公大喜,當即就叫莊客「殺一個羊」。後來林衝刺配滄州,途經柴進莊園,莊客們一開始托出一盤肉、一盤餅出來。柴進見了很生氣:這些村夫真沒見識,怎麼能用這些招待林教頭呢!隨即叫莊客殺羊,要用羊肉來招待林教頭這位貴賓。

除了牛羊肉外,《水滸傳》里用魚來招待客人也是常事。至於水泊梁山,更是不缺魚,林衝上梁山前在山腳下朱貴的酒店裡,便吃到了魚肉盤饌酒肴等。

宋江也很愛吃魚,還是在江州的琵琶亭酒館,喝了幾杯酒之後,宋江忽然想喝魚辣湯,同時表示:「酒後只愛口鮮魚湯。」不過,作為一位資深吃魚人士,宋江呷了兩口汁便發現這魚不新鮮,然後吐槽:「這個魚真是不甚好。」後來結識了浪里白條張順,得到了許多條鮮魚,宋江卻一時貪嘴,吃壞了腸胃,一連瀉了二十來遭。

豬肉也是《水滸傳》里的一道肉食,比如,魯智深出家前便是因為路見不平拔拳相助,不慎打死了殺豬的鄭屠,之後被迫流落江湖。

雞肉也頗受水滸好漢們的歡迎,吳用去石碣村試探阮氏三雄、想邀他們共同參與智取生辰綱行動時,幾人便在石碣村的酒店裡買了一對大雞。後來武松血濺鴛鴦樓,一路來到個村落小酒肆,想買酒肉驅寒,店主人隨便打了點酒敷衍他,謊稱店裡沒有肉。實際上,這店裡有肉:一對熟雞、一大盤精肉,只不過是留給獨火星孔亮的。武松見了之後大怒,趁著醉意,暴揍了一頓孔亮。

楊雄和石秀帶著時遷上梁山時,在獨龍山下祝家店歇腳,時遷又犯了偷雞摸狗的毛病,順手將店裡打鳴的公雞煮了下酒,之後雙方發生衝突,石秀放火燒店,惹怒了祝家莊。三人逃跑時中了埋伏,時遷被祝家莊活捉,引出了宋江三打祝家莊的故事,真可謂是一隻公雞引發的血案。

《水滸傳》里還出現了狗肉的身影。最有名的吃狗肉橋段,就是魯智深在五台山出家時,受不了平淡無味的日子,來到山下的市鎮上,在一個傍村小酒店裡,蘸著蒜泥吃了半隻狗肉,最後還懷揣著剩下的一腳狗腿,帶上五台山去大鬧了一番。後來,從五台山去東京大相國寺的路上,途經桃花莊劉太公家,太公問他吃什麼,他還說:「牛肉狗肉,但有便吃。」

水滸好漢們也吃馬肉,當然了,這樣的場景並不多見,基本上在重大活動背景下才會吃馬肉,也就是殺牛宰馬大賞嘍囉、大排筵宴等等情況。在古代,馬可是重要的戰略資源,行軍打仗離不開馬,一支部隊的機動性如何基本上看馬匹的多少。因此,一般情況下,好漢們也捨不得吃馬肉,能被烹飪的馬,大抵也是受傷或者被淘汰下來的。

此外,《水滸傳》里還有鵝、鴨等肉類,通常與其他食品並列出現,如「雞鵝魚鴨,珍肴異饌」等。

至於人肉,最有名的當屬母夜叉孫二娘夫婦在十字坡開黑店,賣的人肉饅頭了。當然了,這畢竟是小說橋段,可是當不得真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1c0c5fba112ffefd353afb1b50f07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