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高層次的女人不會總是做這件事情,傻女人卻不一定

2020-02-13     許川

在家這麼久,很多夫妻的關係已經到達了臨界點。有一位男網友在網上吐槽自己在家被罵了八百回,我看到很多年輕的網友評論說,自己在家的生活就是被媽媽「罵」,一天嫌棄好多回,從起床就被嫌棄,直到晚上睡覺。

而父親在家庭里的角色是和自己一起挨罵,在挨罵時不啃聲,兩個人共同組成了挨罵聯盟。

女性之所以喜歡在家庭中抱怨,是因為女性的情緒捕捉能力天生就比男性強。她們內心更敏感,有很細膩的感受,可以捕捉到別人的情緒,對事情的體驗也更容易產生情緒。

因為內心更敏感,所以她們有被理解和被包容的渴望,這份內心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抱怨。但「情緒捕捉能力」是雙刃劍,女性可以很敏銳地捕捉到情緒,因此可以幫助家人緩解情緒,成為家庭情緒的「穩定者」。

那麼,女性怎麼做,才能在家庭中不抱怨呢?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不要過度付出,學會愛自己。從女性的角度來說,如果說不是全情的付出,也不會有那麼高的期望。沒有那麼高的期望,後續的失望也不會那麼強,也不會感受到那麼強的一個挫敗感。所以說,不要那麼完美,也不要那麼暴怒。

如果你做7、8分的付出你很舒服,你沒有覺得有點過分透支自己,你就做7、8分甚至5、6分。你現在不僅做了7、8分,你做了10分,甚至做到12分的時候,太過疲累,情緒就不好了。人在過分付出的時候,就覺得自己被掏空了。你在那樣的時候,你就會一下子從完美付出到劈頭蓋臉的抱怨。

從心理諮詢專業的角度來看的話,當女性在把抱怨的壓力拋給男人的時候,男人其實會感受到被攻擊。那麼當男人被攻擊的時候,反擊其實一個很本能的反饋。

我覺得與其用情緒塑造對抗,不如善用自己的能力,讓它幫助家庭變得更美好。學會穩固自己的情緒,疏導家庭中其它人的情緒,就可以慢慢培養出環境溫和的家庭,讓每個人在家庭里感受到被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3tYARXABgx9BqZZIiCaT.html